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氯芬酸鈉腸溶片,適應症為1.炎性和退行性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青少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骨關節炎和脊椎關節炎。脊椎痛性綜合徵。2.非關節性風濕性病,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運動後損傷性疼痛等。3.痛風急性發作。4.創傷後及術後炎症性疼痛如:創傷後,勞損後,牙痛,頭痛等;婦科中出現的疼痛或炎症,例如:原發性痛經或附屬檔案炎。 5.對耳、鼻、喉的嚴重痛性感染可作為輔助治療藥,例如:咽扁桃體炎,耳炎。原發疾病可根據一般治療原則給予適當的治療。6.對成年和兒童的發熱有解熱作用。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雙氯芬酸鈉腸溶片
- 藥品類型:處方藥、基本藥物、醫保工傷用藥
- 用途分類:羧酸類
藥品名稱,成份,性狀,適應症,規格,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兒童用藥,老年用藥,藥物相互作用,藥物過量,藥理毒理,藥代動力學,貯藏,包裝,有效期,執行標準,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雙氯芬酸鈉腸溶片
【商品名稱】扶他林®
【英文名稱】Diclofenac Sodium Enteric-coated Tablets
【漢語拼音】Shuang Lv Fen Suan Na Chang Rong Pian
成份
活性成份:雙氯芬酸鈉
化學名稱: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鈉
化學結構式:
化學名稱: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鈉
化學結構式:
分子式:C14H10Cl2NNaO2
分子量:318.13
性狀
本品為腸溶片,除去包衣後顯白色或類白色。
適應症
1.炎性和退行性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青少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骨關節炎和脊椎關節炎。脊椎痛性綜合徵。
2.非關節性風濕性病,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運動後損傷性疼痛等。
3.痛風急性發作。
4.創傷後及術後炎症性疼痛如:創傷後,勞損後,牙痛,頭痛等;婦科中出現的疼痛或炎症,例如:原發性痛經或附屬檔案炎。
5.對耳、鼻、喉的嚴重痛性感染可作為輔助治療藥,例如:咽扁桃體炎,耳炎。原發疾病可根據一般治療原則給予適當的治療。
6.對成年和兒童的發熱有解熱作用。
2.非關節性風濕性病,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運動後損傷性疼痛等。
3.痛風急性發作。
4.創傷後及術後炎症性疼痛如:創傷後,勞損後,牙痛,頭痛等;婦科中出現的疼痛或炎症,例如:原發性痛經或附屬檔案炎。
5.對耳、鼻、喉的嚴重痛性感染可作為輔助治療藥,例如:咽扁桃體炎,耳炎。原發疾病可根據一般治療原則給予適當的治療。
6.對成年和兒童的發熱有解熱作用。
規格
25mg
用法用量
作為常規推薦,劑量應根據個體不同作出調整,並在儘可能短的時間間隔內給予最小有效量。藥片應完整吞服,以液體送下,不可分割或咀嚼。宜於飯前服用。
成人:
作為常規,最初每日劑量為100-150mg(4片至6片)。對輕度病人或需長期治療的病人,每日劑量為75-100mg(3片至4片)。通常將每日劑量分2-3次服用。為了減少夜間疼痛和晨僵發生,日間可用片劑治療,同時睡前使用栓劑作為輔助(每日劑量最高不超過150 mg)。
對原發性痛經,通常每日劑量需隨個體調整,一般為50-150mg(2片至6片),分次服用。最初劑量應是50-100mg(2片至4片),必要時,可在若干個月經周期之內提高劑量達到最大劑量200mg(8片)每日。症狀一旦出現應立即開始治療,並持續數日,治療方案依症狀而定。
兒童及青少年:
對1歲或1歲以上的兒童及青少年,根據病情,每日服劑量為0.5-2mg/kg體重,分2-3次服。對青少年型類風濕關節炎,每日劑量最高可達3mg/kg體重,分次服。
最大日劑量為150mg。
由於50mg的扶他林®腸溶片劑量較大,因此不建議14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使用,但可以使用25mg的藥物。
本品不得用於12月以下的嬰兒。
成人:
作為常規,最初每日劑量為100-150mg(4片至6片)。對輕度病人或需長期治療的病人,每日劑量為75-100mg(3片至4片)。通常將每日劑量分2-3次服用。為了減少夜間疼痛和晨僵發生,日間可用片劑治療,同時睡前使用栓劑作為輔助(每日劑量最高不超過150 mg)。
對原發性痛經,通常每日劑量需隨個體調整,一般為50-150mg(2片至6片),分次服用。最初劑量應是50-100mg(2片至4片),必要時,可在若干個月經周期之內提高劑量達到最大劑量200mg(8片)每日。症狀一旦出現應立即開始治療,並持續數日,治療方案依症狀而定。
兒童及青少年:
對1歲或1歲以上的兒童及青少年,根據病情,每日服劑量為0.5-2mg/kg體重,分2-3次服。對青少年型類風濕關節炎,每日劑量最高可達3mg/kg體重,分次服。
最大日劑量為150mg。
由於50mg的扶他林®腸溶片劑量較大,因此不建議14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使用,但可以使用25mg的藥物。
本品不得用於12月以下的嬰兒。
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表 1)按發生頻率排列, 最常見的排在首位,使用如下指標:常見 (≥ 1/100,< 1/10); 偶見 (≥ 1/1,000, < 1/100); 罕見 (≥ 1/10,000, <1/1,000); 十分罕見 (< 1/10,000), 包括個例報告。
下列不良反應是扶他林腸溶片和/或其他劑型的雙氯芬酸在短期或長期使用過程中的不良反應。
下列不良反應是扶他林腸溶片和/或其他劑型的雙氯芬酸在短期或長期使用過程中的不良反應。
禁忌
· 對有效成分或任何輔料過敏者。
· 活動期胃腸道潰瘍,胃出血或穿孔的患者。
· 妊娠後三個月患者(見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 嚴重肝,腎或心臟功能衰竭患者(見注意事項)。
· 與其它非甾體抗炎藥一樣,本品不適用於那些曾因服乙醯水楊酸或其它含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的藥物而誘發哮喘、蕁麻疹或急性鼻炎的患者。
· 活動期胃腸道潰瘍,胃出血或穿孔的患者。
· 妊娠後三個月患者(見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 嚴重肝,腎或心臟功能衰竭患者(見注意事項)。
· 與其它非甾體抗炎藥一樣,本品不適用於那些曾因服乙醯水楊酸或其它含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的藥物而誘發哮喘、蕁麻疹或急性鼻炎的患者。
注意事項
有報告表明在使用所有非甾體類藥物治療期間,隨時可能發生胃腸道出血、潰瘍或穿孔,某些可能是致死性的,沒有病史或先兆症狀的人也可能出現上述情況。老年患者出現這些情況後通常會導致較嚴重的後果。如果出現消化性潰瘍或胃腸道出血,應及時停藥。
很少有報導非甾體類抗炎藥,包括雙氯芬酸鈉,會導致嚴重的皮膚反應,有些是致死性的,包括剝脫性皮炎、滲出性多形(性)紅斑和中毒性表皮壞死溶解(見不良反應)。 患者在治療早期更容易發生上述反應,大部分有上述反應的患者都發生在接受治療的第一個月。 一旦發現皮疹、黏膜損害或其他任何過敏徵兆,應立即停止使用雙氯芬酸鈉。
與其它非甾體類抗炎藥相同,即使病人首次服用本品,也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包括過敏或過敏樣反應)。
與其它非甾體類抗炎藥相同,本品可能因其藥理作用而掩蓋感染的表現和症狀。
服用雙氯芬酸鈉期間,有視覺障礙、頭暈、眩暈、嗜睡或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紊亂的患者應當避免駕駛或操作機械。
一般情況
