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2018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2018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是2018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作者:吳義春,付玉環主編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2231175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教材分為上、下兩篇共24章。上篇為病理學,共12章,包括病理學緒論,細胞和組織的適應、損傷與修復,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炎症,腫瘤,心血管系統常見疾病,呼吸系統常見疾病、消化系統常見疾病、泌尿系統常見疾病、內分泌系統常見疾病、生殖系統和乳腺常見疾病以及常見傳染病和寄生蟲病;下篇為病理生理學,共12章,包括病理生理學緒論,疾病概論,水、電解質代謝紊亂,酸鹼平衡失調,發熱,缺氧,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腎衰竭,肝性腦病。 本教材每章前有學習目標,正文設有案例導入,章後有思考題,重點內容後有考點提示,並輔以一定的知識連結,使教材內容更加完整、合理和適用,有利於教學與學習。本教材還穿插了數字媒體知識,重要知識點的微課、章節測試題等都以數位化形式展現。本教材貼近學生、貼近崗位,突出技能,融知識性、科學性、先進性於一體,是醫學院校護理學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程教材,也可作為醫院護士業務提升的參考書。

圖書目錄

上篇 病理學 /1
章 病理學緒論 2
節 概述 2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臨床套用 3
一、人體病理學研究方法 3
二、實驗病理學研究方法 4
三、病理學常用的觀察方法 5
第三節 學習方法 6
第二章 細胞和組織的適應、損傷與修復 9
節 細胞、組織的適應 10
一、萎縮 10
二、肥大 12
三、增生 12
四、化生 13
第二節 細胞、組織的損傷 14
一、變性 14
二、細胞死亡 18
第三節 損傷的修復 22
一、再生 22
二、纖維性修復 25
三、創傷癒合 27
四、影響修復的因素 29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32
節 充血和淤血 33
一、充血 33
二、淤血 34
第二節 出血 37
一、原因及類型 37
二、病理變化 38
三、臨床病理聯繫 38
四、後果 38
第三節 血栓形成 39
一、血栓形成的條件及機制 39
二、血栓形成的過程及類型 40
三、血栓的轉歸 43
四、血栓對機體的影響 44
第四節 栓塞 45
一、栓子運行的途徑 45
二、栓塞的類型及其對機體的影響 46
第五節 梗死 49
一、梗死的原因和條件 50
二、梗死的類型及病理變化 50
三、梗死的結局及對機體的影響 52
第四章 炎症 55
節 炎症的原因 55
第二節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變化 56
一、變質 56
二、滲出 57
三、增生 61
第三節 炎症的局部臨床表現和全身反應 61
一、局部臨床表現 61
二、全身反應 62
第四節 炎症的類型 63
一、炎症的臨床類型 63
二、炎症的病理類型 63
第五節 炎症的結局 67
一、痊癒 67
二、遷延不愈 67
三、蔓延擴散 67
第五章 腫瘤 70
節 腫瘤的概念及腫瘤性增生的特點 71
一、腫瘤的概念 71
二、腫瘤性增生的特點 71
第二節 腫瘤的特徵 71
一、腫瘤的大體形態和組織結構 71
二、腫瘤的生長 73
三、腫瘤的代謝特點 74
四、腫瘤的分化與異型性 74
五、腫瘤的擴散 75
六、腫瘤的復發 76
七、腫瘤的分級與分期 76
八、腫瘤對機體的影響 76
第三節 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區別 77
第四節 腫瘤的命名與分類 77
一、腫瘤的命名 77
二、腫瘤的分類 78
第五節 癌前病變、上皮內瘤變與原位癌 80
一、癌前病變 80
二、上皮內瘤變 80
三、原位癌 80
第六節 常見腫瘤舉例 81
一、常見上皮組織腫瘤 81
二、常見間葉組織腫瘤 83
第七節 腫瘤的病因、發病機制和防治原則 85
一、腫瘤的病因 85
二、腫瘤的發病機制 86
三、腫瘤的防治原則 86
第六章 心血管系統常見疾病 88
節 動脈粥樣硬化 89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 89
二、病理變化 90
三、重要器官的病變及後果 93
第二節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95
一、心絞痛 95
二、心肌梗死 96
三、心肌纖維化 99
四、冠狀動脈性猝死 99
第三節 原發性高血壓 100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 100
二、類型和病理變化 101
第四節 風濕病 104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105
二、基本病理變化 105
三、風濕病各器官的病變 106
第五節 心瓣膜病 108
