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全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規劃教材,包括病理解剖學和病理生理學的課程內容,分總論和各論兩部分。總論講述疾病的普遍規律,是許多疾病共有的病理變化;各論講述各系統常見疾病的特殊規律。為了幫助學生複習,加深理解,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檢驗學習效果,每章都設有學習目標、案例分析、連結、小結、目標檢測。針對中等衛生職業學校教學要求,本書主要突出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病理學與臨床的聯繫。本書內容編寫參考了國家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滲透了足夠的考點和知識點。點擊連結進入舊版: 病理學基礎(案例版)
基本介紹
- 書名:病理學基礎 案例版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頁數:186頁
- 開本:16
- 作者:賀平澤 南則仲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科學出版社
圖書目錄,文摘,
圖書目錄
緒論
第1章 疾病概論
第1節 健康與疾病
第2節 病因學概述
第3節 發病學概述
第4節 疾病的經過與轉歸
第2章 細胞和組織的適應、損傷和修復
第1節 細胞和組織的適應
第2節 細胞和組織的損傷
第3節 細胞和組織的修復
第3章 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第1節 充血
第2節 出血
第3節 血栓形成
第4節 栓塞
第5節 梗死
第4章 炎症
第1節 炎症的原因
第2節 炎症的基本病理變化
第3節 炎症的局部表現和全身反應
第4節 炎症的類型及病變特點
第5節 炎症的結局
第5章 腫瘤
第1節 腫瘤的概念
第2節 腫瘤的特徵
第3節 腫瘤對機體的影響
第4節 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區別
第5節 腫瘤的命名與分類
第6節 癌前病變、原位癌、早期浸潤癌
第7節 常見腫瘤舉例
第8節 腫瘤的病因與發病學
第6章 水、電解質代謝紊亂
第1節 水、鈉代謝紊亂
第2節 鉀代謝紊亂
第3節 水腫
第7章 發熱
第1節 概述
第2節 發熱的原因和機制
第3節 發熱的時相與熱型
第4節 發熱時機體的功能和代謝變化
第5節 發熱的生物學意義
第6節 發熱的治療原則與護理
第8章 休克
第1節 休克的原因與分類
第2節 休克的發病機制
第3節 休克時細胞代謝變化和器官功能障礙
第4節 休克防治護理的病理生理基礎
第9章 心血管系統疾病
第1節 原發性高血壓
第2節 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
第3節 風濕病
第4節 心瓣膜病
第5節 心肌炎
第6節 心力衰竭
第10章 呼吸系統疾病
第1節 慢性支氣管炎
第2節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
第3節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第4節 肺炎
第5節 呼吸衰竭
第11章 消化系統疾病
第1節 慢性胃炎
第2節 潰瘍病
第3節 病毒性肝炎
第4節 肝硬化
第5節 肝性腦病
第12章 泌尿系統疾病
第1節 腎小球腎炎
第2節 腎盂腎炎
第3節 腎衰竭
第13章 生殖系統與性傳播疾病
第1節 子宮疾病
第2節 乳腺疾病
第3節 前列腺疾病
第4節 性傳播疾病
第14章 傳染病和寄生蟲病
第1節 結核病
第2節 傷寒
第3節 細菌性痢疾
第4節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第5節 流行性乙型腦炎
第6節 腎綜合徵出血熱
病理學基礎實驗指導
實驗一 組織、細胞的適應、損傷和修復
實驗二 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實驗三 炎症
實驗四 腫瘤實驗指導
實驗五 心血管系統疾病
實驗六 呼吸系統疾病
實驗七 消化系統疾病
實驗八 泌尿系統疾病
實驗九 生殖系統與性傳播疾病
實驗十 傳染病
參考文獻
病理學基礎教學大綱
目標檢測選擇題參考答案
第1章 疾病概論
第1節 健康與疾病
第2節 病因學概述
第3節 發病學概述
第4節 疾病的經過與轉歸
第2章 細胞和組織的適應、損傷和修復
第1節 細胞和組織的適應
第2節 細胞和組織的損傷
第3節 細胞和組織的修復
第3章 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第1節 充血
第2節 出血
第3節 血栓形成
第4節 栓塞
第5節 梗死
第4章 炎症
第1節 炎症的原因
第2節 炎症的基本病理變化
第3節 炎症的局部表現和全身反應
第4節 炎症的類型及病變特點
第5節 炎症的結局
第5章 腫瘤
第1節 腫瘤的概念
第2節 腫瘤的特徵
第3節 腫瘤對機體的影響
第4節 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區別
第5節 腫瘤的命名與分類
第6節 癌前病變、原位癌、早期浸潤癌
第7節 常見腫瘤舉例
第8節 腫瘤的病因與發病學
第6章 水、電解質代謝紊亂
第1節 水、鈉代謝紊亂
第2節 鉀代謝紊亂
第3節 水腫
第7章 發熱
第1節 概述
第2節 發熱的原因和機制
第3節 發熱的時相與熱型
第4節 發熱時機體的功能和代謝變化
第5節 發熱的生物學意義
第6節 發熱的治療原則與護理
第8章 休克
第1節 休克的原因與分類
第2節 休克的發病機制
第3節 休克時細胞代謝變化和器官功能障礙
第4節 休克防治護理的病理生理基礎
第9章 心血管系統疾病
第1節 原發性高血壓
第2節 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
第3節 風濕病
第4節 心瓣膜病
第5節 心肌炎
第6節 心力衰竭
第10章 呼吸系統疾病
第1節 慢性支氣管炎
第2節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
第3節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第4節 肺炎
第5節 呼吸衰竭
第11章 消化系統疾病
第1節 慢性胃炎
第2節 潰瘍病
第3節 病毒性肝炎
第4節 肝硬化
第5節 肝性腦病
第12章 泌尿系統疾病
第1節 腎小球腎炎
第2節 腎盂腎炎
第3節 腎衰竭
第13章 生殖系統與性傳播疾病
第1節 子宮疾病
第2節 乳腺疾病
第3節 前列腺疾病
第4節 性傳播疾病
第14章 傳染病和寄生蟲病
第1節 結核病
第2節 傷寒
第3節 細菌性痢疾
第4節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第5節 流行性乙型腦炎
第6節 腎綜合徵出血熱
病理學基礎實驗指導
實驗一 組織、細胞的適應、損傷和修復
實驗二 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實驗三 炎症
實驗四 腫瘤實驗指導
實驗五 心血管系統疾病
實驗六 呼吸系統疾病
實驗七 消化系統疾病
實驗八 泌尿系統疾病
實驗九 生殖系統與性傳播疾病
