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山寺

疊山寺

疊山寺:位於湖北陽新興國鎮富川門外(富河下游300米處)。原為宋謝枋得讀書處,後建疊山祠,人稱其地為謝公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疊山寺
  • 出土地點:湖北省陽新縣興國鎮富川門外
  • 所屬年代:宋朝
  • 前身:疊山書院
  • 古代行政歸屬:江南西道興國軍永興縣
簡介,歷史,名人詩詞,疊山祠碑記,黃澄——去日遺疊山祠碑記:,楚興國重建宋謝疊山先生祠記:,疊山祠產業,

簡介

疊山寺:位於湖北陽新興國鎮富川門外。原為宋謝枋得讀書處,後建疊山祠,人稱其地為謝公墩。明弘治十二年(1499)知州胡瀛遷祠於學宮北,又遷於學宮東;嘉靖十九年(1540)知州吳希賢改建,萬曆四年(1576)知州楊士元拓廣其地為疊山書院,並親為講授、課士,來學者日眾。清順治十一年(1654)訓導魏師段修。雍正六年(1728)知州黃澄、學正王升、訓導杜世英等修。乾隆二十三年(1758)學正諶潮、訓導鄧鵬等修。道光二十七年(1847)訓導張寶鎰、州人易文蔚等修。鹹豐十一年(1861)毀於兵。同治十年(1871)州人陳光亨等重修。光緒四年(1878)知州李輈捐廉聘國子監博士、五品卿萬斛泉主講,重點講授朱、程理學,1883年湖北總督塗宗贏捐銀5000兩,購經史子集157部,院有學田50畝、莊屋2處、鋪屋5處,以田租房租作辦學基金。
陽新縣宗教大全摘錄陽新縣宗教大全摘錄

歷史

從縣城出富川門,沿富河向東走,不到三百米,就有一座大土墩,墩下為巨岩組成,直伸河中。墩上有祠,名“疊山祠”,為紀念南宋義臣又是詩人的謝枋得(1226—1289,字尹直,號疊山)而建。謝枋得於景定甲子(公元1264年)以忤賈似道,安置興國軍,因蘇東坡《宿石田驛》詩有“溪上青山三百疊”句,遂號疊山,築室於此,聚徒講學,後人名其地為謝公墩。
謝逝世後,州人念其忠,就其舊居改建祠以祀之。弘治十二年己未(1499年),知州胡灜徒祠於學宮北,再徒學東。嘉靖十九年庚子(1540年),知州吳希賢改建故址。萬曆四年丙子(1576年),知州楊士元廣其地開書院,買祭田五十畝,其糧四十里公攤。順治十三年丙申(1656年),訓導魏師段重修(有記)。後田飽私槖。康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年),知州高夢龍查券,按畝清丈存田四石六斗,莊房一所,屋側地大小十塊,載稞壹兩二錢,屋門前荒田大小二邱,屋後柴山一面;田分二處,在銀山南麓,一處二石八斗,一處壹石八斗。雍正六年(1728年),知州黃澄、學正王升、訓導杜世英率諸生重建。乾隆二十三年戊寅(1758年),楹壁蟻腐,學正諶潮同訓導鄧鵬暨齋長生員,易以磚石,修祠前墈以防水患,高七尺長十丈。二十七年壬午(1762年),續買民地,加修前墈,高一丈一尺,長一十六丈,後祠塌於水。道光二十七年丁未(1847),訓導張寶鎰,集紳士易文蔚等重建。鹹豐十一年辛酉(1861年),毀於兵。同治十年辛未(1871年),四品卿銜陳光亨暨生員陳寶善、李輝斗、佘以埈等籌費重建。光緒四年(戊寅1878年),知州李輈捐廉,聘處士萬斛泉主講,並連年捐給肄業生童膏火(膏火:猶今言生活費。膏指食,火指住與用),始立課程,而勵實學。八年拔捐錢二千串文發典,每月一分生息,以一半作院長修脯,一半作肄業生童膏火。光緒九年(癸未1883年),湖廣總督塗宗灜捐銀五千兩,札興國州知州宋熙曾具領,一併發典生息,為州中疊山書院添補修脯膏火之費,只準用息,不準動本,亦不得將本息挪作他款支用;並在江南購得((史記))諸書及湖北官書處所刊經史子集,共一百五十七部,發交疊山書院收存,以備肄業生童誦讀,俾廣見識;另片奏允在案,經州紳以銀易錢八千串文,存典,每月一分生息,由管院諸生支息開消。
當謝公在世時,就辟有簡陋書院,從遊學生,朝乾夕惕,苦學苦練;院外墩上,夕陽斜照。謝公課餘之暇,放竿垂釣。傍晚,墩旁高桿上,船會每晚派人懸一紅燈籠。入夜,燈光四射,河下來往舟楫,均以此為”航標,故有興國州古八景之一“謝墩夕照”之稱。此祠已毀於軍炮火。這是我們陽新歷史上最有名的書院。