一、二尖瓣狹窄 108
二、二尖瓣關閉不全 109
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109
四、主動脈瓣狹窄 110
第六節 感染性心內膜炎 110
一、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 110
二、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 111
第七章 呼吸系統常見疾病 114
節 肺炎 114
一、大葉性肺炎 115
二、小葉性肺炎 116
三、間質性肺炎 117
第二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18
一、慢性支氣管炎 118
二、支氣管哮喘 120
三、支氣管擴張症 120
四、肺氣腫 121
第三節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123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123
二、病理變化 123
三、病理臨床聯繫 123
第四節 呼吸系統常見腫瘤 124
一、肺癌 124
二、鼻咽癌 125
三、喉癌 126
第五節 肺矽沉著病 127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 127
二、病理變化 127
三、病理臨床聯繫 128
四、併發症 128
第八章 消化系統常見疾病 130
節 慢性胃炎 130
一、慢性淺表性胃炎 131
二、慢性萎縮性胃炎 131
三、慢性肥厚性胃炎 131
第二節 潰瘍病 132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 132
二、病理變化 132
三、病理臨床聯繫 133
四、結局與併發症 133
第三節 病毒性肝炎 134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 134
二、基本病理變化 135
三、常見病理類型及病理臨床聯繫 136
第四節 肝硬化 137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 137
二、病理變化 138
三、病理臨床聯繫 138
第五節 消化系統常見惡性腫瘤 139
一、食管癌 139
二、胃癌 141
三、大腸癌 143
四、原發性肝癌 144
第九章 泌尿系統常見疾病 147
節 腎小球腎炎 148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 148
二、基本病理變化 149
三、臨床表現 150
四、常見腎小球腎炎的類型 150
第二節 腎盂腎炎 156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156
二、類型 157
第三節 泌尿系統常見惡性腫瘤 158
一、腎細胞癌 158
二、尿路上皮腫瘤 159
第十章 內分泌系統常見疾病 162
節 糖尿病 162
一、分類、病因及發病機制 162
二、病理變化 163
第二節 甲狀腺疾病 165
一、慢性甲狀腺炎 165
二、甲狀腺腫 166
第三節 甲狀腺腫瘤 168
一、甲狀腺腺瘤 168
二、甲狀腺癌 169
第十一章 生殖系統和乳腺常見疾病 173
節 女性生殖系統和乳腺常見疾病 173
一、慢性子宮頸炎 173
二、子宮內膜增生症 175
三、子宮內膜異位症 176
四、乳腺增生症 177
第二節 女性生殖系統和乳腺常見腫瘤 178
一、子宮頸上皮內瘤變與子宮頸癌 178
二、子宮平滑肌瘤 181
三、滋養層細胞疾病 183
四、卵巢腫瘤 186
五、乳腺癌 190
第三節 男性生殖系統疾病及腫瘤 192
一、前列腺增生症 192
二、前列腺癌 193
三、陰莖癌 194
四、睪丸腫瘤 194
第十二章 常見傳染病和寄生蟲病 196
節 結核病 197
一、概述 197
二、肺結核病 201
第二節 細菌性痢疾 210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210
二、病理變化與臨床病理聯繫 211
第三節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212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213
二、病理變化 213
三、病理臨床聯繫 213
四、結局和併發症 214
第四節 流行性乙型腦炎 215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215
二、病理變化 216
三、臨床病理聯繫 217
四、結局和併發症 217
第五節 傷寒 218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218
二、病理變化與臨床病理聯繫 219
三、結局和併發症 220
第六節 性傳播性疾病 220
一、尖銳濕疣 220
二、淋病 222
三、梅毒 222
四、愛滋病 225
第七節 血吸蟲病 228
一、病因及傳播途徑 228
二、病理變化及發病機制 228
三、重要器官的病變及其臨床病理聯繫 229
下篇 病理生理學/233
第十三章 病理生理學緒論 234
一、性質、任務及特點 234
二、發展趨勢 234
三、主要內容及學習方法 235
第十四章 疾病概論 238
節 健康、亞健康及疾病 238
一、健康 238
二、亞健康 238
三、疾病 239
第二節 病因學 239
一、疾病發生的原因 239
二、疾病發生的條件 240
第三節 發病學 241