實驗十 傳染病
參考文獻
病理學基礎教學大綱
目標檢測選擇題參考答案
文摘
緒 論
一、病理學的任務和內容
病理學是研究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的學科。它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形態結構、功能代謝變化)、病變與臨床之間的聯繫以及病變的轉歸與結局。通過學習來認識和掌握疾病的本質及發生髮展規律,為正確診治和預防疾病奠定理論基礎。
病理學分為病理解剖學和病理生理學。前者側重從形態結構角度研究疾病的發生髮展規律;後者側重從功能代謝角度研究疾病的本質。由於機體的形態結構變化與功能代謝變化緊密聯繫,互為因果,所以,病理解剖學和病理生理學兩門學科之間不能截然分開。
本書內容包括總論(1~8章)和各論(9~14章)。總論講述了疾病的普遍規律,是許多疾病共有的病理變化;各論講述了各系統常見疾病的特殊規律,是研究各種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與臨床聯繫及其轉歸規律。病理學總論和各論的內容,是研究疾病普遍規律和特殊規律的兩種認識過程,從認識疾病的共性著手,進一步研究疾病的個性,二者互相補充,深化認識疾病的過程。
二、病理學在醫學實踐中的地位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醫學基礎學科之間,越來越互相滲透、互相依賴和互相促進。病理學需以解剖學、生理學、組織胚胎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和寄生蟲學為依託。這些基礎醫學的每一重大進展,都能有力地促進病理學向前發展。另外,病理學與臨床各科密切相關。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五官科等必須以病理學的知識為基礎。病理學是介於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樑學科,尤其對疾病的臨床診斷,是任何手段難以替代的(如影像學、內鏡技術、分子生物學技術等)。許多疾病(特別是腫瘤)最終仍需通過病理組織學檢查才能確診。同時,臨床各種豐富的實踐,不斷向病理學提出新的研究課題;而病理學的研究成果,又不斷對疾病本質的認識進一步深化和提高。
三、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病理學十分重視對患病機體各器官、組織形態結構和功能代謝變化的研究,通常採用各種觀察手段(如肉眼、光鏡、電鏡、組織和細胞化學、免疫等)和有關學科的先進技術與方法,對來源於屍體、活體、實驗動物、體外培養組織和細胞,進行全面觀察、分析綜合,得出客觀科學的依據。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和直觀性。其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屍體解剖,簡稱屍檢 即對死者的遺體進行病理解剖,全面檢查各系統、各臟器、組織的病理變化,其特點:①確定診斷,查明死因,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診治水平;②及時發現各種傳染病、地方病等;③積累大體標本和組織切片材料。
2.活體組織檢查,簡稱活檢 即採用手術切取、鉗取、細針穿刺病變組織,進行形態學觀察,做出病理診斷。其特點:①組織新鮮,可供各種研究方法選用(如免疫組化、組織培養等);②診斷及時,必要時可在手術進行中作冷凍快速診斷;③確定疾病性質,指導臨床治療和判斷疾病預後。
3.細胞學檢查 採用刮取或黏膜、漿膜表面脫落的細胞(如口腔、鼻咽部、女性生殖道、痰液、乳腺溢液,胸腔、腹腔、心包積液等)進行形態學觀察,做出細胞學診斷。其特點:①設備簡單,操作簡便;②患者痛苦少,價廉,易接受;③適用於較大範圍的健康普查。
4.動物實驗 在動物體內複製人類疾病的模型,人為地控制各種條件,多方面對其形態結構、功能代謝變化進行動態研究,從中發現其規律性。其特點:①可根據需要,進行任何方式的觀察研究,並與人體疾病對照;②不能在人體作的研究(如致癌物、某些生物因子的治病作用等),可予彌補,但需明確,人與動物在遺傳學上存在很大差異,不能隨意套用;③可多次重複驗證、積累資料,從而推動醫學科學的發展。
5.組織培養與細胞培養 將某種組織或單細胞在體外實驗,研究在各種因子作用下細胞、組織病變的發生和發展。近年來通過組織培養和細胞培養,對腫瘤的生長、細胞癌變、病毒的複製、染色體變異以及組織損傷後細胞生長調節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重大進展。其特點:①周期短,見效快;②體外因素單
純,容易控制,能避免體內因素的干擾。
由於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學科的飛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病理學研究方法的改進,如免疫組織化學、基因工程、原位分子雜交等技術的套用,進一步加強了形態結構與功能代謝變化的綜合研究,促使現代病理學向著更深、更廣、更高的水平發展。
考點提示: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四、病理學的學習方法
病理學是人類與疾病鬥爭過程中逐漸認識和研究發展起來的,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其基本概念、基本病變和基本理論揭示了疾病發生髮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共性、個性變化及其轉化規律。結合本學科特點,學習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正確認識原因與條件、形態與功能、局部與整體、病變與臨床之間的辯證關係,不斷提高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習臨床醫學和專業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2.加強理論聯繫實踐,重視實驗課學習,通過大體標本、組織切片及動物實驗的觀察,屍體解剖見習,使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有機結合,力爭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3.運用動態的、發展的觀點分析疾病的全過程。任何疾病及其病理變化,從它的發生、發展到結局,都有其不同的演變過程,在觀察病變時,既要看到它的現狀,也要想到它的過去和未來。
4.注重病理與臨床、護理、其他相關專業的聯繫。以新醫學觀生物、心理、家庭、社會、生活方式等多層面因素的影響去認識健康與疾病,從而有效地預防、治療、護理疾病,增進人類的健康。
一、名詞解釋
病理學
二、選擇題
1.臨床上最為廣泛套用的病理學研究方法是( )
A.活檢 B.屍體解剖
C.組織培養D.動物實驗
E. 細胞培養
2.宮頸塗片屬於哪種病理學研究方法( )
A.活檢B.組織培養
C.脫落細胞學檢查D.動物實驗
E. 細胞培養
3.側重功能代謝變化研究疾病發生髮展規律的學科是( )
A.病理學B.病理解剖學
C.病理生理學D.免疫病理學
E. 實驗病理學
三、簡答題
1.簡述病理學的任務。
2. 病理學為什麼是一門橋樑學科?
