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天麻

疣天麻

疣天麻(學名:Gastrodia tuberculata F. Y. Liu et S. C. Chen)是蘭科天麻屬植物,植株高24-35厘米,根狀莖肥厚,塊莖狀,卵形或倒圓錐形,肉質,疏生疣狀突起,具較密的節,莖直立,近肉紅色,無綠葉,總狀花序長4-7厘米,花苞片披針形,花梗和子房長6-7毫米,均疏生疣狀突起;花近直立,扭轉,近斜卵狀圓筒形,。蒴果倒卵狀橢圓形,花果期3-4月。

常生長於海拔2000-2300米竹林下或林緣。分布於中國雲南中部(武定、祿勸、昆明、富民)。天麻具有醫藥用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疣天麻
  • 學名:Gastrodia tuberculata F. Y. Liu et S. C. Chen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微子目
  • 蘭科
  • 天麻屬
  • 保護級別:瀕危(EN),來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醫藥用途,化學成份,繁殖方式,塊莖,播種,種植技術,溫度,濕度,土壤,光照,選址,採種,病蟲防治,軟腐病,雜菌病,蠐螬和螻蛄,跳蟲,白蟻,介殼蟲,

形態特徵

植株高24-35厘米;根狀莖肥厚,塊莖狀,卵形或倒圓錐形,肉質,長3-6厘米,直徑1.5-2.8厘米,疏生疣狀突起,具較密的節,節上被小鱗片狀鞘。莖直立,近肉紅色,具白色縱條紋,無綠葉,下部具數枚鞘;鞘長7-12毫米。總狀花序長4-7厘米,疏生5-10朵花;花苞片披針形,長6-8毫米;花梗和子房長6-7毫米,均疏生疣狀突起;花近直立,扭轉,近白色而有青灰色條紋;萼片和花瓣合生成的花被筒長1.1-1.3厘米,寬5-6毫米,近斜卵狀圓筒形,頂端具5枚裂片,筒的基部向前方凸出;外輪裂片(萼片離生部分)近卵形或寬卵狀三角形,長2-2.5毫米,背面有不甚明顯的疣狀突起;內輪裂片(花瓣離生部分)寬卵形,長1-1. 5毫米;唇瓣貼生於蕊柱足末端和花被筒內壁上;貼生的爪部長1.5-2毫米,上面具2枚胼胝體;上部離生,三角狀卵形,不明顯的3裂,長6-8毫米,基部寬約4毫米,前部邊緣有不規則的齒缺,上面有4條具小疣的肉質縱脊自基部延伸至頂端;蕊柱長7-8毫米,頂端有2齒,有短的蕊柱足。蒴果倒卵狀橢圓形,長1.1-1.3厘米,寬6-7毫米。花果期3-4月。

生長環境

生長適生區的海拔高度範圍在600-2500米。垂直分布與氣候條件有關,高山地區的氣候特點是夏季冷涼多濕,冬季積雪厚,加之樹木繁茂,枯枝落葉層厚,地面覆蓋度大,天麻不易受凍害威脅。喜涼爽氣候、濕潤環境。以夏季溫度不超過25℃的涼爽條件和年降雨量1000-1600毫米、空氣相對濕度80%-90%、土壤含水量40%左右的濕潤條件,天麻生長良好。土壤濕度過大,塊莖易腐爛,土壤濕度過小,蜜環菌生長受到限制,影響天麻生長。天麻根葉退化,不能營光合作用,故天麻塊莖生長不需要光照,光照僅起供給熱量的作用,但對開花、結果、種子成熟有一定作用。喜生長於疏鬆的土壤中,需含有較多的腐殖質,透氣性良好,具有良好的土壤結構和排水性能。一般生長在微酸性土壤中,其酸鹼度pH值5-6。常生長於海拔2000-2300米竹林下或林緣。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雲南中部(武定、祿勸、昆明、富民)。

