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瘦馬行
- 外文名稱:Lean horse
- 創作年代:公元758年(乾元元年)
- 作品出處:《全唐詩》的第217卷第30首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瘦馬行
東郊瘦馬使我傷:骨骼硉兀如堵牆⑴。
絆之欲動轉欹側⑵,此豈有意仍騰驤⑶?
細看六印帶官字⑷,眾道三軍遺路傍。
皮乾剝落雜泥滓⑸,毛暗蕭條連雪霜⑹。
去歲奔波逐餘寇⑺,驊騮不慣不得將⑻。
士卒多騎內廄馬,惆悵恐是病乘黃⑼。
當時歷塊誤一蹶⑽,委棄非汝能周防⑾。
見人慘澹若哀訴,失主錯莫無晶光⑿。
天寒遠放雁為伴,日暮不收烏啄瘡⒀。
誰家且養願終惠,更試明年春草長⒁。
作品注釋
⑴骼,音格。肆兀,形容馬骨出如石。如堵牆,也是說瘦。
⑵絆之,用馬韁絆動馬足。欹側,歪歪倒倒。
⑶騰驤,飛躍。這句有“豈復有意於用世”的意思。
⑷六印帶官字,是說馬身所印六個印子,其中有一個官字印。《唐六典》:“諸牧監(官馬坊),凡在牧之馬,皆印印。右膊以小官字,右髀以年辰,尾廁以監名。皆依左右廂。若形容端正,擬送尚(上)乘,不用監名。二歲(馬齒)始春,則量其力,又以飛字印印其左髀、髆。細馬次馬以龍形印印其項左。送尚乘者,尾側依左右閒(馬廄)印以三花。其餘雜馬送尚乘者,以風字印印左髆,以飛字印印左髀。”
⑸剝落,脫落。
⑹馬病毛頭生塵,故曰毛暗。連雪霜,是說身帶雪霜,和上句都是寫瘦馬的可憐的。
⑺至德二載(757年)舊曆九月收復長安,十月收復洛陽,去歲句指此。
⑻驊騮,古良馬名。這句是說非慣戰的驊騮便不得參與逐寇,現在這匹瘦馬是參與逐寇的,可見是一匹有功的良馬。將,與也。
⑼內廄,猶御廄、天廄,指天子馬廄。這時馬少,三軍多騎內廄所養的馬。而內廄多好馬,故有“恐是病乘黃”的推斷。乘黃,也是古良馬名,此指瘦馬。
⑾汝,指馬。周防,猶提防。原諒馬的無辜,也就是訴說自己的無罪。
⑿這兩句又寫瘦馬可傷的神情。錯莫,猶落寞、素莫。鮑照詩:“今日見我顏色衰,意中索莫與先異。”
⒀放,放牧。皮乾剝落,轉動無力,故烏啄其瘡。極寫瘦馬之可哀。
⒁明年草長馬肥,更試其材,必有可觀,故希望有人能收養。杜甫總是積極的,所以他筆下的馬也老是想立功的馬。(參看《高都護驄馬行》)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冬杜甫貶官作華州司功時所作。這是一篇寫實而兼抒情的作品。一則杜甫本極愛馬,二則這匹被遺棄的官馬,和他這時處境有著共同之點,故借馬以寄託自己的身世之感。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前人多說是杜甫“自傷貶官而作”,是可信的。詩中“失主”、“遠放”便是自影不得於君和貶宮的,“日暮不收”便是自影日暮途窮的。全詩分兩段,首八句寫瘦馬憔悴的外形,次十二句寫瘦馬悲楚的內心。
名家點評
《唐詩品匯》:
劉云:展轉沉著,忠厚惻怛,感動千古。
《抱真堂詩話》:
少陵詩不傷於直野,如“日暮不收烏啄瘡”及“孔雀不知牛有角”是也。
《唐宋詩醇》:
藹然仁者之言,正不必有寄託。
《杜詩鏡銓》:
開口先極致嗟嘆形容,下再細說(首二句下)。張云:雖是借題寫意,而寫病馬寂寞狼狽光景亦盡。
《讀杜心解》:
起句喝破,隨以三句寫其瘦態。不曰可惜,偏曰豈復有意於世,惋惜倍深。中以“細看”二字作提,四述其見遺子今,四推其立功在昔,二原其委棄所由,二狀其哀鳴失色:凡作四層,無限曲折。……“恐是”,正與“細看”呼應;“誤一蹶”、“非能防”,又從“病”字原其受挫,而諒其無辜。
《杜詩說》:
全是自傷淪落,所謂“當時歷塊誤一蹶,委棄非汝能周防”,隱含救房相謫官事,與“不虞一蹶終損傷,人生快意多所辱”同意。末云:“誰家且養願終惠,更試明年春草長”,自是幕府求知語,注家謂專為房作者,非。
《唐宋詩舉要》:
以上沉鬱頓挫,幾於聲聲入破矣(“當時歷塊”句下)。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峰,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