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概況
全鎮總面積95.65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3325畝,其中水田6655畝,旱地6670畝,有林地79677.8畝,森林覆蓋率61.8%。
歷史沿革
畹町是
傣語“太陽當頂的地方”之意,畹町見之於典籍,可追溯到漢代。明清分屬勐卯安撫司和遮放副宣撫司。民國初沿之。1932年(民國21年)置畹町鎮,隸屬潞西設治局。
1938年(民國27年)8月31日滇緬公路全線通車後,畹町成為中國西南重要的國際交通要道,雲南省警務處在畹町設警察局。警察局為畹町的最高行政機關,屬
雲南省警務處直管。1948年(民國37年)畹町警察局改為國際警察局。
1950年4月29日,畹町和平解放。
1952年12月6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務院批准,畹町鎮升格為縣級鎮,受保山專員公署領導。
1953年改屬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
1954年2月成立畹町鎮人民政府。1958年至1966年先後將瑞麗縣混板鄉劃歸畹町鎮,將潞西縣的戛中鄉及新民鄉的9個村寨劃歸畹町鎮。
1985年1月3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畹町鎮建立畹町市,直屬德宏州。
1992年6月9日,國務院批准畹町市為沿邊開放城市;同年9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經濟合作區。
1999年1月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畹町市,將其行政區域併入
瑞麗市;2005年10月,雲南省政府正式批覆同意瑞麗市行政區劃調整方案,撤銷芒棒鄉和混板鄉,其行政區域併入城關鎮,並將行政區劃調整後的城關鎮更名為畹町鎮,新設立的畹町鎮為副縣級鎮,管轄原城關鎮、芒棒鄉和混板鄉管轄的行政區域範圍,鎮政府駐原城關鎮政府駐地。
行政區劃
2006年,畹町鎮下轄芒棒、新合、混板三個村委會,16個村民小組(芒棒、芒另、迴環、回龍、弄弄、廣董、南帕冷、團結、和平、混板、弄片、索陽、芒滿、法坡、華俄、立新)以及民主街、建設路、和平和國防街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自然地理
畹町鎮位於東經97°58′至98.10′,北緯24.02′至24.08′之間。最高海拔1675米,最低海拔778米,城區海拔830米。
氣候屬南亞熱帶山地濕潤季風氣候。全年分為旱、雨兩季,乾、濕分明;雨熱同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終年無霜,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552.4毫米,5月至10月為雨季,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5.9%。一月平均氣溫12.9℃,七月平均氣溫22.7℃,平均氣溫19.7℃;最高氣溫36℃,最低氣溫1.2℃。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時數為2343.4小時。年均氣溫21℃,年均相對濕度為79%。
畹町鎮地處熱區,土壤肥沃,質地較好,適宜於各種植物生長,境內山川縱橫,森林茂密,野生動物種類繁多;鎮內主要河流有南畹河、南街河、南道河、電站大溝;日照時間長、濕度大,基本無霜,四季常春,為畹町鎮農、林、牧、漁業發展提供了較為有利的條件。
資源優勢,畹町鎮地處熱區,屬南亞熱帶山地濕潤季風氣候,土壤肥沃,土壤質地較好,適宜於各種植物生長,境內山川縱橫,森林茂密,野生動物種類繁多;鄉內主要河流有南畹河,電站大溝;全年分為旱、雨兩季,年均氣溫21℃。
人文地理
畹町是一座袖珍的歷史名鎮,居住著漢、傣、德昂、景頗等民族,是一個多民族聚居鄉鎮。
傣族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一世紀,漢文史籍中就有傣族先民的記載。漢晉時稱之為“滇越”、“撣”,唐代稱“
金齒”、“
茫蠻”、“繡面蠻”等,元明時期沿稱“白衣”或“百夷”,清代及民國時期多稱“擺夷”。本民族自稱“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按照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傣族”。
景頗族起源於中國古代康藏高原的氐羌部落,後沿
金沙江、怒江逐步南遷至今年雲南德宏等地山區。1942年,今畹町轄區內始有景頗族遷至居住。主要集聚於畹町鎮芒棒村委會下屬弄弄村民小組和廣董村民小組,共521人,其餘零星分布於各個村民小組農場及城區。
漢晉時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420年),今德宏一帶居住著的“濮人”即為德昂等族的先民。德昂族原稱崩龍族,自稱分為“布列”、“燒買”、“饒景”等支系,1985年9月,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經國務院批准統一改稱為德昂族。畹町德昂族以“燒買”支居多。至今,畹町鎮有迴環村民小組、芒另村民小組、芒棒村民小組、華我村民小組等4個
德昂族、傣族雜居村寨。其中,迴環村民小組被國務院列為邊疆較少民族村寨。
人口民族