主要價值

醫藥用途

天麻具有息風、止痙、祛風除痹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各種肢體麻木、頭痛等症狀,是中醫治療大腦及神經系統疾病的常用藥物。
天麻對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不合適,天麻適合用於內風所致的頭暈。內風引起頭痛的三種類型:一、肝陽上亢型,表現症狀:頭痛頭暈同時出現;二、痰濁中阻,表現症狀:經常感覺頭偏沉;三、腎虛病人,表現症狀:頭痛頭暈同時伴有記憶力減退的症狀。天麻不可與御風草根同用,否則有令人腸結的危險。

化學成份

天麻中除己分得蔗糖外,又報導從天麻中分出三種雜多糖:GE-I,GE-II, GE-III,均為白色粉末,元素分析不含氮。三種雜多糖經水解和紙色譜分析主要為葡萄糖組成一: 製備乙醯衍生物進行氣相與已知單糖乙醯物比較和計算,結果得出三種多 糖的組成及克分子比是:GE-I組成是葡萄糖:甘露糖:木糖:阿拉伯糖=70: 1:0.5:0.3;GE-II是葡萄糖:甘露糖=19:1,GE-III是葡萄糖及微量 甘露糖。三種多糖均具有細胞免疫活性。
天麻屬中少數品種中9種酚性成分的含量:
天麻素
對羥基苯甲醇
對羥基苯甲醛,
3,4-二羥基苯甲醛
4,4-二羥基二苯基甲烷
4,4’-二經基二苄醚
對 羥基乙基醚
4-乙氧甲苯基-4’-羥基醚
三[4-(9-D-葡萄 吡喃糖基)-氧-節基]-檸檬酸酯。
測試結果表明,東北道化和雲南昭通產 的藥用天麻所含酚性成分基本上是一致的;原天麻中只檢出1,2,3,其中2和3是酚性成分中結構最簡單者,據測原天麻可能是天麻屬中的原始 類型,藥用天麻可能是進化類型,並與形態比較的植物分類學觀點很吻合。

繁殖方式

塊莖

冬栽或春栽。冬栽天麻接菌率高,生長快,時間在11月。春栽在3-4月。栽前要培養好菌床。適宜蜜環菌生長的樹種,常用殼斗科的青槓、槲櫟、栓皮櫟、毛栗等,以樹皮厚、本質堅硬、耐腐性強的闊葉樹為好。將選好的木材鋸成40-50厘米長的木棒,樹皮砍成魚鱗口。在選好的地塊,於栽前2-3個月,挖深25-30厘米、寬60厘米、長度據地形而定的窖。窖底鬆土整平,鋪放一層乾樹葉或腐殖質土,用處理好的新木棒與帶蜜環菌的木材(俗稱菌材)間隔擺1層,相鄰二棒間的距離為6-7厘米,中間可夾些闊葉樹的樹枝,用腐殖質土填實空隙,以防雜菌污染,再覆土3~4厘米。同法擺第二層,上覆土10厘米。保持窖內濕潤,上蓋雜草遮蔭降溫保濕使蜜環菌正常生長,即成菌床。選無病斑、無凍害、不腐爛的塊莖作種栽,大小分開,分別栽培。栽植時,把種麻平行擺放在菌棒間的溝內,緊靠菌棒,用腐殖質土填平空隙,再蓋上3厘米,以不見底層菌材為宜。同法栽第二層,最後蓋上10-15厘米,上蓋一層樹葉雜草,保持土壤濕潤,越冬期間加厚覆土層,以防凍害。
疣天麻