(賀平澤)
第1章 疾病概論
第1節 健康與疾病
一、健康的概念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軀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良好狀態。健康意味著有強壯的體魄(有效的勞動能力)、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全的心理精神狀態(包括對社會的適應性)。這種良好狀態有賴於機體內部結構與功能、代謝的協調,有賴於機體各調節系統對內外環境變化穩定的維持。健康對人群來說是相對的,不同的地域條件、年齡結構、生存狀況,標準不盡相同,也可以隨時空間變化而改變。因此,增強健康意識,是和諧社會的基礎,是每位公民的責任。
二、疾病的概念
目前認為,疾病是機體在致病因素的損傷與抗損傷相互作用下,自穩調節紊亂而發生的異常生命活動過程。此時,機體內部功能紊亂(形態結構和功能代謝改變)和/或與外界環境的平衡失調(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異常、勞動力的降低)。患者出現各種症狀、體徵、心理障礙和行為異常(圖1-1)。
圖1-1 疾病概念示意圖
應當指出,並不是所有疾病都有症狀、體徵和心理障礙、社會行為異常;也不是有症狀、體徵就必然出現心理障礙和社會行為異常。疾病可以是隱藏在身體內的缺陷或功能不全,只有表現出來時才會使人感到不適或痛苦,如病毒性肝炎、動脈粥樣硬化、癌症等。
振、煩躁、失眠、納呆等;②潛在臨床狀態:即潛伏著發展成為某一病理損害的可能;③前臨床狀態:即已有病理改變,但臨床症狀不明顯。很顯然,亞健康階段中心身互動作用促進著疾病的發生。如果從心理、行為、生活方式等多個環節採取干預措施,有可能阻斷亞健康向臨床疾病方向發展,使機體保持良好的狀態。
考點提示:亞健康狀態
第2節 病因學概述
病因學是研究疾病發生的原因和條件的科學。原因是指能引起某種疾病發生並決定疾病特異性的體內外因素,簡稱病因;條件是指在疾病原因作用機體的前提下,影響或促進疾病發生髮展的因素,包括通常所說的誘因。危險因素是指與疾病發生髮展關係密切的因素,目前難以確定其性質究竟屬於原因還是條件。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菸等被認為是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危險因素。
原因與條件引起疾病發生有某些特點:①一種疾病可以由一種病因或幾種病因共同作用引起;②同一種病因可能引起一種或幾種不同的疾病,如內毒素血症,既可引起休克,又可導致DIC的發生;③同一種因素,對一種疾病是原因,而對另一種疾病則為條件,如免疫功能缺陷是免疫缺陷病的原因,但對感染性疾病則屬於條件;④年齡、性別、遺傳、自然環境等因素往往是某些疾病發生的條件。
病因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①生物性因素;②物理性因素;③化學性因素;④營養性因素;⑤遺傳因素;⑥免疫因素;⑦心理、社會因素。病因的類型和致病特點歸納為表1-1。
表1-1 常見病因的類型和致病特點
類型病因致病特點
生物性 因素各種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細菌、病毒、螺旋體、支原體、立克次氏體、真菌、原蟲和蠕①病原體有一定的入侵門戶和定位②病原體必須與機體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疾病
蟲等)③病原體作用機體既改變了機體狀態,也改變了病原體本身
續表類型病因致病特點
物理性 因素
化學性 因素
營養因素
遺傳因素
免疫因素
心理、社 會因素
各種機械傷、溫度、電流、氣壓、電離輻射等
強酸、強鹼、有害氣體、化學毒物、農藥、藥物等
機體必需物質(糖、脂、蛋白質、水、氧、無機鹽、維生素、微量元素)
遺傳物質的改變(基因突變、染色體畸變)
免疫功能先天不足、後天低下、免疫缺陷、免疫功能異常
緊張、憂慮、抑鬱、怨恨、恐懼、失望等
①與疾病的發生有關,發展不起作用
②除射線外,潛伏期短或無潛伏期
③無明顯的組織、器官選擇性
④致病程度與作用強度、時間、部位有關
①與性質、劑量、作用時間有關
②除慢性中毒外,潛伏期短
③多數對機體作用部位有
選擇性缺乏或過多都可致病
①遺傳性疾病
②遺傳易感性
①變態反應
②免疫缺陷病
③自身免疫性疾病
④繼發感染、細胞癌變等
①應急性疾病
②變態人格
③身心疾病等
第3節 發病學概述
發病學是研究疾病發展規律的科學。每一種疾病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但不同疾病又存在著共同的基本規律,概括如下。
一、疾病過程中的損傷與抗損傷反應
致病因素作用機體引起損傷的同時,機體則調動各種防禦、代償功能來對抗致病因素及其引起的損傷。損傷與抗損傷反應貫穿疾病過程的始終,並影響著疾病的發展和轉歸。當損傷占優勢時,病情向惡化的方向發展,甚至造成死亡;反之,當抗損傷反應占優勢時,病情逐漸緩解,直至康復。如外傷性出血引起血壓下降,組織缺氧等損傷的同時,機體通過神經體液調節,引起外周血管收縮,心率加快,血凝加速等抗損傷反應,使回心血量和心輸出量增加,維持血壓和心、腦重要臟器的血液供給,同時起到減少出血和止血的目的。若損傷較輕,通過抗損傷反應和適當治療,機體便可康復;若損傷嚴重,抗損傷反應不足以對抗損傷引起的變化,又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導致創傷或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損傷與抗損傷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可互相轉化。上述血管收縮有抗損傷意義,但持續時間過長,便可加重組織缺氧,引起酸中毒及腎衰竭等病理過程,即原來的抗損傷反應轉變成為損傷因素。醫學實踐中,必須掌握疾病過程中損傷與抗損傷互相轉化的規律,才能對病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
