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遇見恐懼

當愛遇見恐懼

《當愛遇見恐懼》共八章,內容有:恐懼如何運作、恐懼如何表露、面對空無、等。放下恐懼是一門溫柔的功課。放下並不是拋棄,而是留下來感受自己的情緒,就像是陪伴著心中那個害怕的小孩,聽他傾訴可怕的夢魘。

基本介紹

  • 書名:當愛遇見恐懼
  • 作者:戴維·里秋
  • 類型:醫學心理學、病理心理學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8079004
  • 品牌:華夏出版社
  • 外文名:When Love Meets Fear:becoming Defense-less and Resource-full
  • 譯者:曾育慧
  •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 頁數:196頁
  • 開本:16
  • 定價:39.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名人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當愛遇見恐懼》由華夏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戴維·里秋 譯者:張宏秀 曾育慧

名人推薦

愛與恐懼看似相互對立,但它們之間有著深層次的連線。你的恐懼程度越深,證明你內心深處的愛就越豐盈。里秋博士為我們開闢出了一條通往無懼的愛的道路,讓我們可以直面恐懼,用無限的愛意療愈自己內心那個害怕的內在小孩。自我肯定,對自己的感覺和行為負責,放下恐懼,豐盈的愛就會迎面而來。
——身心靈作家 張德芬

圖書目錄

前言少一分心防,多一分力量
第一部正視恐懼
第一章恐懼如何運作
對哀悼功課的恐懼
恐懼與自我
恐懼的過去:細胞記憶
被壓抑的尖叫
現在的恐懼:在真實與虛幻之間
何謂神經質的恐懼?
故事與寂靜
功課:老戲碼
適當的恐懼
抱著恐懼不放?
功課:誇大
第二章恐懼如何表露
恐慌發作
功課:當陷入恐慌時
恐懼的來與去
害怕放下依賴
功課:留住感覺
功課:處於健康心靈的居所
害怕獨處
功課:孤寂如何進行
功課:與孤寂共處,不對抗
第三章面對空無
空虛感
自我的空無
來自空無的呼喊
維持懸空狀態:無為

第四章當愛遇上恐懼
愛與恐懼
愛與傷害
當愛走近?
小生怕怕
恐懼的自我揭露
性的連結
害怕付出
害怕被拋棄與被吞沒
功課:與恐懼共處
害怕別人的感覺
功課:活在當下
愛上一個受你支配的人?
功課:讓愛進來
第二部收服恐懼
第五章面對恐懼
功課:簡易三步驟
允許的技巧:停下來感受恐懼
功課:編制情緒清單
第六章勇氣倍增
功課:運用“表現得好像
消極:因恐懼而放棄權力
攻擊:當權力變成控制力
我們有免於畏懼的權利
通往真實勇氣的障礙
當恐懼感遇上安全感
第七章通往無懼的靈性之路
超越“做什麼”,進入“存在”
靈性感受力
第八章自我肯定,無所畏懼
功課:自我肯定
結語當對抗遇見光明

文摘

著作權頁:



有一回在舊金山,我跟朋友走在擁擠的唐人街上,突然聽到路旁一個孩子發出驚天動地的呼喊,令人脊骨發涼。我順著聲音的來處尋找,以為發生了可怕的家暴事件。後來我找到那個哭泣的小孩,發現他哭得那么悲慘,是因為玩具被妹妹搶走了,悽厲的哭鬧聲似乎與他蒙受的損失不成正比。我在那一瞬間突然有個體會,便跟友人說:“如果要為任何一件東西被奪走而哭,就應該這么哭!”從那時起,我便如此哭過很多次。
悲傷難過是我們在失去時的自然反應,這是天生的。害怕失去,是因為害怕隨之而來的感覺,包括悲傷、生氣和恐懼。我們不敢面對失去之後的悲傷、事情發生時的氣憤,也不敢面對損失無法彌補、最後還沒有慰藉的恐懼心情。我們一旦愛了,這些情緒都必須體驗,也一定會嘗到不同形式的失去。如果你害怕感受悲傷的情緒,拒絕打開內心之門,就等於拒絕開放自我,不願開啟恐懼愛情的心。這些情緒都是生命活力的基礎,在我們排斥、拒絕悲傷情緒的同時,我們生命的活力也會逐漸萎縮。
害怕悲傷是可以理解的。我們在孩提時代的自我觀念和健全發展,都建立在父母的存在和愛的基礎上。我們需要親情依附,一旦喪失,心裡就會出現缺口,這時要承受的悲慟非常巨大,而孩子的悲傷系統還沒有成熟到能妥善處理這種問題,所以我們會感到驚恐、無助和孤立無援。這些圍繞在悲傷周圍的情緒會變成我們身上的細胞,與悲傷畫上等號。之後如果我們再度感到悲傷,甚至在預見悲傷出現時,早期的恐怖印象就會被喚醒。

