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多糖特異性肝靶向的分子機理研究

當歸多糖特異性肝靶向的分子機理研究

《當歸多糖特異性肝靶向的分子機理研究》是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由王凱平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當歸多糖特異性肝靶向的分子機理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凱平
  • 依託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當歸是我國傳統醫學補血活血要藥。根據肝調氣,氣機暢達則脾胃化生血液正常的中醫理論推測,當歸治療貧血的藥理機制中,除了作用於造血系統的生血作用,也有作用於肝臟的補肝益氣功效。本課題組在研究當歸多糖及當歸多糖鐵複合物的最新藥理活性中發現,當歸多糖對肝臟有很強的親和力,具有潛在的肝靶向活性。若進一步研究當歸多糖特異性肝靶向的具體分子機制,將為證實當歸通過肝臟而發揮各種藥理活性的中醫理論提供實驗依據,為植物多糖肝靶向作用提供新的理論支持和研究基礎。本課題擬提取地道藥材岷縣當歸中的當歸多糖,按照不同分子量段進行分離純化,同時採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及波譜檢測技術,研究不同分子量段當歸多糖與肝細胞表面不同受體的結合活性同它們各自結構特徵的相關性,闡明當歸多糖通過受體特異性結合達到主動肝靶向的分子作用機理。為把同時具有肝靶向以及肝病防治作用的生物活性大分子開發成肝靶向給藥系統載體提供研究基礎。

結題摘要

本課題組在前期實驗中發現當歸多糖抑制鐵負性調節因子hepcidin在肝臟中的表達,推測當歸多糖對肝臟有很強的親和力。本課題以岷縣當歸飲片為原料,按照不同分子量段進行分離純化,進一步研究當歸多糖特異性肝靶向的分子機制。 將當歸多糖ASP1經異硫氰酸螢光素(FITC)標記,得到螢光強度較高、穩定性良好且適用於後續體內外特異性肝靶向研究的螢光物質(FA)。建立生物樣品中ASP1含量測定方法,ASP1在各生物樣品中的定量下限為0.20 μg/mL,在0.25~20.00 μg/mL範圍內濃度與峰面積呈良好的線性關係,r2﹥0.9990。測定0.5 μg/mL、2.5 μg/mL和25.0 μg/mL三種不同濃度樣品的回收率和精密度,測得回收率在91.98%~114.20%之間,精密度相對標準偏差符合要求。 參考ASP1在大鼠體內的藥代動力學和組織分布,測定ASP1的藥時曲線和藥代動力學參數,確定ASP1尾靜脈給藥後在大鼠體內的組織分布取樣時間點為30 min、60 min和120 min。給藥120 min後,血液中ASP1濃度降至Cmax的1/60以下,此時ASP1在血液和各組織中濃度由高到低依次為肝≫血液>腸>心>脾>肺>胃>腎>腦,肝臟中ASP1的濃度高出其它組織中濃度的30倍以上,充分說明ASP1具有很強的特異性肝靶向作用。 已有的文獻報導,葡聚糖(dextran)是甘露糖受體的一種配體,對其進行FITC螢光標記,標記產物命名為FD。採用兩步灌流法提取分離大鼠肝實質細胞和非實質細胞,比較FA與FD各自在不同肝細胞中的分布,肝實質細胞對FA的攝入量占肝總細胞對FA攝入的93.2%,而肝實質細胞對FD的攝入量占肝總細胞對FD攝入的43.1%。實驗結果可知FA主要被肝實質細胞攝入,肝臟組織切片的螢光顯微鏡觀測也證實這一結論。 在當歸多糖ASP1體外靶向實驗中,靶向率隨著ASP1濃度遞增而加大,50 μg/mL、100 μg/mL和200 μg/mL劑量組的靶向率分別為73.93%、94.83%和98.23%,證實了ASP1對肝細胞有很強的主動靶向作用。 當歸多糖富含半乳糖殘基,以pululan為競爭拮抗劑進行半乳糖受體拮抗實驗,實驗表明ASP1可被pululan競爭性拮抗,證實ASP1是通過半乳糖受體介導作用被肝實質細胞攝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