二、疾病過程中的因果轉化
因果轉化是指初始病因作用下,機體發生的某些損傷性變化,原因、結果交替不已,形成鏈式的發展過程,推動著疾病的進一步發展。在此過程中,如果幾種變化互為因果,形成環式運動,而每循環一次使病情進一步惡化,稱為惡性循環,反之可稱為良勢螺旋(圖1-2)。
三、機體局部與全身相互影響
疾病過程中,任何組織、器官或系統病理變化,都是全身性反應的局部表現。局部病變通過神經、體液影響整體,而全身功能狀態又影響著局部病變的發展與轉歸。如大葉性肺炎,病變在肺,表現為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但同時也會出現寒戰、發熱、血液中白細胞增多,甚至引起中毒性休克等全身反應。表明消退,被損傷的組織、器官功能、代謝和形態結構得到完全修復。機體內外平衡協調,勞動力恢復。
2.不完全康復(好轉) 指病因及其引起的損傷得到控制,臨床主要症狀消退,受損組織細胞的形態和功能代謝未完全恢復,往往留下某些病變後遺症(如風濕性心內膜炎遺留的瓣膜病變等),只能通過代償來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動。
3.死亡 死亡是機體生命活動的終止,也是生命的必然規律。死亡分為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生理性死亡是指機體各器官的自然衰老所致,現實生活中自然死亡實屬罕見,病理性死亡是疾病進行性惡化的結局,包括傳統概念、腦死亡和猝死三種認識。
(1)傳統概念:認為死亡是一過程,一般經歷三個階段的變化。
1)瀕死期(臨終狀態):指死亡前的垂危狀態,患者腦幹以上的中樞神經處於抑制,各系統功能和代謝嚴重障礙。臨床主要表現為體溫下降、意識模糊或喪失、心跳減弱、血壓下降、呼吸不規則、反射遲鈍等。持續時間不一,可幾分鐘、幾小時或幾天。
2)臨床死亡期:指中樞抑制已達延髓以上。表現為心跳、呼吸停止,反射消失,但機體各組織細胞仍進行著微弱的代謝活動。如能及時搶救,患者有望復甦成功。
考點提示:死亡的概念及分期
圖1-2 大出血後的因果關係
局部病變可以影響整體,而白細胞增多又有利於肺部病變的消退,表明整體對局部的影響。正確認識局部與整體的相互關係對疾病的診治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4節 疾病的經過與轉歸
一、疾病的經過
絕大多數疾病都有一個發生、發展和轉歸過程。不同的疾病,其發展過程不盡相同。如急性傳染病其階段性比較明顯;而外傷等,其階段性區分不明顯。通常把疾病的發展過稱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潛伏期 指病因作用於機體到疾病最初症狀出現前的這一階段。此期患者沒有症狀,臨床上不易發現。不同的疾病,潛伏期時間長短不一,長者可達數月、數年;短者可無明顯的潛伏期。
2.前驅期 指疾病最初的症狀出現,到該疾病的主要症狀出現前的這一階段。雖然臨床出現症狀,如全身不適、乏力、頭痛、厭食等,但多無特異性,容易誤診。醫護人員需熟悉、重視此期特點,有助於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3.症狀明顯期 指疾病的主要症狀、典型症狀相繼出現的這一階段。臨床上常從此期的症狀和體徵作為診斷疾病的重要依據。
考點提示:疾病的經過與病因之間的關係
4.轉歸期 指疾病過程的最後階段,取決於損傷與抗損傷反應和是否得到及時、恰當的治療。
二、疾病的轉歸
1.完全康復(痊癒) 指病因被消除,症狀、體徵
(3)猝死:6小時或24小時內非暴力意外的突然死亡稱為猝死。
考點提示:判斷腦死亡的標準
小 結
疾病是損傷與抗損傷鬥爭的過程,沒有病因的損傷就無需機體抗損傷,所以無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病因包括外界因素、內部因素、自然環境和社會因素(即非內外因)。通常疾病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發展過程具有一定的共同規律,這是醫護疾病的基礎。
疾病的經過可分為潛伏期、前驅期、症狀明顯期和轉歸期。是多數疾病發生、發展的自然過程。疾病的結局最終包括康復和死亡兩種形式。
死亡是生命活動的終止。其過程可分為瀕死期、臨床死亡期和生物學死亡期三個階段。前兩階段是實施搶救、體現醫護水平及人道主義的關鍵時刻;後一階段是我國目前仍然執行的判定死亡的傳統標準。
一、名詞解釋
1.健康 2.疾病 3.腦死亡 4.屍斑
二、選擇題
1.疾病的發展取決於( )
A.病因的強度 B.是否有誘因存在
C.機體免疫功能的強弱D.損傷與抗損傷力量對比
E.遺傳因素
2.全腦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稱為( )
A.植物人狀態B.腦死亡
C.臨終狀態D.臨床死亡
E.生物學死亡
3.下列哪項不作為腦死亡的標準( )
A.自主呼吸停止B.心跳停止
C.腦電波消失D.顱神經反射消失
E.不可逆性昏迷
4.判斷不完全康復的依據是( )
A.病因消除B.症狀消退
C.功能恢復D.活動協調
E.體內遺留病變損傷過程
5.瀕死期表現為( )
A.心跳、呼吸停止
B.各種反射消失
C.意識模糊、反應遲鈍、血壓下降、呼吸不規則
D.腦血循環停止
E.機體難以復甦
三、簡答題
1.何為疾病的原因、條件?兩者有何聯繫?