現在還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雙氯芬酸鉀與其他全身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包括環氧化酶2選擇性抑制劑)聯合使用有協同作用,並且可能會有潛在的附加不良反應,因此應避免聯合用藥。
老年人用藥的注意事項應按醫療基本原則。特別是對於身體虛弱和體重過低的病人,應給予最小的有效劑量。
由於雙氯芬酸鈉含有乳糖,因此有下列罕見遺傳問題的患者不推薦使用:半乳糖不耐受,嚴重的乳糖酶缺乏或葡葡糖-半乳糖吸收不良或蔗糖酶,既往哮喘。
在患有哮喘、季節性變應性鼻炎、鼻黏膜水腫(如:鼻息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呼吸道慢性感染(尤其是如果與過敏性鼻炎樣症狀有關)的病人中,非甾體藥物樣反應,如哮喘惡化(所謂的鎮痛藥/鎮痛藥-哮喘不耐受),Quincke氏水腫或蕁麻疹會較其他患者更為常見。因此,在這些病人中應引起特別的重視(為緊急情況做好準備)。對於對其他物質過敏的患者,如有皮膚反應、瘙癢或蕁麻疹,也應引起注意。
胃腸道反應
與所有非甾體類抗炎藥一樣,有胃腸道功能紊亂症狀的患者,有胃腸道潰瘍、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在使用雙氯芬酸鈉時應進行嚴密的醫療監測(見不良反應)。胃腸道出血風險隨非甾體類抗炎藥劑量增加,有潰瘍史的患者出血風險增加,在伴有出血或穿孔的患者和老年患者中風險增加尤為明顯。
在有潰瘍病史的患者,尤其是在那些伴有出血或穿孔的患者和老年患者中,為了降低胃腸道毒性,初始劑量和維持劑量都應保持在最低有效劑量水平。
對於上述患者和要求同時使用含有低劑量乙醯水楊酸/阿司匹林的藥物或其他可能增加胃腸道風險的藥物的患者,可考慮與保護性藥物( 如:質子泵抑制劑或膠體次枸櫞酸鉍)的聯合治療。
有胃腸道毒性史的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必須記錄所有腹部異常症狀(尤其是胃腸道出血)。建議對同時使用以下增加潰瘍或出血風險藥物的患者注意:如皮質激素類藥物、抗凝藥物、抗血小板藥物或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見藥物的相互作用)。
服用雙氯芬酸鈉期間,由於患有潰瘍性結腸炎或Crohn氏病患者的情況可能會惡化,因此對上述病人應採取嚴密的醫療監護(見不良反應)。
肝臟反應
服用雙氯芬酸鈉期間,由於有嚴重肝功能損害的患者的情況可能會惡化,因此對上述病人應採取嚴密的醫療監護。
與其它非甾體類抗炎藥一樣,本品可能增加一種或一種以上的肝臟酶的活性。因此長期服用本品時,作為預防措施應該監測肝臟功能。
如果肝病處於活動期或者惡化,或臨床症狀或體徵顯示肝臟疾病或肝功能異常,或有其他表現(如嗜酸紅細胞增多,皮疹),應停用本品。肝炎能夠在沒有任何前驅症狀的情況下發生。患肝卟啉症的病人應該引起注意,因為服用本品可能誘發發作。
腎臟反應
由於報導顯示液體瀦留和浮腫與非甾體類抗炎藥治療存在關聯,心、腎功能不全,有高血壓病史,老年患者,接受利尿藥或能顯著影響腎功能藥物治療的患者,以及任何原因引起的實質性細胞外血容積不足的患者,如大手術前後的患者,在用藥時應特別小心(見禁忌)。作為預防措施,上述患者使用雙氯芬酸鈉時應當監測腎功能。通常在停藥後可以恢復到治療前狀態。
血液系統反應
與其它非甾體類抗炎藥相同,如果長期服用本品,建議進行血細胞計數。
與其它非甾體類抗炎藥相同,本品可能暫時抑制血小板凝聚。患有凝血障礙的病人應密切監護。
很少有報導非甾體類抗炎藥,包括雙氯芬酸鈉,會導致嚴重的皮膚反應,有些是致死性的,包括剝脫性皮炎、滲出性多形(性)紅斑和中毒性表皮壞死溶解(見不良反應)。 患者在治療早期更容易發生上述反應,大部分有上述反應的患者都發生在接受治療的第一個月。 一旦發現皮疹、黏膜損害或其他任何過敏徵兆,應立即停止使用雙氯芬酸鈉。
與其它非甾體類抗炎藥相同,即使病人首次服用本品,也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包括過敏或過敏樣反應)。
與其它非甾體類抗炎藥相同,本品可能因其藥理作用而掩蓋感染的表現和症狀。
服用雙氯芬酸鈉期間,有視覺障礙、頭暈、眩暈、嗜睡或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紊亂的患者應當避免駕駛或操作機械。
一般情況
