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眼,病名,見《眼科統秘》。也即痘瘡入眼或痘疹入眼。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痘疹眼
- 別名:痘瘡入眼、痘疹入眼
痘疹眼,病名,見《眼科統秘》。也即痘瘡入眼或痘疹入眼。
痘疹眼,病名,見《眼科統秘》。也即痘瘡入眼或痘疹入眼。...
先是大腿內側、尾內,接著眼周圍、唇、鼻、陰部以及包皮上出現痘疹。開始為紅斑,逐漸擴大,變成灰白色,呈淡紅色半球狀隆起;2~3天后變為水皰,此階段體溫略有下降,水皰變為膿皰,再過1~2天后形成丘疹,致死率可達到25%~50%。病理變化 前胃和真胃黏膜有圓形或半球形、大小不等的堅實結節,嚴重的形成糜爛或...
《痘疹集驗》是明代陳時徹著的一本兒科類中醫文獻,成書於明崇禎十七年(1644)。內容簡介 書載痘疹原形、痘脈、經絡、解毒、部位、氣血、虛實、形色、老嫩、陷伏、癰毒、痘疔、眼目、陰症當治、逆症不治諸篇,將痘疹分報導三朝門、起脹三朝門、灌膿三朝門、收靨三朝門、靨後三朝門五期,每期各分...
《痘疹備要》是清代壬峨編輯、胡湄參訂的一部兒科類中醫著作,成書於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內容簡介 卷一為痘科百問:卷二論痘科證治及痘後證治,列痘科實用諸方;卷三論疹科證治;卷四為疹科類方,論述較詳,對預防、初熱、出遲、邪閉、毒盛、色淡、汗衄、發渴、咽痛、嗽喘、吐瀉、滯下、便秘...
《仙傳痘疹奇書》明代高我岡撰、高堯臣編的一本兒科類中醫文獻。成書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內容簡介 上卷列氣血論、五行痘辨、寒戰咬牙辨、渴辨、伏陷倒陷辨、升麻葛根湯可用不可用辨、不食辨、驚搐說、身熱不退說等,以晰痘疹證候;中卷列認痘疹訣及手足癍圖、魚眼療圖、茱萸癍圖、乳便癍圖、針...
姜附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痘疹活幼至寶》卷終。主治痘正出時,調護不慎而為風邪所襲,眼直視,牙關緊者。組成 白附子二錢,老生薑(切細)二錢。用法用量 濃煎,灌下一二酒杯。出微汗即愈。主治 痘正出時,調護不慎而為風邪所襲,眼直視,牙關緊者。附方 名稱:姜附湯 組成:乾薑、附子各八兩,桂心、...
白菊花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衛生寶鑑》。主治斑疹,痘瘡入眼及眼內生翳膜者。症見眼生翳膜。臨床上治療痘疹後眼生翳膜者。歌訣 通聖散有白菊花,谷精明目加豆皮;三藥合治眼生翳,清熱明目是此方。組成 白菊花(如無,用甘菊花代)、綠豆皮、谷精草各一兩。用法用量 上為散。每服一錢匕,用乾柿一枚,生...
救苦觀音散用於小兒痘疹傷眼初起,睛上紅紫澀痛。處方 桔梗、當歸、連翹、藁本、細辛、蒼朮、龍膽草、羌活、黃連、知母、黃芩、黃柏、川芎、柴胡、防風、升麻、生地黃、紅花各等分。製法 煉蜜為丸。功能主治 小兒痘疹傷眼初起,睛上紅紫澀痛。用法用量 能吞者每服40-50丸,小者量服之。摘錄 《銀海精微》...
痘疹入眼症,為痘疹之一種嚴重併發症,可以引起臉胞、白睛,黑睛、黃仁及瞳神等各部位病變。小兒痘疹之後,因受毒邪損傷,正氣大虛,毒邪乘虛而入,肝膽被其薰灼,上攻於目,而成此症,因罹患之輕重不一,症各不同,治療轉歸亦異。有因余邪引起之輕度目赤,羞明、星翳等症,可逐漸自愈者。有因邪氣暴...
發皰膏 發皰膏是主治青盲、疫眼、打撲眼的藥品。發皰膏 。【方劑主治】黑障,青盲、疫眼、打撲眼、痘疹入目等。【用法用量】貼百會、耳後、眉棱等,用硬膏封上面,則1夜而發水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