2.什麼是疾病的因果轉化?試舉例說明?
3.腦死亡有何現實意義?
4.深秋初冬,氣候寒冷,易患感冒,為什麼?
(賀平澤)
第2章 細胞和組織的適應、損傷和修復
在刺激因子的作用和內外環境改變時,機體的細胞和組織的功能、形態會發生適應性改變,以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當刺激因子的數量、強度和持續時間過長,超出了細胞和組織的承受限度時,可發生損傷性的病理改變。細胞和組織的損傷分為可復性和不可復性兩類。機體具有較強的抗損傷功能,當細胞和組織由於損傷而造成缺損時,機體具有修補和恢復(修復)其結構和功能的能力。
正常細胞、適應細胞、損傷細胞呈現代謝、功能和結構上的連續性變化過程(圖2-1)。
圖2-1 正常、適應、可復性損傷和不可復性損傷的關係
第1節 細胞和組織的適應
適應是機體的細胞、組織或器官對於內外環境的各種刺激所作出的非損傷性的反應。適應在形態學上表現為萎縮、肥大、增生和化生。
考點提示:適應的四種形式
常伴有實質細胞的數目減少。組織、器官發育不全及未發育不屬於萎縮的範疇。
考點提示:萎縮的概念及其判斷標準
(一)原因和分類
萎縮分為生理性萎縮及病理性萎縮。
1.生理性萎縮 伴隨機體的發育、成熟、衰老,一些組織器官會萎縮退化。如幼兒階段動脈導管和臍血管的萎縮;青春期後胸腺萎縮;更年期子宮和卵巢的萎縮以及老年人腦、心、肝等器官的萎縮,即老年性萎縮,也屬於生理性萎縮(圖2-2)。
圖2-2 正常腦(左)與萎縮腦(右)
2.病理性萎縮 按其發生原因分為:
(1)營養不良性萎縮(圖2-3):全身營養不良性萎縮常見於惡性腫瘤晚期、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嚴重肺結核)、消化道梗阻、長期飢餓等;局部營養不良性萎縮常見於血液供應不足(如腦動脈粥樣硬化血管腔變窄引起的腦萎縮)。全身性萎縮最先萎縮的是脂肪,其次是肌肉、肝、腎、脾等,腦和心臟的萎縮出現較晚。
考點提示:全身性萎縮的次序
(2)壓迫性萎縮,組織和器官長期受壓導致萎縮,如尿路梗阻時腎盂積水壓迫腎實質引起的腎萎縮(圖2-4),腦積水壓迫腦實質引起的腦萎縮。
(3)失用性萎縮:肢體、器官、組織長期不活動,導致組織和細胞功能和代謝降低引起萎縮,如骨折後肢體長期不活動導致肌肉逐漸發生萎縮。
(4)神經性萎縮:見於腦和脊髓或神經損傷引起的肌肉萎縮,如脊髓灰質炎患者下肢的肌肉萎縮,麻風患者尺神經損傷引起所支配的肌肉萎縮(圖2-5)。
一、病理學的任務和內容
病理學是研究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的學科。它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形態結構、功能代謝變化)、病變與臨床之間的聯繫以及病變的轉歸與結局。通過學習來認識和掌握疾病的本質及發生髮展規律,為正確診治和預防疾病奠定理論基礎。
病理學分為病理解剖學和病理生理學。前者側重從形態結構角度研究疾病的發生髮展規律;後者側重從功能代謝角度研究疾病的本質。由於機體的形態結構變化與功能代謝變化緊密聯繫,互為因果,所以,病理解剖學和病理生理學兩門學科之間不能截然分開。
本書內容包括總論(1~8章)和各論(9~14章)。總論講述了疾病的普遍規律,是許多疾病共有的病理變化;各論講述了各系統常見疾病的特殊規律,是研究各種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與臨床聯繫及其轉歸規律。病理學總論和各論的內容,是研究疾病普遍規律和特殊規律的兩種認識過程,從認識疾病的共性著手,進一步研究疾病的個性,二者互相補充,深化認識疾病的過程。
二、病理學在醫學實踐中的地位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醫學基礎學科之間,越來越互相滲透、互相依賴和互相促進。病理學需以解剖學、生理學、組織胚胎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和寄生蟲學為依託。這些基礎醫學的每一重大進展,都能有力地促進病理學向前發展。另外,病理學與臨床各科密切相關。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五官科等必須以病理學的知識為基礎。病理學是介於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樑學科,尤其對疾病的臨床診斷,是任何手段難以替代的(如影像學、內鏡技術、分子生物學技術等)。許多疾病(特別是腫瘤)最終仍需通過病理組織學檢查才能確診。同時,臨床各種豐富的實踐,不斷向病理學提出新的研究課題;而病理學的研究成果,又不斷對疾病本質的認識進一步深化和提高。
三、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病理學十分重視對患病機體各器官、組織形態結構和功能代謝變化的研究,通常採用各種觀察手段(如肉眼、光鏡、電鏡、組織和細胞化學、免疫等)和有關學科的先進技術與方法,對來源於屍體、活體、實驗動物、體外培養組織和細胞,進行全面觀察、分析綜合,得出客觀科學的依據。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和直觀性。其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屍體解剖,簡稱屍檢 即對死者的遺體進行病理解剖,全面檢查各系統、各臟器、組織的病理變化,其特點:①確定診斷,查明死因,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診治水平;②及時發現各種傳染病、地方病等;③積累大體標本和組織切片材料。
2.活體組織檢查,簡稱活檢 即採用手術切取、鉗取、細針穿刺病變組織,進行形態學觀察,做出病理診斷。其特點:①組織新鮮,可供各種研究方法選用(如免疫組化、組織培養等);②診斷及時,必要時可在手術進行中作冷凍快速診斷;③確定疾病性質,指導臨床治療和判斷疾病預後。