現在還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雙氯芬酸鉀與其他全身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包括環氧化酶2選擇性抑制劑)聯合使用有協同作用,並且可能會有潛在的附加不良反應,因此應避免聯合用藥。
老年人用藥的注意事項應按醫療基本原則。特別是對於身體虛弱和體重過低的病人,應給予最小的有效劑量。
由於雙氯芬酸鈉含有乳糖,因此有下列罕見遺傳問題的患者不推薦使用:半乳糖不耐受,嚴重的乳糖酶缺乏或葡葡糖-半乳糖吸收不良或蔗糖酶,既往哮喘。
在患有哮喘、季節性變應性鼻炎、鼻黏膜水腫(如:鼻息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呼吸道慢性感染(尤其是如果與過敏性鼻炎樣症狀有關)的病人中,非甾體藥物樣反應,如哮喘惡化(所謂的鎮痛藥/鎮痛藥-哮喘不耐受),Quincke氏水腫或蕁麻疹會較其他患者更為常見。因此,在這些病人中應引起特別的重視(為緊急情況做好準備)。對於對其他物質過敏的患者,如有皮膚反應、瘙癢或蕁麻疹,也應引起注意。
胃腸道反應
與所有非甾體類抗炎藥一樣,有胃腸道功能紊亂症狀的患者,有胃腸道潰瘍、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在使用雙氯芬酸鈉時應進行嚴密的醫療監測(見不良反應)。胃腸道出血風險隨非甾體類抗炎藥劑量增加,有潰瘍史的患者出血風險增加,在伴有出血或穿孔的患者和老年患者中風險增加尤為明顯。
在有潰瘍病史的患者,尤其是在那些伴有出血或穿孔的患者和老年患者中,為了降低胃腸道毒性,初始劑量和維持劑量都應保持在最低有效劑量水平。
對於上述患者和要求同時使用含有低劑量乙醯水楊酸/阿司匹林的藥物或其他可能增加胃腸道風險的藥物的患者,可考慮與保護性藥物( 如:質子泵抑制劑或膠體次枸櫞酸鉍)的聯合治療。
有胃腸道毒性史的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必須記錄所有腹部異常症狀(尤其是胃腸道出血)。建議對同時使用以下增加潰瘍或出血風險藥物的患者注意:如皮質激素類藥物、抗凝藥物、抗血小板藥物或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見藥物的相互作用)。
服用雙氯芬酸鈉期間,由於患有潰瘍性結腸炎或Crohn氏病患者的情況可能會惡化,因此對上述病人應採取嚴密的醫療監護(見不良反應)。
肝臟反應
服用雙氯芬酸鈉期間,由於有嚴重肝功能損害的患者的情況可能會惡化,因此對上述病人應採取嚴密的醫療監護。
與其它非甾體類抗炎藥一樣,本品可能增加一種或一種以上的肝臟酶的活性。因此長期服用本品時,作為預防措施應該監測肝臟功能。
如果肝病處於活動期或者惡化,或臨床症狀或體徵顯示肝臟疾病或肝功能異常,或有其他表現(如嗜酸紅細胞增多,皮疹),應停用本品。肝炎能夠在沒有任何前驅症狀的情況下發生。患肝卟啉症的病人應該引起注意,因為服用本品可能誘發發作。
腎臟反應
由於報導顯示液體瀦留和浮腫與非甾體類抗炎藥治療存在關聯,心、腎功能不全,有高血壓病史,老年患者,接受利尿藥或能顯著影響腎功能藥物治療的患者,以及任何原因引起的實質性細胞外血容積不足的患者,如大手術前後的患者,在用藥時應特別小心(見禁忌)。作為預防措施,上述患者使用雙氯芬酸鈉時應當監測腎功能。通常在停藥後可以恢復到治療前狀態。
血液系統反應
與其它非甾體類抗炎藥相同,如果長期服用本品,建議進行血細胞計數。
與其它非甾體類抗炎藥相同,本品可能暫時抑制血小板凝聚。患有凝血障礙的病人應密切監護。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孕期
雙氯芬酸在懷孕婦女中的使用尚未進行研究。因此,雙氯芬酸鈉在妊娠期的前六個月內禁止使用,除非對母親的潛在益處大於胎兒承擔的風險。 與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物一樣,在妊娠最後三個月,由於其可能引起動脈導管過早閉合和子宮收縮無力,不應該使用本品。動物實驗沒有發現對孕婦、胚胎/胎兒發育、分娩或產後發育有任何直接或間接有害的影響(見前臨床安全數據)。
哺乳期
與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相同,會有少量雙氯芬酸進入母乳。 因此,應避免授乳期使用雙氯芬酸鈉以免對嬰兒產生的不良反應。
生育能力
