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痿蹷 ”。 1.指手足萎弱無力,動作行走不便的病症。亦特指下肢麻痹。 晉 王叔和 《脈經·診百病死生訣》:“診人被風不仁痿蹷,其脈虛者生,堅急疾者死。”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紫菀》:“去蠱毒痿蹶,安五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痿蹶
- 讀音:wěi juě
- 注音:ㄨㄟˇ ㄐㄩㄝˇ
- 釋義:泛指廢弛停滯不前
詞語解釋
(2).泛指廢弛停滯不前。 宋 蘇軾 《教戰守策》:“其剛心勇氣,消耗鈍眊,痿蹶而不復振。”
痿蹶(蹷),亦作痿厥,病證名。謝觀《中國醫學大辭典》:“痿厥,痿病與厥病雜合之證也。”李經緯、鄧鐵濤《中醫大辭典》:“痿厥,病證名。指痿病而致氣血厥逆的病證。”
按:痿,是指肌膚枯萎,筋骨關節弛緩、痿弱不用的一類病證。痿、痹、厥三病(證)古代多混用,且還有痿痹、痿厥、痹厥等稱謂,故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素問》有專門三篇論述《痹論》、《痿論》及《厥論》者,詳細分別。《素問·痿論》王冰註:“痿,謂痿弱無力以運動。”丹波元簡《素問識》:“吳云:‘痿,與萎同,弱而不用之意。’高云:‘承上篇痹證,而論痿證也。痿者,四肢委弱,舉動不能,如委棄不用之意。潘氏《醫燈續焰》云:痿者,委也。足痿不用,有萎靡不振之義。故字從委。’簡按:痿專繫於四肢委弱之疾,而有肺痿、陰痿等證。《巢源》作肺萎、陰萎,知是痿與萎同。吳為明確。蓋痿、痹、厥三疾相類,古多混同。《說文》:‘痿,痹疾也。’《前漢·哀帝紀》‘痿痹’,師古云:‘痿,亦痹病也。’枚乘《七發》:‘出輿入輦,命名蹶痿之機。’此類是也。故本經分三篇,而詳論之。”
蹶通厥。蹶,足疾,病證名,如僵仆、跌倒,腳氣病。《說文·足部》:“蹶,僵也。”《廣韻·月韻》:“蹶,失腳。”《篇海類編·身體類·足部》:“蹶,跌也。”宋臣(高保衡、孫奇、林億等)《新校備急千金要方·例》:“古之經方,言多雅奧。以利為滯下,以蹶為腳氣。”森立之《素問考注·厥論》:“[眉]《捧心方·卷六·腳氣篇》曰:‘黃帝時名為厥,兩漢之間名為緩風,宋齊之後名為腳氣。’[眉]宋臣《千金方·凡例》曰:‘古之經方言多雅奧,以蹷為腳氣。’”胡天雄《素問補識·厥論》:“唐宋時代,有人把蹶當作腳氣,除王注外,宋臣《新校千金方·例》云:‘古之經方,言多雅奧,以利為滯下,以蹶為腳氣。’實際上當時的腳氣,就是腳弱不能行。蹶,即腳氣的雅稱。厥與蹶,音相近,形相似,古書常互相通假使用,其義遂紊淆不清。痿蹶,腳弱不能行也,而《素問》皆作痿厥;屍厥,氣逆上之病也,而《史記》作屍蹶,即是此故。”
厥,氣逆於上,言病機,如王冰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生氣通天論》皆云:“厥,謂逆氣也”;或指足下冷(手足厥冷)言症狀,如王冰注《素問·陰陽別論》云:“厥,足冷即氣逆也”;或通蹶指僵仆昏厥-薄厥、煎厥、大厥、屍厥等而言病證;或三者俱是,即由於氣機逆亂,升降失常,陰陽氣不相順接,而致手足厥冷(熱),突然昏倒而能復甦(或一厥而死)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病證。在《內經》全書中,既有專門論述“厥”的篇章,如《素問·厥論》、《靈樞·厥病》等篇;還有以“突然跌仆、不省人事”為“厥”病證的條文,如“薄厥”、“大厥”、“煎厥”、“暴厥”、“屍厥”等;也有以“四肢(手足)厥冷(熱)”為症狀論述的“寒厥”、“熱厥”以及氣逆為厥和六經(十二經)形證等條文。
痿蹶(厥),指一種疾病,即痿病證,則是偏義複次,義在痿,如楊上善《太素·卷第二·順養》:“痿厥,不能行也”;或是兩種疾病,即“痿”病證與“厥”病證;或指一種疾病加一種病機,即“痿”證與氣逆上也;或指一種疾病加一種病機及一個症狀,即“痿”證與氣逆上也及足下冷(手足厥冷)。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