3.細胞學檢查 採用刮取或黏膜、漿膜表面脫落的細胞(如口腔、鼻咽部、女性生殖道、痰液、乳腺溢液,胸腔、腹腔、心包積液等)進行形態學觀察,做出細胞學診斷。其特點:①設備簡單,操作簡便;②患者痛苦少,價廉,易接受;③適用於較大範圍的健康普查。
4.動物實驗 在動物體內複製人類疾病的模型,人為地控制各種條件,多方面對其形態結構、功能代謝變化進行動態研究,從中發現其規律性。其特點:①可根據需要,進行任何方式的觀察研究,並與人體疾病對照;②不能在人體作的研究(如致癌物、某些生物因子的治病作用等),可予彌補,但需明確,人與動物在遺傳學上存在很大差異,不能隨意套用;③可多次重複驗證、積累資料,從而推動醫學科學的發展。
5.組織培養與細胞培養 將某種組織或單細胞在體外實驗,研究在各種因子作用下細胞、組織病變的發生和發展。近年來通過組織培養和細胞培養,對腫瘤的生長、細胞癌變、病毒的複製、染色體變異以及組織損傷後細胞生長調節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重大進展。其特點:①周期短,見效快;②體外因素單
純,容易控制,能避免體內因素的干擾。
由於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學科的飛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病理學研究方法的改進,如免疫組織化學、基因工程、原位分子雜交等技術的套用,進一步加強了形態結構與功能代謝變化的綜合研究,促使現代病理學向著更深、更廣、更高的水平發展。
考點提示: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四、病理學的學習方法
病理學是人類與疾病鬥爭過程中逐漸認識和研究發展起來的,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其基本概念、基本病變和基本理論揭示了疾病發生髮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共性、個性變化及其轉化規律。結合本學科特點,學習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正確認識原因與條件、形態與功能、局部與整體、病變與臨床之間的辯證關係,不斷提高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習臨床醫學和專業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2.加強理論聯繫實踐,重視實驗課學習,通過大體標本、組織切片及動物實驗的觀察,屍體解剖見習,使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有機結合,力爭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3.運用動態的、發展的觀點分析疾病的全過程。任何疾病及其病理變化,從它的發生、發展到結局,都有其不同的演變過程,在觀察病變時,既要看到它的現狀,也要想到它的過去和未來。
4.注重病理與臨床、護理、其他相關專業的聯繫。以新醫學觀生物、心理、家庭、社會、生活方式等多層面因素的影響去認識健康與疾病,從而有效地預防、治療、護理疾病,增進人類的健康。
一、名詞解釋
病理學
二、選擇題
1.臨床上最為廣泛套用的病理學研究方法是( )
A.活檢 B.屍體解剖
C.組織培養D.動物實驗
E. 細胞培養
2.宮頸塗片屬於哪種病理學研究方法( )
A.活檢B.組織培養
C.脫落細胞學檢查D.動物實驗
E. 細胞培養
3.側重功能代謝變化研究疾病發生髮展規律的學科是( )
A.病理學B.病理解剖學
C.病理生理學D.免疫病理學
E. 實驗病理學
三、簡答題
1.簡述病理學的任務。
2. 病理學為什麼是一門橋樑學科?
(賀平澤)
第1章 疾病概論
第1節 健康與疾病
一、健康的概念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軀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良好狀態。健康意味著有強壯的體魄(有效的勞動能力)、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全的心理精神狀態(包括對社會的適應性)。這種良好狀態有賴於機體內部結構與功能、代謝的協調,有賴於機體各調節系統對內外環境變化穩定的維持。健康對人群來說是相對的,不同的地域條件、年齡結構、生存狀況,標準不盡相同,也可以隨時空間變化而改變。因此,增強健康意識,是和諧社會的基礎,是每位公民的責任。
二、疾病的概念
目前認為,疾病是機體在致病因素的損傷與抗損傷相互作用下,自穩調節紊亂而發生的異常生命活動過程。此時,機體內部功能紊亂(形態結構和功能代謝改變)和/或與外界環境的平衡失調(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異常、勞動力的降低)。患者出現各種症狀、體徵、心理障礙和行為異常(圖1-1)。
圖1-1 疾病概念示意圖
應當指出,並不是所有疾病都有症狀、體徵和心理障礙、社會行為異常;也不是有症狀、體徵就必然出現心理障礙和社會行為異常。疾病可以是隱藏在身體內的缺陷或功能不全,只有表現出來時才會使人感到不適或痛苦,如病毒性肝炎、動脈粥樣硬化、癌症等。
振、煩躁、失眠、納呆等;②潛在臨床狀態:即潛伏著發展成為某一病理損害的可能;③前臨床狀態:即已有病理改變,但臨床症狀不明顯。很顯然,亞健康階段中心身互動作用促進著疾病的發生。如果從心理、行為、生活方式等多個環節採取干預措施,有可能阻斷亞健康向臨床疾病方向發展,使機體保持良好的狀態。
考點提示:亞健康狀態
第2節 病因學概述