名人詩詞

吳囯倫——疊山祠
古祠依鷺渚,疎柳過漁舟。
不是名賢寓,誰知水郭幽。
樹杪千峰躍,城頭二水環。
當年讀書處,不忝是東山。
吳振緒——謝墩夕照
河州直出水環中,萬景煙波倒影空。
三面山光分上下,半山日色隔西東。
殘霞乍映千門紫,落彩輕余兩岸紅。
獨惜謝公蹤跡杳,有懷薄暮欲臨風。
李應明——謝墩夕照
西山銜落日,倒影謝公樓。
四顧煙光斂,一望暮紫收。
魯戈揮不返,虞劍指空躊。
棲鳥歸林急,忠魂萬古幽。
(清)盧秀——疊山祠
為問謫居日,何如賣卜年。
左官猶有托,晦跡己難全。
衣履尊先輩,文章軌後賢。
野祠今寂寞,何幸在南天。

疊山祠碑記

黃澄——去日遺疊山祠碑記:

先生弋陽人(江西廣信弋陽人),天資敏邁,博學,為文章有奇氣,風岸孤峭,不能與世浮沈。舉進士,仕理宗朝,教授建寧府。明目張胆摘賈似道奸,發策試,宣城、建康等郡漕使陸景思上其稿,景定甲子(1264年)遂竄置興國軍,天下號為風漢。先生來,愛郡南百疊,自號疊山,築室于軍之東湄。開講堂,士林蠁集,慨然以植世教、立民彝為任,刮劘頑鈍,集(詩)傳註疏,文章軌範,豈惟甄陶一邑,百世仰高山焉。
恭宗德祐(南宋恭宗德祐年號僅一年,即1275年)起監司,士大夫裂一壞祠之,公以山自予,後人以墩予公,至今山亦稱名,墩亦姓謝。弘治二年己酉(1489年),郡守胡贏徏詞於學宮北,再徏學東。自嘉靖十九年庚子(1540年),郡守吳希賢徒故址。萬曆四年丙子(1576年)郡守楊士元修、順治十三年丙申(1656年)司訓魏師段修。距今百九十餘年,土弱水驕,涯岸如蕉剝,漸成谷,公祠且折一楹入河矣。
康熙辛丑(1721年),余來視州篆,率諸生謁先生祠,立敗瓦殘礫中,悚息一拜,不敢仰視。肅余入後閣,四壁凌空,瓦棱參差,不蔽椽煙,且荒居民塞以草具。諸生曰:“居無守”,余曰“國無人”。先是,萬曆楊買祠祭田五十五畝,歷飽中槖。前郡守高夢龍得原劵,釐清積弊,實存今田四石六斗、莊二所,地稞一兩,山一面給佃人薪,歲計出入,以印簿學校掌之。自是發會計,得所余貲若干,諸紳士賞所糾貲若干,翼以清俸,新故閣。期年,閣成,通計金若干,擇日妥先生像,故址則環一堵焉,門之庭且徑矣。雍正七年己酉(1729),余奉調改浙分府。去之日,祖道於祠,吾揖諸紳士而言曰:“凡吾所以為此者,以先生之大有造於茲邑也。先生仁且勇,孝且忠,前則劉忠齋門下丙辰一忠實老門生,後則江西招諭使。知信州、亡宋一逃逋臣。觀其驛樓給卜,從容就義,今學士猶侈談之,而卻聘數書,每澘然以九十三歲老母為念,其與程雪樓云:“君子取人,先觀大節。”嗚呼!士品蔑以加矣。余謂學先生者,當從大節始,請以此為多士別,兼為祠志不朽。董事生員朱士經、石泰臨、明如漢、盧斯為、王朝盛、張裔靖。

