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玉陽書院

玉陽書院位於湖北當陽。玉陽山原有四賢堂,明末毀,清康熙十七年(1678)知縣俞廷瑞募資移建於南門內,名回峰書院。有頭門3間,門內左右廂房各一,儀門3間,左右齋房各三;講堂3間,名“麗澤”,上有文昌閣,左右夾房各一;堂後為宅門,門內有左右書房各三;後堂3間,名“主敬”,上有書樓。規模略備。提倡“敦實學,勿以雕蟲為絕業,勿以誠意正心為迂讀”。後漸圮。乾隆十六年(1751)教諭方璲、典史王廷相重修。稍復舊觀。三十四年知縣苗肇岱修,劃撥閒田及義捐田共568畝,以其租為豆修膏火之資。道光十六年(1836)知縣王朝枬重修書樓3間。鹹豐十年(1880)知縣任道鎔改租銀為租錢,酌定章程,就中撥出義學修金之資。同治四年(1865)知縣阮恩光籌資1800緡,發典生息,作為以後增置田產之資,改名“玉陽”。光緒三十年(1904)改為高等國小堂。

玉陽書院位於湖北當陽。玉陽山原有四賢堂,明末毀,清康熙十七年(1678)知縣俞廷瑞募資移建於南門內,名回峰書院。有頭門3間,門內左右廂房各一,儀門3間,左右齋房各三;講堂3間,名“麗澤”,上有文昌閣,左右夾房各一;堂後為宅門,門內有左右書房各三;後堂3間,名“主敬”,上有書樓。規模略備。提倡“敦實學,勿以雕蟲為絕業,勿以誠意正心為迂讀”。後漸圮。乾隆十六年(1751)教諭方璲、典史王廷相重修。稍復舊觀。三十四年知縣苗肇岱修,劃撥閒田及義捐田共568畝,以其租為豆修膏火之資。道光十六年(1836)知縣王朝枬重修書樓3間。鹹豐十年(1880)知縣任道鎔改租銀為租錢,酌定章程,就中撥出義學修金之資。同治四年(1865)知縣阮恩光籌資1800緡,發典生息,作為以後增置田產之資,改名“玉陽”。光緒三十年(1904)改為高等國小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