病因學是研究疾病發生的原因和條件的科學。原因是指能引起某種疾病發生並決定疾病特異性的體內外因素,簡稱病因;條件是指在疾病原因作用機體的前提下,影響或促進疾病發生髮展的因素,包括通常所說的誘因。危險因素是指與疾病發生髮展關係密切的因素,目前難以確定其性質究竟屬於原因還是條件。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菸等被認為是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危險因素。
原因與條件引起疾病發生有某些特點:①一種疾病可以由一種病因或幾種病因共同作用引起;②同一種病因可能引起一種或幾種不同的疾病,如內毒素血症,既可引起休克,又可導致DIC的發生;③同一種因素,對一種疾病是原因,而對另一種疾病則為條件,如免疫功能缺陷是免疫缺陷病的原因,但對感染性疾病則屬於條件;④年齡、性別、遺傳、自然環境等因素往往是某些疾病發生的條件。
病因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①生物性因素;②物理性因素;③化學性因素;④營養性因素;⑤遺傳因素;⑥免疫因素;⑦心理、社會因素。病因的類型和致病特點歸納為表1-1。
表1-1 常見病因的類型和致病特點
類型病因致病特點
生物性 因素各種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細菌、病毒、螺旋體、支原體、立克次氏體、真菌、原蟲和蠕①病原體有一定的入侵門戶和定位②病原體必須與機體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疾病
蟲等)③病原體作用機體既改變了機體狀態,也改變了病原體本身
續表類型病因致病特點
物理性 因素
化學性 因素
營養因素
遺傳因素
免疫因素
心理、社 會因素
各種機械傷、溫度、電流、氣壓、電離輻射等
強酸、強鹼、有害氣體、化學毒物、農藥、藥物等
機體必需物質(糖、脂、蛋白質、水、氧、無機鹽、維生素、微量元素)
遺傳物質的改變(基因突變、染色體畸變)
免疫功能先天不足、後天低下、免疫缺陷、免疫功能異常
緊張、憂慮、抑鬱、怨恨、恐懼、失望等
①與疾病的發生有關,發展不起作用
②除射線外,潛伏期短或無潛伏期
③無明顯的組織、器官選擇性
④致病程度與作用強度、時間、部位有關
①與性質、劑量、作用時間有關
②除慢性中毒外,潛伏期短
③多數對機體作用部位有
選擇性缺乏或過多都可致病
①遺傳性疾病
②遺傳易感性
①變態反應
②免疫缺陷病
③自身免疫性疾病
④繼發感染、細胞癌變等
①應急性疾病
②變態人格
③身心疾病等
第3節 發病學概述
發病學是研究疾病發展規律的科學。每一種疾病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但不同疾病又存在著共同的基本規律,概括如下。
一、疾病過程中的損傷與抗損傷反應
致病因素作用機體引起損傷的同時,機體則調動各種防禦、代償功能來對抗致病因素及其引起的損傷。損傷與抗損傷反應貫穿疾病過程的始終,並影響著疾病的發展和轉歸。當損傷占優勢時,病情向惡化的方向發展,甚至造成死亡;反之,當抗損傷反應占優勢時,病情逐漸緩解,直至康復。如外傷性出血引起血壓下降,組織缺氧等損傷的同時,機體通過神經體液調節,引起外周血管收縮,心率加快,血凝加速等抗損傷反應,使回心血量和心輸出量增加,維持血壓和心、腦重要臟器的血液供給,同時起到減少出血和止血的目的。若損傷較輕,通過抗損傷反應和適當治療,機體便可康復;若損傷嚴重,抗損傷反應不足以對抗損傷引起的變化,又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導致創傷或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損傷與抗損傷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可互相轉化。上述血管收縮有抗損傷意義,但持續時間過長,便可加重組織缺氧,引起酸中毒及腎衰竭等病理過程,即原來的抗損傷反應轉變成為損傷因素。醫學實踐中,必須掌握疾病過程中損傷與抗損傷互相轉化的規律,才能對病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
二、疾病過程中的因果轉化
因果轉化是指初始病因作用下,機體發生的某些損傷性變化,原因、結果交替不已,形成鏈式的發展過程,推動著疾病的進一步發展。在此過程中,如果幾種變化互為因果,形成環式運動,而每循環一次使病情進一步惡化,稱為惡性循環,反之可稱為良勢螺旋(圖1-2)。
三、機體局部與全身相互影響
疾病過程中,任何組織、器官或系統病理變化,都是全身性反應的局部表現。局部病變通過神經、體液影響整體,而全身功能狀態又影響著局部病變的發展與轉歸。如大葉性肺炎,病變在肺,表現為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但同時也會出現寒戰、發熱、血液中白細胞增多,甚至引起中毒性休克等全身反應。表明消退,被損傷的組織、器官功能、代謝和形態結構得到完全修復。機體內外平衡協調,勞動力恢復。
2.不完全康復(好轉) 指病因及其引起的損傷得到控制,臨床主要症狀消退,受損組織細胞的形態和功能代謝未完全恢復,往往留下某些病變後遺症(如風濕性心內膜炎遺留的瓣膜病變等),只能通過代償來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動。
3.死亡 死亡是機體生命活動的終止,也是生命的必然規律。死亡分為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生理性死亡是指機體各器官的自然衰老所致,現實生活中自然死亡實屬罕見,病理性死亡是疾病進行性惡化的結局,包括傳統概念、腦死亡和猝死三種認識。
(1)傳統概念:認為死亡是一過程,一般經歷三個階段的變化。
1)瀕死期(臨終狀態):指死亡前的垂危狀態,患者腦幹以上的中樞神經處於抑制,各系統功能和代謝嚴重障礙。臨床主要表現為體溫下降、意識模糊或喪失、心跳減弱、血壓下降、呼吸不規則、反射遲鈍等。持續時間不一,可幾分鐘、幾小時或幾天。