與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相同,使用雙氯芬酸鈉有可能損害女性生育能力,因此不推薦準備懷孕的女性使用。對於難以授孕及進行不孕檢查的女性應考慮停止使用雙氯芬酸鈉。
雙氯芬酸在懷孕婦女中的使用尚未進行研究。因此,雙氯芬酸鈉在妊娠期的前六個月內禁止使用,除非對母親的潛在益處大於胎兒承擔的風險。 與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物一樣,在妊娠最後三個月,由於其可能引起動脈導管過早閉合和子宮收縮無力,不應該使用本品。動物實驗沒有發現對孕婦、胚胎/胎兒發育、分娩或產後發育有任何直接或間接有害的影響(見前臨床安全數據)。
哺乳期
與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相同,會有少量雙氯芬酸進入母乳。 因此,應避免授乳期使用雙氯芬酸鈉以免對嬰兒產生的不良反應。
生育能力
與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相同,使用雙氯芬酸鈉有可能損害女性生育能力,因此不推薦準備懷孕的女性使用。對於難以授孕及進行不孕檢查的女性應考慮停止使用雙氯芬酸鈉。
兒童用藥
由於50mg的扶他林腸溶片劑量較大,因此不建議14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使用,但可以使用25mg的藥物。
本品不得用於12個月以下嬰兒。
本品不得用於12個月以下嬰兒。
老年用藥
對老年人用藥時應注意按醫療基本原則。特別是對於身體虛弱和體重過低的病人,應給予最低有效劑量。
有報告表明在使用所有非甾體類藥物治療期間,隨時可能發生胃腸道出血、潰瘍或穿孔,某些可能是致死性的,沒有病史或先兆症狀的人也可能出現上述情況。老年患者出現這些情況後通常會導致較嚴重的後果。
老年患者使用雙氯芬酸鈉時應當監測腎功能。
有報告表明在使用所有非甾體類藥物治療期間,隨時可能發生胃腸道出血、潰瘍或穿孔,某些可能是致死性的,沒有病史或先兆症狀的人也可能出現上述情況。老年患者出現這些情況後通常會導致較嚴重的後果。
老年患者使用雙氯芬酸鈉時應當監測腎功能。
藥物相互作用
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和/或其他劑型的雙氯芬酸存在以下的相互作用。
鋰製劑:與鋰製劑同時使用,雙氯芬酸可提高血漿鋰劑濃度。 應當檢測血漿鋰劑水平。
地高辛: 與地高辛同時使用,雙氯芬酸可提高血漿地高辛濃度。應當檢測血漿地高辛水平。
利尿劑和抗高血壓藥物: 與其它非甾體類抗炎藥相似,雙氯芬酸與利尿劑和抗高血壓藥物(如β-受體阻斷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聯合使用時,抗高血壓效果可能會降低。 因此聯合使用時,應當謹慎給藥,並定期檢查病人血壓,尤其是老年病人。患者應予以充分的補水,並且考慮初始聯合治療開始後對腎功能進行監測並且在此後定期檢查,尤其是聯合使用利尿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的患者,因為以上兩種藥物可增加腎毒性的風險。當與保鉀利尿劑聯合使用時,可升高血清鉀,因此有必要監測血清鉀濃度(見注意事項)。
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及皮質激素:與某些非甾體抗炎藥或糖皮質激素類藥,全身性合併用藥時,可能會增加副作用的發生。(見注意事項)。
抗凝藥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藥: 在聯合用藥時有可能增加出血風險,因此使用時需小心(見注意事項)。雖然臨床研究沒有發現雙氯芬酸對抗凝藥物作用有影響,但有個別報導指出,當雙氯芬酸與抗凝藥物合用時,可增加出血危險性。 因此,應該對接受這樣治療的病人進行密切觀察。
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SSRIs):與非甾體類抗炎藥合用可能增加胃腸道出血風險 (見注意事項)。
抗糖尿病藥物: 臨床研究顯示,雙氯芬酸可以與口服抗糖尿病藥物聯合使用,而不影響臨床療效。 但是也有個別報導,在服用雙氯芬酸後可出現血糖過高或過低而調整抗糖尿病藥物的劑量。因此作為聯合用藥的預防措施,有必要監測血糖水平。