播種

選擇重100克以上的箭麻,隨采隨栽,抽薹時要防止陽光照射,開花時要進行人工授粉。授粉時間可選晴天10時左右,待藥帽蓋邊緣微現花時進行。授粉後用塑膠袋套住果穗,當下部果實有少量種子散出時,由下而上隨熟隨收。由於天麻種子壽命短,採下的蒴果應及時播種。播種時,將菌床上層菌材取出,扒出下層菌材上的土,將枯落潮濕的樹葉,撒在下層菌材上,稍壓平,將種子均勻撒在樹葉上,上蓋一薄層潮濕落葉,再播第二層種子,覆土3厘米,再蓋一層潮濕樹葉,放入土層菌材,最後覆土10-15厘米。如每窖10根菌材可播蒴果8-10個,每個蒴果約有3萬粒種子,種植得當,第二年秋可收到一部分箭麻、白麻、子麻和大量的米麻,可作為塊莖繁殖的種栽。
種子採收後,立即挖開已培養好的菌床,揭去上層菌棒,將下層菌棒之間縫中的土壤鏟掉,在兩棒之間墊入一薄層(壓實後0.5厘米厚)潮濕的殼斗科樹種的樹葉,將種子從果中抖出,輕輕撒在樹葉上。撒時手應緊貼樹葉,防止風吹走種子,大風天不能播種,最後將果皮也一塊播入菌床,填土後播種上層。如果用大坑培養的菌材伴播,或菌床中蜜環菌生長旺盛,也可將下層菌棒也揭起,墊樹葉和細碎樹枝後撤入種子,將原菌棒按原來的擺放方法放入菌床,然後蓋一薄層土壤,以填好棒間縫隙並與棒平為合適,在土壤上再墊一層樹葉,用同法播種上層,最後覆土10厘米左右,播種穴頂再蓋一層樹葉要保持土壤中的濕度。細碎樹枝也是萌發菌及蜜環菌很好的培養物,播種時將新鮮幼嫩的樹枝條切成5-10厘米長的小枝段,撒在樹葉層上,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種植技術

溫度

天麻地莖地溫14℃左右開始萌發,20-25℃生長最快,30℃以上停止生長,14℃以下處於休眠,一年之內整個生長季節總積溫3800℃左右。炎熱的夏季天麻生長的土層溫度持續超過30℃,蜜環菌和天麻的生長受抑制,影響天麻產量,因此在低海拔地區栽培天麻,夏季高溫季節應採取降溫措施。天麻耐寒能力較強,地溫在-3℃以下可正常越冬,但塊莖暴露在空氣中,同樣低溫天麻會遭受侵害。天麻種子在15-28℃都能發芽,但萌發的最適溫度為20-25℃,超過30℃種子發芽受到抑制。

濕度

土壤的水分對天麻的生長發育也至關重要,適合天麻生長的土壤水分一般在40-60%為宜,但實踐證明稍偏濕一些較好,偏濕麻色白嫩,偏乾則發黃,可水分不宜過多,過多則易發生爛麻,雨水多時栽培地要注意排水,天旱時要注意適時澆水。

土壤

天麻栽培最好是pH值為5-6的沙壤土,粘土、石礫土都不行,沙子以中粗沙較好,太細,太粗都不好。土壤既要疏鬆透氣,又能保持一定濕度。

光照

整個天麻生長過程中,不需要光線,但陽光的有無、多少,對天麻生長都有一定的影響,可提高地溫。但陽光直射,容易使地溫升高,加快土壤水分蒸發,高溫乾旱同樣不利天麻生長,因此,野外栽培天麻夏季一定要遮蔭,遮蔭的多少,視地溫而定。

選址

地形和地勢對天麻生長影響也很大,栽培天麻時應注意選擇。高山區溫度低,生長季節短,應選擇陽山,低山區夏季溫度高,雨水少,應選擇濕度較高溫度較低的陰山,中山區就應選擇半陰半陽山。在坡度為5-10度慢坡地或溝谷地野生天麻較多,這些地方的小氣候及肥沃深厚的腐殖層,都有利於天麻的生長。在山脊及大森林深處天麻分布較少,人工栽培時也應選擇有一定坡度的地方,尤其是雨水多的地區,更應考慮到排水。

