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灸

瘢痕灸,又稱化膿灸,屬於艾炷灸之直接灸的一種。系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穴位皮膚,漸致化膿,最後形成瘢痕的一種灸法。瘢痕灸可以說是我國套用歷史最長的一種灸法,最早見於《針灸甲乙經》:“欲令灸發者,灸履熨之,三日即發”。化膿灸在晉唐時期最為盛行,不僅在醫籍中有大量的記載,而且文學作品中也有反映,如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詩中寫道:“至今村女面,燒灼成痕瘢”,韓愈還生動的描述了施灸的場面:“灸師施艾炷,酷若獵火圍”。當時的醫家認為,化膿灸與疾病的療效直接相關,如唐代醫家陳延之的《小品方》中指出:“灸得膿壞,風寒乃出;不壞則病不除也。”《聖惠方》也說“灸炷雖然數足,得瘡發膿壞,所患即差;如不得瘡發膿壞,其疾不愈”。《備急灸法》所載灸治的22類急症中,有21類系用直接灸療。直接灸須出現灸瘡,是許多醫家追求的目標,如《針灸資生經》還記載了引發灸瘡之法“用赤皮蔥三五莖去青,於(火唐)灰中煨熟,拍破,熱熨瘡十餘遍,其瘡自發”。瘢痕灸到南宋時,由於較為疼痛,不受達官貴人的歡迎,聞人耆年的《備急灸法》中提到:“富貴驕奢之人,動輒懼痛,聞說火灸,嗔怒叱去。”所以從金元時代起針法,特別是針刺手法重新受到重視。然而儘管如此,瘢痕灸仍然受到明清乃至近現代針灸醫家的青睞。如清·李守先在《針灸易學》一書中形容說:“灸瘡必發,去病如把抓。”現代的臨床實踐也證實,在某些病證,主要是急難病證的治療上,瘢痕灸與包括無瘢痕灸等在內的各種灸法相比,其療效優勢還是相當明顯的。

操作方法,主治病證,注意事項,

操作方法

1.點穴及置炷
施灸之前先要點定穴位,即點穴。患者體位應保持平直,處於一種舒適而又能持久的位置。暴露灸穴,取準穴點,並作一記號。點定穴點後,囑患者不可隨意變動體位。用少許蒜汁或油脂先塗抹於灸穴皮膚表面,然後,將艾炷粘置於選定的穴位上,即置柱。一般多用中、小炷,艾炷如麥粒或綠豆大。近年來有貼敷艾炷的新型產品面世,可直接貼敷於穴區施灸。
2.燃艾
用火燃著艾炷後,醫者應守護在旁邊。待燃至患者感覺疼痛,醫者用手輕輕拍打穴區四周,以減輕施灸時的疼痛。艾炷燃盡,用浸有生理鹽水的消毒敷料,拭去艾灰。再灸第二壯。對懼痛患者,可先在穴區注入普魯卡因注射液作局部麻醉後再施灸,或塗以中藥局麻液。中藥局麻液配製法為:川烏、細辛、花椒、蟾酥。用75%乙醇300毫升浸泡24小時。使用時,取棕紅色上清液,以消毒棉球蘸後塗於施灸穴位,1~5分鐘之後可達到局部麻醉。
3.封護
於完成所灸壯數後,以上法拭去艾灰後,灸區多形成一焦痂。在灸穴上用淡膏藥或根據灸口大小剪一塊一般膠布,敷帖封口,淡膏藥也稱灸瘡膏藥。護封的目的是防止衣服摩擦灸瘡,並促使其潰爛化膿。化膿後,每日換1次膏藥或膠布。膿水多時可每日2次。經1~2周,膿水漸少,最後結痂,脫落後留有瘢痕。

主治病證

預防及治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胃腸病、瘰癧、痞塊等。

注意事項

1.護理灸瘡
化膿灸要求灸後局部潰爛化膿,這是無菌性化膿反應,膿色較淡,多為白色。灸瘡如護理不當,造成繼發感染,膿色可由白色轉為黃綠色,並可出現疼痛及滲血等,則須用消炎藥膏或玉紅膏塗敷。若瘡久不收口,多因免疫功能較差所致,應作治療。
2.注意調養
為了促使灸瘡的無菌性化膿反應,要注意調養。對此,《針灸大成》曾有論述,可作參考:“灸後不可就飲茶,恐解火氣;及食,恐滯經氣。須少停一二時,即宜入室靜臥,遠大事,遠色慾,平心定氣,凡百俱要寬解。尤忌大怒、大勞、大飢、大飽、受熱、冒寒。至於生冷瓜果亦宜忌之。唯食茹淡養胃之物,使氣血流通,艾火逐出病氣。若過厚毒味,酗醉,致生痰液,阻滯病氣矣。鮮魚雞羊,雖能發火,止可施於初灸十數日之內,不可加於半月之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