甲氨喋呤: 在使用甲氨喋呤治療前後24小時內又服用了非甾體類抗炎藥時,甲氨喋呤的血藥濃度可能會升高,從而增加毒性。
環孢菌素: 雙氯芬酸,像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一樣,由於對腎臟前列腺素的影響,可能增加環孢菌素的腎毒性。因此對接受環孢菌素治療的患者的使用量應低於不使用者。
喹喏酮類抗生素:有個例報導,非甾類抗炎藥與喹喏酮類抗生素合用可能產生驚厥。
飲酒或與其他非甾體抗炎藥同用時增加胃腸道不良反應,並有致潰瘍的危險。長期與對乙醯氨基酚同用時可增加對腎臟的毒副作用。
與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楊酸類藥物同用時,藥效不增強,而胃腸道不良反應及出血傾向發生率增高。阿司匹林可降低本品的生物利用度。
與維拉帕米、硝苯啶同用時,本品的血藥濃度增高。
丙磺舒可降低本品的排泄,增加血藥濃度,從而增加毒性,故同用時宜減少本品劑量。
鋰製劑:與鋰製劑同時使用,雙氯芬酸可提高血漿鋰劑濃度。 應當檢測血漿鋰劑水平。
地高辛: 與地高辛同時使用,雙氯芬酸可提高血漿地高辛濃度。應當檢測血漿地高辛水平。
利尿劑和抗高血壓藥物: 與其它非甾體類抗炎藥相似,雙氯芬酸與利尿劑和抗高血壓藥物(如β-受體阻斷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聯合使用時,抗高血壓效果可能會降低。 因此聯合使用時,應當謹慎給藥,並定期檢查病人血壓,尤其是老年病人。患者應予以充分的補水,並且考慮初始聯合治療開始後對腎功能進行監測並且在此後定期檢查,尤其是聯合使用利尿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的患者,因為以上兩種藥物可增加腎毒性的風險。當與保鉀利尿劑聯合使用時,可升高血清鉀,因此有必要監測血清鉀濃度(見注意事項)。
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及皮質激素:與某些非甾體抗炎藥或糖皮質激素類藥,全身性合併用藥時,可能會增加副作用的發生。(見注意事項)。
抗凝藥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藥: 在聯合用藥時有可能增加出血風險,因此使用時需小心(見注意事項)。雖然臨床研究沒有發現雙氯芬酸對抗凝藥物作用有影響,但有個別報導指出,當雙氯芬酸與抗凝藥物合用時,可增加出血危險性。 因此,應該對接受這樣治療的病人進行密切觀察。
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SSRIs):與非甾體類抗炎藥合用可能增加胃腸道出血風險 (見注意事項)。
抗糖尿病藥物: 臨床研究顯示,雙氯芬酸可以與口服抗糖尿病藥物聯合使用,而不影響臨床療效。 但是也有個別報導,在服用雙氯芬酸後可出現血糖過高或過低而調整抗糖尿病藥物的劑量。因此作為聯合用藥的預防措施,有必要監測血糖水平。
甲氨喋呤: 在使用甲氨喋呤治療前後24小時內又服用了非甾體類抗炎藥時,甲氨喋呤的血藥濃度可能會升高,從而增加毒性。
環孢菌素: 雙氯芬酸,像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一樣,由於對腎臟前列腺素的影響,可能增加環孢菌素的腎毒性。因此對接受環孢菌素治療的患者的使用量應低於不使用者。
喹喏酮類抗生素:有個例報導,非甾類抗炎藥與喹喏酮類抗生素合用可能產生驚厥。
飲酒或與其他非甾體抗炎藥同用時增加胃腸道不良反應,並有致潰瘍的危險。長期與對乙醯氨基酚同用時可增加對腎臟的毒副作用。
與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楊酸類藥物同用時,藥效不增強,而胃腸道不良反應及出血傾向發生率增高。阿司匹林可降低本品的生物利用度。
與維拉帕米、硝苯啶同用時,本品的血藥濃度增高。
丙磺舒可降低本品的排泄,增加血藥濃度,從而增加毒性,故同用時宜減少本品劑量。
藥物過量
症狀
目前尚無雙氯芬酸過量引起的典型的臨床症狀資料。過量可導致如下症狀:嘔吐,胃腸道大出血,腹瀉,頭暈,耳鳴或抽搐。在嚴重中毒情況下可能導致急性腎衰或肝損害。
治療措施
對非甾體類抗炎藥急性中毒的處理,主要是進行必要的支持和對症治療。 主要針對以下併發症如:血壓過低、腎衰竭、驚厥、胃腸功能紊亂、呼吸抑制,應進行支持治療和對症治療。