採種

打尖:天麻頂端幾個花朵,結的果實很小,種子量少也不飽滿,故應在現蕾後,將其頂部2-3個花蕾打掉,可減少養分消耗。這樣,結的果實飽滿,可提高種子產量。
授粉:在自然條件下,天麻靠昆蟲授粉,人工培育種子,尤其在室內育種,必須進行人工授粉。方法是左手捏住剛開放的花朵,右手拿小攝子或針伸入花筒內,將唇瓣壓平展,或輕輕拿掉唇瓣,以便利於授粉。從另一株天麻的花朵內攝取冠狀雄蕊,放在被授粉花筒內的匙形柱頭區,移放時,花粉粒一端應靠緊柱頭,使花粉粘著在柱頭上,在自然條件下,如看到柱頭上已有花粉,即為昆蟲已傳粉,不必再作人工授粉。
採收種子:一般授粉後20天種子成熟,觀察果實縱縫線突起,但還未開裂,或用手指輕捏果實,如已變軟,即為最適宜的採收期。採收時,可將其上下5、6個果子採下,裝入紙袋備用。果實採收順序是從果穗下端開始,逐漸向上依次採收。
種子的保管及運輸:種子採收後應及時播種,但有特殊情況時,應將未脫粒果子裝入玻璃容器內保存在低溫(2-3℃)條件下。有條件的應放在冰櫃內。在1個月之內仍有近50%的種子可以發芽。

病蟲防治

軟腐病

病狀:發生軟腐爛病的塊莖,皮部萎黃、中心組織腐爛,掰開莖,內部變成異臭稀漿狀,有的組織內部充滿黃白色或棕紅色的蜜環菌菌絲,嚴重時整窖腐爛。⑵發生原因:栽培場地選擇不當,採用鹼性土壤栽培導致失敗。長期處於高溫環境,種麻在貯運過程中受陽光直射,或在27℃以上的環境下時間過長,或受浸泡等;栽培穴受27℃以上高溫或70%以上高濕的影響
防治方法:嚴格選擇菌材和菌床,栽培場地要選擇偏酸的沙質土地;嚴格挑選種麻,選擇無病蟲危害、健壯,沒有受高溫高濕危害的箭麻做種;嚴格田間管理,控制適宜的溫度和濕度,避免穴內長期積水或乾旱。

雜菌病

危害天麻及菌材最嚴重的是和蜜環菌同類的其它擔子菌,菌絲及菌索類似蜜環菌,但菌索扁圓,沒有發光特性,腐生於菌材上,與蜜環菌爭奪營養,抑制蜜環菌的生長。防治方法:選擇培養場地時,一定要選擇環境中雜菌較少,不帶菌或帶菌少的生荒地;選擇優良的蜜環菌菌種,加大菌種用量,造成蜜環菌的生長優勢,以抑制雜菌的生長繁殖;培菌和栽培場地要挖好排水溝;及時滅菌。如在培養過程中發現有雜菌,要及時採取防治措施。

蠐螬和螻蛄

100平方米內用90%敵百蟲或50%的辛硫磷0.15公斤加少量水稀釋,拌細土10-15公斤製成毒土撒施。

跳蟲

跳蟲體形小,色白,一般以較高的濕度為生存條件,20-25℃最活躍,一年可繁殖6-7代。主要咬食菌棒皮層內的菌膜,也吃食天麻塊莖,使天麻塊莖出現壞洞。在發生盛期可用1:800-1000倍的敵敵畏或0.1%魚藤精噴施或澆灌,或用4片/平方米磷化鋁熏殺。

白蟻

白蟻除危害菌材外,還蛀食天麻原球莖及塊莖,在危害盛期可用滅蟻粉毒殺。

介殼蟲

主要是粉蚧危害天麻塊莖。一般由菌材、新材等樹木帶入窖內。危害後天麻長勢減弱,品質降低。如發生危害,應將此穴天麻及時翻挖,全部加工成商品麻出售,嚴禁留種,並將此穴菌材焚燒,以防蔓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