瘞鹿是一個漢語詞語,是指以表示拒絕接受別人的禮物。後比喻清廉自持,義不私取。出自《新唐書·裴寬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瘞鹿
- 出處:新唐書·裴寬傳
典故出處,典故含義,
典故出處
《新唐書·裴寬傳》,唐睿宗時,裴寬任潤州參軍事。刺史韋詵登樓賞景,見他在後園埋東西,為了問究竟,便把裴寬叫到面前。裴寬說,剛才有人以鹿為禮物,送來便走了。“不敢自欺,故瘞之”。意即不敢私受別人的禮物,因怕玷污名聲而埋掉。韋詵聽了很受感動,便起用他任按察判官。”
典故含義
瘞(義):埋。。“瘞鹿”,把鹿埋掉,以表示拒絕接受別人的禮物。後比喻清廉自持,義不私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