序言

少一分心防,多一分力量
近幾年來,我開始發現我作的決定多半是基於恐懼,我該面對的許多問題也帶有恐懼的成分,而且恐懼一直隱身在我所有的人際關係當中。我想到,有這種感受的人也許不是只有我,便產生了寫下這本書的念頭。這本書是為你而寫,如果你——
害怕愛得太多或不夠多;
害怕別人根本不愛你,或別人展現出具有侵略性的愛;
害怕被愛得太強烈或太遲疑;
害怕難以掌握的愛;
害怕關係變得親近而不受重視;
害怕在關係走不下去時離開;
害怕改變,不想失去保持現狀所帶來的安全感;
害怕在衝突持續發生時選擇留下來;
害怕即使知道該抽身,卻離不開;
害怕因為不聽話而被遺棄;
害怕承諾:
害怕打破承諾;
害怕放手,也害怕繼續前行;
害怕悲傷、憤怒或喜悅的感覺;
害怕某人在身旁時的不安全感;
害怕想笑就笑;
害怕想做就做;
害怕被拒絕,因此極力取悅他人;
害怕被態度冷淡的伴侶甩掉;
害怕被黏人的伴侶占據你的全部;
害怕被信賴的人背叛;
害怕羞辱而要爭面子;
害怕自己的潛力;
害怕自己內心黑暗的一面;
害怕性慾出現或消失;
害怕發現自己想要的東西;
害怕認識自我;
害怕被伴侶看透;
害怕給予,因為不想被索求無度;
害怕接受,因為不能決定會收到什麼;
害怕開始或重新開始;
害怕為過去或失去而悲傷;
害怕獨處;
害怕與別人相處;
害怕面對他人的真實面;
害怕被看出自己的真實面;
害怕要求你真正想要的;
害怕花錢、存錢、賺錢、分錢或浪費錢;
害怕失敗或成功;
害怕因無所恐懼而心生恐懼,設法在生活中讓自己有事可擔心。
我們每天都有害怕的時候。因為恐懼,我們去做或不去做某件事,或者因為恐懼而改變、不做或不終止某項行動。恐懼讓我們不想冒險,不願發揮創意、勇往直前。這本書不是讓你感受不到恐懼,而是教你如何放心迎接恐懼感。既然沒有人能免於恐懼,我們只能試著去了解,知道恐懼如何妨礙我們,如何限制、干預和對待我們,以及該如何戰勝恐懼,不讓恐懼主導或阻礙我們的人生。
恐懼不見得是壞事。比方說,成年禮或入會儀式通常都會令參加者感到痛苦與恐懼。投入新任務,或正在經歷辛苦的轉型期,都可能是讓你脫胎換骨、成為英雄的過程。英雄,不正是飽嘗傷痛後身心轉化的人嗎?
不健康、神經質的恐懼,跟適當的恐懼完全不同,本書將幫助你作區分。接下來的章節,我們會討論神經質的恐懼是如何帶來壓力與興奮,從而促使自我意識高漲的。我們也會探討自身的強迫性傾向如何使我們陷於不絕的恐懼,並且探討我們的抵抗、防禦機制、驚嚇反應,以及恐懼與愛的關聯。恐懼,是我們不能勇敢去愛的唯一障礙。只有處理好內心的恐懼,我們才能愛人與被愛。拋開自我,其實就是放下恐懼,擁抱愛。
我們也會討論一些重要的恐懼感,比如害怕愛與失去、害怕改變、害怕透露自己的事、害怕他人、害怕施與受、害怕送往迎來、害怕孤單……我們也會談空虛感,這是內心什麼都沒有的虛無狀態,什麼都不起作用,讓人困在孤寂和絕望當中,無依無助。以上談到的這些情緒,我全部都體驗過,甚至有許多是我現在正在體驗的,我願意把我學到的與你分享。
不管從人生的什麼角度來看,“有勇氣”跟“不害怕”都不是同一件事。肉體的恐懼,挑戰人的身體與智力;心理的恐懼,挑戰人的精神與靈魂。戰爭英雄在戰場上展現大無畏的氣勢,有勳章為證,但私底下他害怕的東西也許跟他拿的勳章一樣多。身為軍人,他是不折不扣的成人,可是面對親密關係,他可能更像個擔驚受怕的小孩。女人在高興“終於找到了天不怕、地不怕的真男人”之餘,期待發展親密關係時,也許會發現原來這個男人完全不敢面對他自己的感覺。
伴侶間其中一人對親密關係的恐懼,通常是兩個人的問題。恐懼會通過各種形式衝擊、投射在兩個人身上,某種程度上也同時對兩個人產生作用。你口中態度“冷淡”的伴侶,實際上是害怕親密感(“冷淡”在這個情境中意味著恐懼感),你會因而沮喪,希望他擺脫這種恐懼感。但如果你選擇繼續跟害怕親密的人在一起,不就表示你也接受這種缺乏親密感的關係嗎?是否連你也害怕親密?他是直接的恐懼,而你的恐懼是通過他拐彎抹角而來的。當初你是否帶著這種恐懼,才找到跟你一樣不願培養親密關係的人?你的不滿如果是真的,只有堅持改變現狀才有用。關係若要改善,雙方都得投入,你們的挑戰就是一起努力,建立安穩的親密關係。
