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經濟地理學導論》是2012年9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尼爾·寇、 (加)菲利普·凱利、(新加坡)楊偉聰,譯者是劉衛東、 馬麗。
基本介紹
- 書名:當代經濟地理學導論
- 作者:英尼爾•寇、 加菲利普•凱利、 新加坡楊偉聰
- 譯者:劉衛東、 馬麗
- ISBN:9787100088145
- 頁數:354
- 定價:59.00元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12-9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作者以敏銳的經濟地理學洞察力,選取了全球各地的典型實證案例,在全球尺度上創造性地深刻研究了當代經濟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對經濟的地理屬性進行了透徹的分析和闡釋,是地理學家從空間角度對經濟現象的全面解讀,將經濟地理研究和教學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樹立了新的標桿。
圖書目錄
圖目錄
表目錄
專欄目錄
前言
致謝
表目錄
專欄目錄
前言
致謝
第一部分概念性基礎
第一章經濟的地理學研究方法
1.1 引言
1.2 貧窮與經濟學:解釋哪裡出了問題
1.3 經濟的地理學視角
1.4 天壤之別:從馬索奇到曼哈頓
1.5 全書概覽
參考文獻
第二章經濟學話語:“經濟”真的存在嗎?
2.1 引言
2.2 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經濟
2.3 “經濟”簡史
2.4 經濟學之外的“經濟”
2.5 經濟過程的再現
2.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經濟空間的動力
第三章不均衡的發展:為什麼經濟成長和發展如此不均衡?
3.1 引言
3.2 不均衡發展——理所當然!
3.3 馬克思主義研究方法:價值和結構的概念化
3.4 資本主義的基本原理
3.5 資本主義的矛盾
3.6 資本主義的空間和尺度
3.7 將人置於經濟體系之中
3.8 超越資本主義
3.9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四章商品鏈:你的早餐從哪裡來?
4.1 引言
4.2 資本主義、商品和消費者
4.3 連線生產者和消費者:商品鏈分析
4.4 商品鏈的重新管制:標準概覽
4.5 道德干預的局限
4.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五章技術和集聚:技術可以消滅距離嗎?
5.1 引言
5.2 “無地點”生產方式正在興起?
5.3 理解技術變革及其地理影響
5.4 鄰近的重要性:集群中可交易性和不可交易性的相互依賴
5.5 不在此處也不在彼處:關聯思考
5.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六章環境/經濟:自然能成為商品嗎?
6.1 引言
6.2 如何在經濟學中考量自然?
6.3 將自然界納入經濟體系:商品化、產權和市場化
6.4 為自然估價:環境退化的商品化
6.5 將自然帶入生活
6.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部分經濟空間中的行動者
第七章國家:誰控制著經濟,企業還是政府?
7.1 引言
7.2 “全球化的藉口”和民族國家的終結?
7.3 國家的功能(在經濟方面):國家永存!
7.4 當今國家的類型
7.5 國家的重構
7.6 超越國家?
7.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八章跨國公司:全球化公司如何保持一個整體?
8.1 引言
8.2 毫不費力到達任何地點的神話
8.3 回顧商品鏈和£生產網路:跨國公司的構建基石
8.4 組織跨國經濟活動l:企業內聯繫
8.5 組織跨國經濟活動2:企業問聯繫
8.6 全球擴張的限制
8.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九章勞動者的力量:工人們能否塑造經濟地理?
9.1 引言
9.2 全球化的資本,地方性的勞動力
9.3 勞動力的地理:在壓力下工作
9.4 勞動地理學:工人是變革的力量
9.5 勞資對抗之外:另類工作方式
9.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十章消費:消費者總是對的嗎?
10.1 引言
10.2 消費的過程
lO.3 變化中的地理格局
10.4 變化中的消費空間
10.5 消費、地點與身份
10.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四部分經濟生活的社會化
第十一章文化與企業:國家和公司是否有經濟文化?
11.1 引言
11.2 各地企業都相同,真的嗎?
11.3 解構企業:企業文化與話語
11.4 國家企業體系
11.5 區域性文化
11.6 多重文化,多重尺度
11.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有性別特色的經濟地理:性別能否塑造經濟生活?
