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苦觀音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救苦觀音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銀海精微》卷上。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活血消結之功效。主治小兒痘疹傷眼初起,睛上紅紫澀痛。臨床常用於痘疹兼目病毒邪深入者。

基本介紹

  • 名稱:救苦觀音散
  • 出處:《銀海精微》卷上
  • 功用:清熱瀉火解毒,活血消結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加減化裁,附註,文獻摘要,

組成

桔梗、當歸、連翹、藁本、細辛、蒼朮、龍膽草、羌活、黃連、知母、黃芩、黃柏、川芎、柴胡、防風、升麻、生地黃、紅花各等分。

用法用量

煉蜜為丸。能吞者每服四五十丸,小者量服之。

功用

清熱瀉火解毒,活血消結。

主治

小兒痘疹傷眼初起,睛上紅紫澀痛。

方義

方中之龍膽草、黃芩、黃連、黃柏清熱瀉火而解毒,療目中紅赤疼痛;連翹、柴胡輕清上浮而清目中之熱;知母以助清熱;當歸、川芎、紅花活血養血而消瘀結;藁本、細辛、防風、羌活蒼朮祛風散邪,引邪外出;桔梗、升麻疏解邪熱,載藥上行;生地黃養陰清熱生津,以防毒邪傷陰血。

運用

臨床常用於痘疹兼目病毒邪深入者。

加減化裁

1.毒邪深重者,減少方中辛溫風藥,只取一、二味即可。
2.可選加銀花、地丁、野菊花之類以助解毒清熱。
3.如毒邪深重而致正氣偏虛者,方中亦可選加扶正之品,如人參、黃芪之類。
4.苦味藥物太多,可減去數味,加入甘草清熱調味。

附註

痘疹入眼症,為痘疹之一種嚴重併發症,可以引起臉胞、白睛,黑睛、黃仁及瞳神等各部位病變。小兒痘疹之後,因受毒邪損傷,正氣大虛,毒邪乘虛而入,肝膽被其薰灼,上攻於目,而成此症,因罹患之輕重不一,症各不同,治療轉歸亦異。有因余邪引起之輕度目赤,羞明、星翳等症,可逐漸自愈者。有因邪氣暴烈,肝膽熱盛引起之凝脂翳、黃液上沖、花翳白陷,蟹睛、旋螺尖起等症者。有因毒邪攻入瞳神,引起內障、青盲者。且可引起多種併發症,為害甚大,必須全力救治。以清熱、解毒、活血為主,初起可用消毒保目湯,熱重可用加味龍膽湯、救苦觀音散,有翳用谷精湯、消毒撥翳湯、望月丸等方。俟後期熱勢減退,則兼用退翳明目藥。(《眼科三字經淺釋》)

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1.《眼科三字經淺釋》:“因痘症,熱為殃,胎餘毒,肝部藏。(小兒痘後,目中忽然紅腫,黑睛生白星者,為餘毒藏於肝經,上攻於目,其勢甚暴,與痘瘡入目不同。若痘瘡入目,則服清毒保目湯以保目,俟痘痂落,目亦愈。此症起於痘後)病一出,甚猖狂,倘失治,目必盲。(倘失治,多成旋螺、蟹睛、凝脂之類)瀉肝類,(加味龍膽湯、救苦觀音散、谷精湯、清毒撥翳湯)撥翳湯(外點明目定痛藥)。”
2.《中醫眼科學》:“邪毒深重者,可去細辛、防風,選加蒲公英、銀花、地丁、野菊花以解熱清毒;如毒邪內陷而致正氣偏虛,可在原方基礎上選加黃芪、黨參以扶正祛邪;口乾便秘者,可加大黃以瀉火通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