大部分的人都聽過“內在小孩”這個名詞,指的是每個人幼年時期因需求未能滿足而留下的創傷記憶。我們的內在也都有一個“恐懼的小孩”。恐懼的小孩來自恐懼的上一代。對孩子來說,父母是具有克制力的成人,他們足以掌控一切,但他們的內心也許依然是恐懼的小孩。在孩提時代照顧我們的父母,他們的心境有時是恐懼的小孩,有時又是幫助我們茁壯成長的大人。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父母的雙面性,只是這兩面看起來非常相似,所以我們可能難以察覺,也可能從來沒用這樣的觀點去理解。如今我們知道了,也應該用更寬容的眼光來看待。
這些主題聽起來似乎很嚴肅。“嚴肅”就如同恐懼,是痛苦的另一個同義字。伏爾泰說過:“上帝是喜劇演員,觀眾卻不敢笑。”想知道你害怕什麼,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看你面對哪些事物無法投以笑容。幽默可以將你從恐懼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讓你不再被恐懼所挾持,你便能恢復生機,重新感受自己的熱情,言語不受拘束,心裡的歡樂也不會再被壓抑。
問問自己:“能不能從恐懼的事物中找到幽默?能不能從自己害怕的情緒中找到幽默?我能笑自己嗎?”這裡的笑不是嘲笑,而是自娛。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對於自我實現的詮釋是:“最終你將能接納,並用饒有興味的眼光看待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當你的心有所歸屬,並且相信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人生道路的必經風景時,你就能領會幽默。其實,當你的想法改變,把事件當成生命的一部分而不是障礙時,原先的恐懼就不足為懼了。
對待恐懼,需要做心理成長和靈性成長這兩項功課。心理成長是讓健康的自我意識開始起作用:靈性成長則需要練習活在當下,聚焦於現實的律動,把注意力從神經質和受驚的自我意識中抽出。在這兩種情況下,我們採取有意識的行動,隨著意識的轉換,神的庇佑便會出現。“風馬”是一種源自西藏的圖像,能很好地傳達人的努力與神的庇佑兩相結合的精髓。儘管風勢強勁,但你還是安坐在馬鞍上。不管是風還是馬,都在幫助你前行,風從後面推著你,馬承載著你。風持續地吹,這個力量讓你繼續前進。馬匹是明顯的支持,它就像是你的自我功能、曾經拉你一把的貴人、讓生活更順遂的某些決定、克服恐懼的努力,還有這本書!在這些看得見的動作背後,有你看不見的庇佑,尤其是當你的恐懼自我還坐在馬背上時,冥冥之中,會有一股力量帶你突破能力的局限。
當我們收到“放下恐懼”的信息時,恐懼感會更容易被解除。如果你覺得書中有哪些段落特別符合你的情況,可以大聲念出來,或是把它錄下來,再放出來聆聽自己的聲音。當你讀到令你心有戚戚焉的字句時,也許可以放聲呼應它。每章結尾的功課和建議,也希望你照著做。有了這些內容和行動指引,讓本書不只是閱讀,也成為改變自我的計畫。從恐懼進入愛,轉變的進度跟你投入這項計畫的努力多寡是成正比的。
在你努力的同時,神的庇佑也會慢慢浮現,有時甚至會超乎你的想像,所以要有心理準備,注意周遭有深意的巧合、相關的夢境、同時期出現的人生事件與挑戰,再利用這些有利的條件讓自己放下恐懼,迎向愛。最後,當你有計畫地控制恐懼感時,恐懼就不再能對你發生作用。本書為你準備了這項計畫。
有些主題會在書中重複出現,當你持續閱讀和參與每次練習時,你會發現這些主題的內涵愈來愈豐富,你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我指的主題,是自我、悲傷、早期生命和靈性,這是人類存在的四大難題,它們是本書的主角,跟恐懼密不可分。
最後一點,“非暴力”是這本書的基本價值。當我們卸下心防、資源豐富時,非暴力是自然的結果,我們也得以擺脫恐懼,讓心靈獲得自由。你會發現自己的諸多改變:恐懼變少,愛的能力增加;以自我為中心的占有欲降低,更富有同情心;少一點尋找自我,多一點慷慨……最重要的是你逐漸知道,不必事事強求,當你發覺不必用力推,門就為你而開的時候,也會更高興。
這本書採用“你”、“我”和“我們”的對話寫作方式。接下來我就以這種方式與你展開對話。當我說“我”的時候,就是我自己在跟你說話。我所有的話語都在幫助你免於恐懼,讓你有所啟發,使這個奇妙的世界充滿愛。《薄伽梵歌》中說,即使是一點點進步,都能使你免於恐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