一、疾病發生髮展的一般規律 241
二、疾病發生的基本機制 242
第四節 疾病的經過 244
一、潛伏期 244
二、前驅期 244
三、症狀明顯期 244
四、轉歸期 244
第十五章 水、電解質代謝紊亂 246
節 水、鈉代謝紊亂 246
一、脫水 247
二、水腫 251
三、水中毒 255
第二節 鉀代謝紊亂 256
一、低鉀血症 257
二、高鉀血症 259
第十六章 酸鹼平衡失調 261
節 酸鹼平衡及其調節 261
一、人體體液中酸鹼物質的來源 261
二、機體對酸鹼平衡的調節 262
第二節 酸鹼平衡失調的類型及常用判斷指標 263
一、酸鹼平衡失調的類型 263
二、判斷酸鹼平衡失調的常用指標 263
第三節 常見酸鹼平衡失調 265
一、代謝性酸中毒 265
二、呼吸性酸中毒 266
三、代謝性鹼中毒 268
四、呼吸性鹼中毒 269
五、混合型酸鹼平衡失調 271
第十七章 發熱 273
一、發熱的原因和發生機制 274
二、發熱的分期 276
三、發熱時機體的代謝和功能變化 277
第十八章 缺氧 279
節 常用的血氧指標及其意義 279
第二節 缺氧的原因和類型 281
一、低張性缺氧 281
二、血液性缺氧 282
三、循環性缺氧 283
四、組織性缺氧 283
第三節 缺氧時機體的功能代謝變化 284
一、呼吸系統的變化 284
二、循環系統的變化 285
三、血液系統的變化 286
四、中樞神經系統的變化 287
五、組織細胞的變化 288
第四節 影響機體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289
一、機體的代謝耗氧率 289
二、機體的代償能力 289
三、年齡 289
四、鍛鍊 289
第十九章 休克 291
節 休克的原因與分類 291
一、休克的原因 291
二、休克的分類 292
第二節 休克的分期與發病機制 294
一、休克早期 295
二、休克進展期 297
三、休克晚期 298
第三節 休克時機體的代謝與各器官系統功能的變化 300
一、機體的代謝變化及細胞損傷 300
二、休克時主要器官系統功能的改變 301
第四節 防治原則 303
一、病因學防治 303
二、發病學防治 304
三、防治器官功能障礙和衰竭 304
四、營養與代謝支持 305
第二十章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306
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原因和發生機制 307
二、影響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發生髮展的因素 308
三、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分期和分型 309
四、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主要臨床表現 311
五、防治原則 312
第二十一章 呼吸衰竭 314
一、病因 314
二、發病機制 315
三、機體的功能、代謝變化 319
四、防治原則 321
第二十二章 心力衰竭 323
節 心力衰竭的病因、誘因和分類 324
一、病因 324
二、誘因 324
三、分類 325
第二節 心力衰竭的發生機制 325
一、心肌收縮功能降低 326
二、心室舒張功能異常 326
三、心臟各部分舒縮活動不協調 327
第三節 心力衰竭發病過程中機體的代償反應 328
一、心臟本身的代償 328
二、心臟以外的代償 329
第四節 心力衰竭時機體的代謝和功能變化 330
一、低排出量綜合徵 330
二、肺循環淤血 331
三、體循環淤血 332
第五節 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則 333
第二十三章 腎衰竭 335
節 急性腎衰竭 336
一、病因和分類 336
二、發病機制 336
三、機體功能、代謝的變化 337
四、防治原則 339
第二節 慢性腎衰竭 340
一、慢性腎衰竭的病因 340
二、慢性腎衰竭的發展過程 340
三、慢性腎衰竭的發病機制 341
四、慢性腎衰竭時機體功能和代謝的變化 341
第三節 尿毒症 343
一、尿毒症毒素 343
二、尿毒症時機體功能和代謝的變化 344
三、防治原則 345
第二十四章 肝性腦病 347
節 肝性腦病的病因和分類 348
第二節 肝性腦病的發病機制 349
一、氨中毒學說 349
二、假性神經遞質學說 350
三、血漿胺基酸失衡學說 351
四、γ 氨基丁酸學說 352
五、其他神經毒質的毒性作用 352
第三節 肝性腦病的誘因和防治原則 352
一、誘發因素 352
二、防治原則 353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355
參考文獻 361

作者簡介

吳義春,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基礎部副主任 副教授,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基礎部副主任、副教授,病理學教研室主任,兼任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病理科主任及綜合黨總支第四支部書記。2012、2013年榮獲安徽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兩次。主持2012年度安徽省重點教研項目《基於虛擬仿真技術及理論與實驗一體化的形態學網路輔助教學平台的構建》。發表論文數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