其它特殊的治療方法,例如加強利尿,透析或血透等很可能對促進排除非甾體類抗炎藥沒有多少幫助,因為該類藥的蛋白結合率高而且代謝程度很高。
活性炭套用於攝入潛在的中毒性過量藥物後,胃排空(如嘔吐,洗胃)套用於攝入潛在的致死性過量藥物後。
目前尚無雙氯芬酸過量引起的典型的臨床症狀資料。過量可導致如下症狀:嘔吐,胃腸道大出血,腹瀉,頭暈,耳鳴或抽搐。在嚴重中毒情況下可能導致急性腎衰或肝損害。
治療措施
對非甾體類抗炎藥急性中毒的處理,主要是進行必要的支持和對症治療。 主要針對以下併發症如:血壓過低、腎衰竭、驚厥、胃腸功能紊亂、呼吸抑制,應進行支持治療和對症治療。
其它特殊的治療方法,例如加強利尿,透析或血透等很可能對促進排除非甾體類抗炎藥沒有多少幫助,因為該類藥的蛋白結合率高而且代謝程度很高。
活性炭套用於攝入潛在的中毒性過量藥物後,胃排空(如嘔吐,洗胃)套用於攝入潛在的致死性過量藥物後。
藥理毒理
藥效作用分組:抗炎和抗風濕藥物,非甾體類,乙酸衍生物和相關物質(ATC編碼:M01A B05)。
作用機理
本品含雙氯芬酸鈉系非甾體類化合物,具有明顯的抗風濕、消炎、鎮痛及解熱作用。試驗證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是雙氯芬酸鈉藥理作用的主要機制。前列腺素是導致炎症、疼痛和發熱的主要因素。
用本品治療風濕病,其抗風濕和鎮痛作用都有很好的臨床效果,特點是明顯地緩解臨床體徵和症狀,如靜息時疼痛,運動時疼痛,晨僵及關節腫脹,並能改善其功能。
對創傷後和術後的炎症,本品可迅速緩解自發性疼痛,運動性疼痛,並能減輕炎性水腫和創傷性水腫。
對於原發性痛經,本品可緩解其疼痛並減少出血。臨床試驗發現,本品對中度至重度非風濕性疼痛療效顯著。
體外試驗表明,在相當於體內能達到的濃度水平,本品不抑制軟骨中蛋白多糖的生物合成。
臨床前安全數據
雙氯芬酸前臨床數據來自於急性和重複劑量毒性研究,遺傳毒性,致突變毒性及致癌性研究,研究顯示治療劑量不會對人類產生特殊危害。沒有證據顯示在小鼠、大鼠或家兔中雙氯芬酸有潛在的致畸作用。
雙氯芬酸不影響大鼠親代的生育能力。其後代在產前、圍產期和產後的發育也沒有受到影響。
作用機理
本品含雙氯芬酸鈉系非甾體類化合物,具有明顯的抗風濕、消炎、鎮痛及解熱作用。試驗證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是雙氯芬酸鈉藥理作用的主要機制。前列腺素是導致炎症、疼痛和發熱的主要因素。
用本品治療風濕病,其抗風濕和鎮痛作用都有很好的臨床效果,特點是明顯地緩解臨床體徵和症狀,如靜息時疼痛,運動時疼痛,晨僵及關節腫脹,並能改善其功能。
對創傷後和術後的炎症,本品可迅速緩解自發性疼痛,運動性疼痛,並能減輕炎性水腫和創傷性水腫。
對於原發性痛經,本品可緩解其疼痛並減少出血。臨床試驗發現,本品對中度至重度非風濕性疼痛療效顯著。
體外試驗表明,在相當於體內能達到的濃度水平,本品不抑制軟骨中蛋白多糖的生物合成。
臨床前安全數據
雙氯芬酸前臨床數據來自於急性和重複劑量毒性研究,遺傳毒性,致突變毒性及致癌性研究,研究顯示治療劑量不會對人類產生特殊危害。沒有證據顯示在小鼠、大鼠或家兔中雙氯芬酸有潛在的致畸作用。
雙氯芬酸不影響大鼠親代的生育能力。其後代在產前、圍產期和產後的發育也沒有受到影響。
藥代動力學
吸收:
當腸溶片通過胃進入小腸之後,其中的雙氯芬酸可迅速完全地被吸收。儘管如此,由於本品為腸溶劑型,可能延遲起效時間。用餐時服藥,可降低藥物吸收速度,但並不減少藥物活性物質的吸收量。
服用兩片(50mg)後,平均2小時即可達到平均峰值血藥濃度1.5µg/ml(5µmol/L),其血藥濃度與用藥劑量呈線性關係。
如飯時或飯後服用本藥,其通過胃部時間將比飯前服用要慢,但雙氯芬酸的吸收量不變。
由於藥物首次通過肝臟時約有1/2的活性物質被代謝(首過效應),所以口服或直腸給藥的藥-時曲線下面積(AUC)約是非腸道給藥同等劑量AUC的1/2。
給予兒童和成人等價劑量(mg/kg體重)後,其觀察到的血藥濃度相似。
當重複給藥時,其藥代動力學行為不變。按推薦時間間隔給藥,未出現蓄積現象。
分布:
雙氯芬酸的血清蛋白結合率為99.7%,其中主要是與白蛋白結合(99.4%)。計算所得表觀分布容積為0.12-0.17L/kg。
雙氯芬酸可進入滑液,當血漿濃度到達峰值後約2-4小時內測得滑液中濃度最高。藥物在滑液中的表觀消除半衰期為3-6小時。這意味著,在用藥後僅2小時,滑液中活性物質的濃度就已經高於它在血漿中的濃度,並能維持12小時。
生物轉化:
部分原形分子經葡萄糖醛酸化進行生物轉化,但主要轉化途徑為單羥化、多羥化或甲基化反應,產生幾種酚酸類代謝產物(3’-羥基,4’-羥基,5’-羥基,4’,5-羥基和3’-羥基-4’-甲氧基-雙氯芬酸),然後大部分發生葡萄糖醛酸化。其中兩種代謝產物有生物活性,但其活性遠小於雙氯芬酸。
消除:
血漿中,雙氯芬酸的總清除率為263±56ml/min(平均值±標準差),其血漿消除半衰期為1-2小時。四種代謝產物(含兩種活性代謝物)同樣具有短的血漿半衰期為1-3小時。3’-羥基-4’-甲氧基-雙氯芬酸有比較長的血漿半衰期。然而,此代謝物實際上沒有活性。
給藥劑量的約60%以原型分子的葡萄糖醛酸化結合物和代謝物的形式經腎臟排泄,後者中的大多數也轉化為葡萄糖醛酸化結合物。原形藥物的排泄不足1%。劑量的其餘部分是以代謝物的形式,通過膽汁排泄到腸道中,從糞便中清除。
特殊臨床情況下的藥代動力學:
未觀察到藥物的吸收、代謝或排泄與年齡有相關性。
對已知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按常規劑量治療時,從單劑量的代謝動力學看,原型藥物不會產生蓄積。當肌酐清除率<10ml/min時,計算所得羥基代謝物穩態血漿水平比正常人高出大約4倍,然而這些代謝物最終可以經膽汁被清除。
對已知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慢性肝炎,非失代償性肝硬化),雙氯芬酸的代謝動力學和代謝情況與無肝病的患者相同。
當腸溶片通過胃進入小腸之後,其中的雙氯芬酸可迅速完全地被吸收。儘管如此,由於本品為腸溶劑型,可能延遲起效時間。用餐時服藥,可降低藥物吸收速度,但並不減少藥物活性物質的吸收量。
服用兩片(50mg)後,平均2小時即可達到平均峰值血藥濃度1.5µg/ml(5µmol/L),其血藥濃度與用藥劑量呈線性關係。
如飯時或飯後服用本藥,其通過胃部時間將比飯前服用要慢,但雙氯芬酸的吸收量不變。
由於藥物首次通過肝臟時約有1/2的活性物質被代謝(首過效應),所以口服或直腸給藥的藥-時曲線下面積(AUC)約是非腸道給藥同等劑量AUC的1/2。
給予兒童和成人等價劑量(mg/kg體重)後,其觀察到的血藥濃度相似。
當重複給藥時,其藥代動力學行為不變。按推薦時間間隔給藥,未出現蓄積現象。
分布:
雙氯芬酸的血清蛋白結合率為99.7%,其中主要是與白蛋白結合(99.4%)。計算所得表觀分布容積為0.12-0.17L/kg。
雙氯芬酸可進入滑液,當血漿濃度到達峰值後約2-4小時內測得滑液中濃度最高。藥物在滑液中的表觀消除半衰期為3-6小時。這意味著,在用藥後僅2小時,滑液中活性物質的濃度就已經高於它在血漿中的濃度,並能維持12小時。
生物轉化:
部分原形分子經葡萄糖醛酸化進行生物轉化,但主要轉化途徑為單羥化、多羥化或甲基化反應,產生幾種酚酸類代謝產物(3’-羥基,4’-羥基,5’-羥基,4’,5-羥基和3’-羥基-4’-甲氧基-雙氯芬酸),然後大部分發生葡萄糖醛酸化。其中兩種代謝產物有生物活性,但其活性遠小於雙氯芬酸。
消除:
血漿中,雙氯芬酸的總清除率為263±56ml/min(平均值±標準差),其血漿消除半衰期為1-2小時。四種代謝產物(含兩種活性代謝物)同樣具有短的血漿半衰期為1-3小時。3’-羥基-4’-甲氧基-雙氯芬酸有比較長的血漿半衰期。然而,此代謝物實際上沒有活性。
給藥劑量的約60%以原型分子的葡萄糖醛酸化結合物和代謝物的形式經腎臟排泄,後者中的大多數也轉化為葡萄糖醛酸化結合物。原形藥物的排泄不足1%。劑量的其餘部分是以代謝物的形式,通過膽汁排泄到腸道中,從糞便中清除。
特殊臨床情況下的藥代動力學:
未觀察到藥物的吸收、代謝或排泄與年齡有相關性。
對已知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按常規劑量治療時,從單劑量的代謝動力學看,原型藥物不會產生蓄積。當肌酐清除率<10ml/min時,計算所得羥基代謝物穩態血漿水平比正常人高出大約4倍,然而這些代謝物最終可以經膽汁被清除。
對已知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慢性肝炎,非失代償性肝硬化),雙氯芬酸的代謝動力學和代謝情況與無肝病的患者相同。
貯藏
遮光,密封保存。
避免兒童誤取。
避免兒童誤取。
包裝
鋁塑包裝,10片/板,10片/盒;30片/盒
有效期
60個月
執行標準
《中國藥典》2010版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