瘨,當為“疽”之訛字,形似傳抄致誤。如《素問·腹中論》:“夫子數言熱中消中,不可服高粱芳草石藥。石藥發瘨,芳草發狂。”
經文中“石藥發瘨”,當為“石藥發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瘨
- 拼音:diān
- 注音:ㄉㄧㄢˉ
- 釋義:古同“癲”
瘨
災害:“胡寧~我以旱。”
古同“癲”。
鄭碼:TELO,U:7628,GBK:AF92
筆畫數:15,部首:疒。
瘨
chēn
ㄔㄣˉ
腹脹病。
鄭碼:TELO,U:7628,GBK:AF92
筆畫數:15,部首:疒。
又,瘨,當為“疽”之訛字,形似傳抄致誤。如《素問·腹中論》:“夫子數言熱中消中,不可服高粱芳草石藥。石藥發瘨,芳草發狂。”
經文中“石藥發瘨”,當為“石藥發疽”。瘨,當為“疽”之訛字,形似傳抄致誤。
瘨,晉·皇甫謐《甲乙經·卷十一·第六》作“疽”,即“石藥發疽”。石藥乃丹石之品,經過火煅加工而入藥,性則溫熱。古代煉丹之風非常盛行,若熱病服之,易致癰疽瘡毒等病疾。
“石藥發疽”,古籍亦有記載。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齊王侍醫遂病,自練五石服之。臣意往過之,遂謂意曰:‘不肖有病,幸診遂也。’臣意即診之,告曰:‘公病中熱。論曰:中熱不溲者,不可服五石。石之為藥精悍,公服之不得數溲,亟勿服,色將發癰。’……意告之後百餘日,果為疽髮乳上,入缺盆,死。”此倉公診籍中“石藥發疽”之例證。誠如時賢胡天雄《素問補識》所云:“倉公診此籍,可為‘石藥發疽’之鐵證。若作瘨,不論為癲疾之癲或(月真)脹之(月真),皆不可解。”
熱中消中,即消渴病,病機為陰虛燥熱,膏粱厚味、芳草、石藥當屬在禁之例。明·張介賓《類經·消癉熱中》云:“三者皆能助熱,亦能銷陰,凡病熱者所當禁用。”若誤用之,或加重病情,或轉發他疾。癰疽是消渴病之一大併發症,其發生之因,或系服丹石之劑而成。如隋·巢元方等《諸病源候論·消渴候》云:“夫消渴者……由少服五石諸丸散……其病變多發癰疽。”該書《渴利候》亦云:“渴利者……由少時服乳石,石熱盛……其病變多發癰疽,以其內熱……熱氣留滯,故成癰疽。”此石藥致消渴發癰疽之機理也。
又唐·孫思邈《千金方·癰疽》云:“癰疽……其病源,多是藥氣所作,或有上世服石,遂令子孫多有此疾。”該書《消渴篇》云:“消渴之後,即作癰疽,皆由石熱。”而該書《發背篇》亦云:“凡發背,皆因服食五石,寒石更生散所致,亦有單服鐘乳而發者。”此“石藥發疽”之又一論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