12.1 引占
12.2 在經濟中看待性別問題
12.3 從私人空間到公共空間:女性進入勞動者隊伍
12.4 工作崗位和場所的性別化
12.5 家、工作與勞動力市場的空問因素
12.6 走向女性主義的經濟地理學
12.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族裔經濟:文化有經濟性嗎?
13.1 引言
13.2 “無視膚色”的經濟學
13.3 勞動者隊伍中的族裔分層
13.4 族裔企業與集群
13.5 跨國主義的經濟地理格局
13.6 族裔的局限
13.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一章經濟的地理學研究方法
1.1 引言
1.2 貧窮與經濟學:解釋哪裡出了問題
1.3 經濟的地理學視角
1.4 天壤之別:從馬索奇到曼哈頓
1.5 全書概覽
參考文獻
第二章經濟學話語:“經濟”真的存在嗎?
2.1 引言
2.2 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經濟
2.3 “經濟”簡史
2.4 經濟學之外的“經濟”
2.5 經濟過程的再現
2.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經濟空間的動力
第三章不均衡的發展:為什麼經濟成長和發展如此不均衡?
3.1 引言
3.2 不均衡發展——理所當然!
3.3 馬克思主義研究方法:價值和結構的概念化
3.4 資本主義的基本原理
3.5 資本主義的矛盾
3.6 資本主義的空間和尺度
3.7 將人置於經濟體系之中
3.8 超越資本主義
3.9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四章商品鏈:你的早餐從哪裡來?
4.1 引言
4.2 資本主義、商品和消費者
4.3 連線生產者和消費者:商品鏈分析
4.4 商品鏈的重新管制:標準概覽
4.5 道德干預的局限
4.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五章技術和集聚:技術可以消滅距離嗎?
5.1 引言
5.2 “無地點”生產方式正在興起?
5.3 理解技術變革及其地理影響
5.4 鄰近的重要性:集群中可交易性和不可交易性的相互依賴
5.5 不在此處也不在彼處:關聯思考
5.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六章環境/經濟:自然能成為商品嗎?
6.1 引言
6.2 如何在經濟學中考量自然?
6.3 將自然界納入經濟體系:商品化、產權和市場化
6.4 為自然估價:環境退化的商品化
6.5 將自然帶入生活
6.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部分經濟空間中的行動者
第七章國家:誰控制著經濟,企業還是政府?
7.1 引言
7.2 “全球化的藉口”和民族國家的終結?
7.3 國家的功能(在經濟方面):國家永存!
7.4 當今國家的類型
7.5 國家的重構
7.6 超越國家?
7.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八章跨國公司:全球化公司如何保持一個整體?
8.1 引言
8.2 毫不費力到達任何地點的神話
8.3 回顧商品鏈和£生產網路:跨國公司的構建基石
8.4 組織跨國經濟活動l:企業內聯繫
8.5 組織跨國經濟活動2:企業問聯繫
8.6 全球擴張的限制
8.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九章勞動者的力量:工人們能否塑造經濟地理?
9.1 引言
9.2 全球化的資本,地方性的勞動力
9.3 勞動力的地理:在壓力下工作
9.4 勞動地理學:工人是變革的力量
9.5 勞資對抗之外:另類工作方式
9.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十章消費:消費者總是對的嗎?
10.1 引言
10.2 消費的過程
lO.3 變化中的地理格局
10.4 變化中的消費空間
10.5 消費、地點與身份
10.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四部分經濟生活的社會化
第十一章文化與企業:國家和公司是否有經濟文化?
11.1 引言
11.2 各地企業都相同,真的嗎?
11.3 解構企業:企業文化與話語
11.4 國家企業體系
11.5 區域性文化
11.6 多重文化,多重尺度
11.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有性別特色的經濟地理:性別能否塑造經濟生活?
12.1 引占
12.2 在經濟中看待性別問題
12.3 從私人空間到公共空間:女性進入勞動者隊伍
12.4 工作崗位和場所的性別化
12.5 家、工作與勞動力市場的空問因素
12.6 走向女性主義的經濟地理學
12.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族裔經濟:文化有經濟性嗎?
13.1 引言
13.2 “無視膚色”的經濟學
13.3 勞動者隊伍中的族裔分層
13.4 族裔企業與集群
13.5 跨國主義的經濟地理格局
13.6 族裔的局限
13.7 小結
參考文獻
名詞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