楚興國重建宋謝疊山先生祠記:

興國舊有疊山先生祠,在富川門外,何時何處祠廢,遺其址名曰謝公墩。宏治間,郡首胡公瀛改建學宮之北,尋亦傾圮。嘉靖庚子(公元1540年)予承乏興州,一日出東間,經所謂謝公墩者,慨然思賢哲之風爰,出帑金增築遺址,搆宇復祠事。州人鹹喜,趣役乃落成,設先生神主而尸祝之僉曰;太守宜自記,其事謹按郡志,先生姓謝氏、諱枋得、字君直,英爽豪邁,平生以忠義自許,可寳佑間,舉進士,授參軍不就,江東師吳潛辟屬結磽,撫信三州義兵,扞保一方,五年主建康漕,試摘賈似道,獘政策,諸生有天心,忿地氣、愛民心、籬人才,壞國有亡澄等,語並拯剴切坐,誣謗、追奪兩官,謫居興國軍。鹹淳中,赦歸弋陽,據先生首尾在興國,若此夫先生覊寓人耳。孤宗托跡,七八年間,無人民之寄政,教之施去而州人,思之即死而爼豆之,然則親見之時,何如也,先生以身殉宋,從容就義,載在國史可考也。乃其夫人偕二子,不出於義逮,二弟三侄一女、二婢鹹死獄中,兄君瑀在九江,又以不屈死,一門節義凜然。先生家庭所漸劘,可知也,然則所以感孚,興國又可知也。自古誰無死,死而如生,名於人心,顯其秩詞,炳如日星,千古如一時者,先生以之先生何,何私於興國,興國之人百世之下,何有如先生哉。秉彝好德之心,無古今一焉耳。吾固表而出之,以最夫人臣之懷忠義者,雖然自有先生以來,來官興國者何啻,什百莫不知,先生之當祀祠之廢,又不知其當復興,然而素所樹蓄與天壤同獘,可接跡先生者,未之概見也。豈仰止之義未問,與夫思其人而志意興焉,感其風而頑懦立焉,吾有望於來官此邦者,雖然自有先生以來,生生育育興國之封壤,又何止稊億,莫不知先生之當祀祠之廢,又莫不知其當復與,然而素所積累,上探孔孟,下參濂洛,不負人家國有如先生者,未之概見也。豈繼述之道未講與夫先生之心,即邦人之心,邦人之心,要之千古聖賢之心也。吾將有望於邦人之稽古志學者是役也。經始於嘉靖壬寅(公元1542年)秋,訖工於癸卯孟冬望日,祠氏若千楹,前有拜亭,垣壁周匝,合以大門榜之曰;謝疊山文節公祠,寮悴黃臣蔡君日濟鹹有贊勷焉。屬工給餉則吏目李尚德、鄉老劉本端、宋興榮也。
大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癸卯)十一月朔日 知興國州事宣城吳希賢記

疊山祠產業

一、銀山南麓田四石六斗,一處二石八斗,一處一石八斗,歲納租谷五十九石九斗九升八合。
二、余文藻捐田一石、冊米七斗三升。(在宣化坊二甲景山柱完納)歲納租谷一十五石。
三、發典生息錢二千串文,每月一分生息,按季取收。又發典生息錢八千串文,每月一分生息,按季取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