2)臨床死亡期:指中樞抑制已達延髓以上。表現為心跳、呼吸停止,反射消失,但機體各組織細胞仍進行著微弱的代謝活動。如能及時搶救,患者有望復甦成功。
考點提示:死亡的概念及分期
圖1-2 大出血後的因果關係
局部病變可以影響整體,而白細胞增多又有利於肺部病變的消退,表明整體對局部的影響。正確認識局部與整體的相互關係對疾病的診治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4節 疾病的經過與轉歸
一、疾病的經過
絕大多數疾病都有一個發生、發展和轉歸過程。不同的疾病,其發展過程不盡相同。如急性傳染病其階段性比較明顯;而外傷等,其階段性區分不明顯。通常把疾病的發展過稱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潛伏期 指病因作用於機體到疾病最初症狀出現前的這一階段。此期患者沒有症狀,臨床上不易發現。不同的疾病,潛伏期時間長短不一,長者可達數月、數年;短者可無明顯的潛伏期。
2.前驅期 指疾病最初的症狀出現,到該疾病的主要症狀出現前的這一階段。雖然臨床出現症狀,如全身不適、乏力、頭痛、厭食等,但多無特異性,容易誤診。醫護人員需熟悉、重視此期特點,有助於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3.症狀明顯期 指疾病的主要症狀、典型症狀相繼出現的這一階段。臨床上常從此期的症狀和體徵作為診斷疾病的重要依據。
考點提示:疾病的經過與病因之間的關係
4.轉歸期 指疾病過程的最後階段,取決於損傷與抗損傷反應和是否得到及時、恰當的治療。
二、疾病的轉歸
1.完全康復(痊癒) 指病因被消除,症狀、體徵
(3)猝死:6小時或24小時內非暴力意外的突然死亡稱為猝死。
考點提示:判斷腦死亡的標準
小 結
疾病是損傷與抗損傷鬥爭的過程,沒有病因的損傷就無需機體抗損傷,所以無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病因包括外界因素、內部因素、自然環境和社會因素(即非內外因)。通常疾病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發展過程具有一定的共同規律,這是醫護疾病的基礎。
疾病的經過可分為潛伏期、前驅期、症狀明顯期和轉歸期。是多數疾病發生、發展的自然過程。疾病的結局最終包括康復和死亡兩種形式。
死亡是生命活動的終止。其過程可分為瀕死期、臨床死亡期和生物學死亡期三個階段。前兩階段是實施搶救、體現醫護水平及人道主義的關鍵時刻;後一階段是我國目前仍然執行的判定死亡的傳統標準。
一、名詞解釋
1.健康 2.疾病 3.腦死亡 4.屍斑
二、選擇題
1.疾病的發展取決於( )
A.病因的強度 B.是否有誘因存在
C.機體免疫功能的強弱D.損傷與抗損傷力量對比
E.遺傳因素
2.全腦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稱為( )
A.植物人狀態B.腦死亡
C.臨終狀態D.臨床死亡
E.生物學死亡
3.下列哪項不作為腦死亡的標準( )
A.自主呼吸停止B.心跳停止
C.腦電波消失D.顱神經反射消失
E.不可逆性昏迷
4.判斷不完全康復的依據是( )
A.病因消除B.症狀消退
C.功能恢復D.活動協調
E.體內遺留病變損傷過程
5.瀕死期表現為( )
A.心跳、呼吸停止
B.各種反射消失
C.意識模糊、反應遲鈍、血壓下降、呼吸不規則
D.腦血循環停止
E.機體難以復甦
三、簡答題
1.何為疾病的原因、條件?兩者有何聯繫?
2.什麼是疾病的因果轉化?試舉例說明?
3.腦死亡有何現實意義?
4.深秋初冬,氣候寒冷,易患感冒,為什麼?
(賀平澤)
第2章 細胞和組織的適應、損傷和修復
在刺激因子的作用和內外環境改變時,機體的細胞和組織的功能、形態會發生適應性改變,以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當刺激因子的數量、強度和持續時間過長,超出了細胞和組織的承受限度時,可發生損傷性的病理改變。細胞和組織的損傷分為可復性和不可復性兩類。機體具有較強的抗損傷功能,當細胞和組織由於損傷而造成缺損時,機體具有修補和恢復(修復)其結構和功能的能力。
正常細胞、適應細胞、損傷細胞呈現代謝、功能和結構上的連續性變化過程(圖2-1)。
圖2-1 正常、適應、可復性損傷和不可復性損傷的關係
第1節 細胞和組織的適應
適應是機體的細胞、組織或器官對於內外環境的各種刺激所作出的非損傷性的反應。適應在形態學上表現為萎縮、肥大、增生和化生。
考點提示:適應的四種形式
常伴有實質細胞的數目減少。組織、器官發育不全及未發育不屬於萎縮的範疇。
考點提示:萎縮的概念及其判斷標準
(一)原因和分類
萎縮分為生理性萎縮及病理性萎縮。
1.生理性萎縮 伴隨機體的發育、成熟、衰老,一些組織器官會萎縮退化。如幼兒階段動脈導管和臍血管的萎縮;青春期後胸腺萎縮;更年期子宮和卵巢的萎縮以及老年人腦、心、肝等器官的萎縮,即老年性萎縮,也屬於生理性萎縮(圖2-2)。
圖2-2 正常腦(左)與萎縮腦(右)
2.病理性萎縮 按其發生原因分為:
(1)營養不良性萎縮(圖2-3):全身營養不良性萎縮常見於惡性腫瘤晚期、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嚴重肺結核)、消化道梗阻、長期飢餓等;局部營養不良性萎縮常見於血液供應不足(如腦動脈粥樣硬化血管腔變窄引起的腦萎縮)。全身性萎縮最先萎縮的是脂肪,其次是肌肉、肝、腎、脾等,腦和心臟的萎縮出現較晚。
考點提示:全身性萎縮的次序
(2)壓迫性萎縮,組織和器官長期受壓導致萎縮,如尿路梗阻時腎盂積水壓迫腎實質引起的腎萎縮(圖2-4),腦積水壓迫腦實質引起的腦萎縮。
(3)失用性萎縮:肢體、器官、組織長期不活動,導致組織和細胞功能和代謝降低引起萎縮,如骨折後肢體長期不活動導致肌肉逐漸發生萎縮。
(4)神經性萎縮:見於腦和脊髓或神經損傷引起的肌肉萎縮,如脊髓灰質炎患者下肢的肌肉萎縮,麻風患者尺神經損傷引起所支配的肌肉萎縮(圖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