2006年畹町鎮總戶數3552戶,總人口11028人。主要民族以漢族、傣族、景頗族、德昂族為主。其中:漢族5583人,傣族3899人,景頗族700人,德昂族389人,其他民族457人,傣族主要集中在混板、芒棒村委會,漢族主要分布在新合村委會和回龍、立新村民小組,景頗族主要分布在弄弄、廣董村民小組、德昂族主要以迴環村民小組為主,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的邊境鎮。農村(農業)人口5758人,占總數的52.21%;城鎮人口5270人,占47.79%。農村人口自然增長率9‰。
2006年畹町鎮總戶數3552戶,總人口11028人。主要民族以傣族、漢族、景頗族、德昂族為主。
2006年,畹町鎮下轄芒棒、新合、混板三個村委會,16個村民小組(芒棒、芒另、迴環、回龍、弄弄、廣董、南怕冷、團結、和平、混板、弄片、索陽、芒滿、法坡、華俄、立新)和民主街、建設路、和平和國防街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總人口19144人(2017)。
文化教育
20 世紀40年代末,現畹町轄區的村寨沒有一所學校,沒有一個讀書人。畹町鎮區也只有一所簡陋的私立國小,兩位先生教書,23 個學生。1952 年畹町鎮區有了第一所公立國小,4 個班 , 在校生 107 人。 1954 年 2 月中央政務院批准設立縣級畹町鎮人民政府,為全國唯一的縣級鎮 , 隸屬德宏州。 1985 年 1 月 31 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鎮設市,1992 年 5 月被列為國家沿邊對外開放城市。畹町成為大西南通往東南亞的重要口岸,經濟的繁榮 , 促進了文化教育的發展。畹町是雲南省首批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縣(市)之一,是首批實現實驗教學普及縣之一。
特色產業
畹町鎮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二、三產業等,產品主要銷售往區內。2007年全鎮主產業銷售總收入207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8.04%。
我鎮目前正在發展甘蔗、橡膠、蔬菜、養殖等為特色的產業。探索建立口岸服務型農業,是畹町經濟發展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措施。圍繞邊境口岸園林城市和雲南畹町邊境工業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做強做大口岸服務型農業。把口岸服務型農業發展與畹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緊密結合起來,使畹町口岸服務型農業成為既能為城鄉居民提供所需蔬菜、瓜果、肉禽、蛋奶等農副產品,又能保護生態環境,增加城市園林綠化,為邊境口岸城市增添獨特景觀的綠色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畹町鎮已實現水、電、路、電話、電視等五通,區主道有路燈。全鎮有16個村民小組通自來水,通電,有三個村委會未通有線電視,靠地面衛星電視收看電視節目。全鎮擁有電視機戶數1451戶,占全鎮總戶數的97.1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戶數1374戶。
全鎮主道路為柏油路;鎮政府駐地距離最近的車站0.4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2公里。全鎮共擁有拖拉機503輛。全鎮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828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40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9畝。
到2007年底,全鎮建有沼氣池農戶28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36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1戶。
全鎮有小沙河9條,主要河流是畹町河,是畹町農田灌溉的主要水源,畹町河全長26公里,河床較陡,彎曲迂迴。目前該河大部分河堤已進行了改造,但還需要進行完善。
資源環境
由於畹町地處低緯高原,緊靠北回歸線附近,太陽投射角度大、輻射量多,所以地面吸收的熱量資源豐富;又由於山脈地形走向正處於西南暖濕氣流迎風坡上,雨量充沛,因而按全國氣候分類標準,畹町屬於南亞熱帶山區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7℃,年降雨量1522.4毫米。水資源年平均流量12-15立方米/秒。野生動物:野生動物有野豬、麂子、果子狸、眼鏡蛇等;禽類有
老鷹、鷺鷥、秧雞、
麻雀等;魚類有
白魚、
沙鰍等;農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等;經濟作物甘蔗、油菜、茶葉、毛葉棗、檸檬、橡膠等;常用的用材樹種有鐵刀木、柚木、竹類等。
社會保障
該鎮現有19144人(2017)。該鎮以傣族漢族為主(是傣、漢族混居地),其中傣族3369人,漢族1308人,德昂族467人,景頗族562人。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62人,占人口總數的4.6%;參加醫療互助保險的5489人,參合率95.3%;享受低保172 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及鎮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