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涼山彝族血緣家支、傳統習慣法研究

當代涼山彝族血緣家支、傳統習慣法研究

《當代涼山彝族血緣家支、傳統習慣法研究》是2014年11月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富蓮、米伍作。

基本介紹

  • 書名:當代涼山彝族血緣家支、傳統習慣法研究
  • 作者:蔡富蓮、米伍作
  •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1月
  • 頁數:419 頁
  • 定價:42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0513526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涼山彝族血緣家支是彝族傳統社會的基本組織形式,兼有政治、經濟、軍事等於一體的綜合功能。涼山彝族傳統習慣法是彝族民眾千百年來在生產、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代代傳承和信守的社會規範,它依靠血緣家支組織、血緣家支頭人、民間糾紛調解員“德古”等社會組織和社會威望來維護彝族地區的社會秩序,促進彝區的社會發展。
在涼山彝族地區,血緣家支組織與傳統習慣法始終緊密相連,血緣家支的維護與鞏固必須依賴傳統習慣法,而傳統習慣法的執行與監督又必須依靠血緣家支,傳統習慣法一旦離開了血緣家支就如同空中樓閣,因此,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與漢族地區鄉土社會的“差序格局”有別,涼山彝族社會的人際關係是“群體格局”,即無論離自我中心有多遠,只要是同一祖先繁衍的一脈相承的子孫都是“此威”,即血親關係,血緣關係是家支的核心,血緣家支群體內部人人平等,個體依附於群體,群體利益高於一切,個人與群體榮辱共存,因此,每個人享有的權利與義務永遠一致。
涼山彝族血緣家支與傳統習慣法盛行於民主改革前的涼山彝族社會,民主改革後,由於生產方式的變更和國家政權的強勢干預,血緣家支和傳統習慣法失去其生存的政治、經濟基礎,逐漸從人們的生活中淡出。但是,自從彝族地區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後,血緣家支和傳統習慣法又得以復甦,並在彝區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涼山彝族地區,特別是彝族腹心地美姑縣、布拖縣、昭覺縣,雖然自民主改革以來,當地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透過民間糾紛的主體、原因、調解方式、賠償內容及圍繞賠償所展現出來的各種社會關係,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彝族民間的社會結構、社會關係、社會邏輯等並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彝區的社會關係猶如一枚嚴實的蛋,即以血緣關係結成的血緣家支組織是蛋的核心——蛋黃,外圍將其包裹的則是與之聯姻的各個姻親血緣家支組織。血緣家支與姻親家支之間,既相互依存又時常發生矛盾糾紛,血親與姻親、親家與冤家構成了涼山彝族地區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格局。婚姻、家庭矛盾糾紛目前仍占涼山彝區矛盾糾紛的65%以上。
農村經濟體制的變化,使分散的單個家庭為主的小農經濟社會成為涼山彝族血緣家支和習慣法依存的社會基礎。與此同時,由於國家權力對基層的干預力量減弱,導致彝族地區社會生活的某些領域出現“失范”現象。血緣家支勢力過度膨脹、傳統習慣法濫用、社會控制弱化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彝區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涼山彝族血緣家支
第一節 涼山彝族血緣家支的含義
第二節 涼山彝族血緣家支的發展和演變
第三節 涼山彝族血緣家支的組織結構
第四節 涼山彝族血緣家支的功能
第五節 涼山彝族的繼嗣制度
第六節 涼山彝族血緣家支的變遷
第七節 當代涼山彝族血緣家支對彝族地區社會治安的消極影響
第二章 涼山彝族傳統習慣法
第一節 涼山彝族傳統習慣法的含義
第二節 民主改革前的涼山彝族社會制度
第三節 涼山彝族傳統習慣法的內容
第四節 涼山彝族傳統習慣法的特點
第五節 涼山彝族傳統習慣法的變遷
第三章 當代涼山彝族地區開展的多元化調解
第一節 當代涼山彝族地區開展多元化調解的基礎
第二節 涼山彝族聚居縣開展的多元化調解
第四章 當代涼山彝族地區法治現狀原因分析及對策建議
第一節 原因分析
第二節 對策建議
附錄
附錄一 涼山彝族傳統習慣法案例選
附錄二 涼山彝族傳統習慣法專用術語釋義
附錄三 涼山州部分縣政法幹警情況調查表
附錄四 涼山州部分鄉鎮幹部情況調查表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