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北京教育史話》是2013年3月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柯小衛。平裝202頁。
基本介紹
- 書名:當代北京教育史話
- 作者:柯小衛 / 當代北京編輯部 編
- ISBN:9787515402215
- 類別:專業史
- 頁數:202
- 定價:31.00元
-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3
- 裝幀:16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當代北京社會生活史話叢書:當代北京教育史話》編輯推薦:北京近代教育往事。
1949年北京教育的新生;教育大革命;大時代,大教育;現代教育啟示錄。
1949年北京教育的新生;教育大革命;大時代,大教育;現代教育啟示錄。
作者簡介
柯小衛,1957年9月生。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傳記文學學會會員、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市陳鶴琴教育思想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作品有《陳鶴琴傳》、《陳鶴琴畫傳》、《當代北京餐飲史話》、《當代北京劇場影院史話》、《當代北京環境衛生史話》、《當代北京郵政史話》、《中關村史話》、《我的父親柯在鑠》等。
目錄
第一章 北京近代教育往事1
自19世紀以來,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和洋務運動,中國社會發生動盪與變革,“興學校,開民智”成為有識之士的共識。以人文、自然科學知識和套用技術為主要內容的新式教育取代了以科舉制度為標誌的舊式教育,而首都北京領新式教育風氣之先。一批新式學堂應運而生,由此開始了北京近代教育發展的歷程。
一、從“學堂”到“學校”2
二、早期的中學7
三、梁實秋的小學生活11
四、京城的“女校”15
五、早期的幼稚園19
六、平民教育潮流22
七、教育家林礪儒25
八、動盪年代的中國小教師28
第二章?1949年,北京教育的新生33
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接辦教育設施,使全市公私立中國小校“儘可能辦下去”,維持原狀並按時開學。在此基礎上,對舊學校進行調整、改造,向廣大工農子弟敞開學校大門,建立少先隊組織,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和教學秩序,為北京教育事業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一、人民政權接管中國小34
二、對私立學校的改造39
三、對工農子弟免費教育42
四、“你們不要做八旗子弟”47
五、葉聖陶與新中國語文教材55
六、少年隊隊歌由來59
第三章?陽光燦爛的日子63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北京的教育事業逐步走上正規化、科學化發展軌道。青年學生積極參加政治運動,全社會開展大規模掃盲運動,中國小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教育方針,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學生素質不斷提高,理想與熱情洋溢在年輕人心中。
一、青春萬歲64
二、全社會掃除文盲運動67
三、教育正規化與《五四決定》70
四、祖國的花朵77
五、“三好學生”與“全面發展”84
六、大力發展基礎教育89
七、北京的幼稚園91
八、特殊學校94
第四章?教育大革命99
在歷史特殊時期,北京教育發生一系列調整與變革。革命的熱情與理想,使教育更像是一簇熊熊燃燒的烈火,散放熾熱的光熱。教育大革命、教育大躍進、“文革”暴風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等人們不難發現,教育成為了政治運動的晴雨表。
一、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100
二、1958年教育大革命102
三、提高教學質量“大躍進”107
四、60年代初新學制試驗110
五、愛的教育116
六、“文革”暴風雨119
七、知識青年上山下鄉125
第五章?教育的春天129
“文革”結束後,北京教育進入了全新時期。1977年恢復高考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教師節的推行使尊師重教傳統重新得到延續;面對新的改革開放局面,全民掀起了學習英語熱潮;電視大學等各種形式的教育使更多的人得到公平教育機會。1983年鄧小平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一、1977年恢復高考130
二、全面恢復學校教學秩序134
三、全社會掀起學習英語熱潮139
四、廣播電視大學141
五、教師節與《教師法》146
六、教育要面向現代化151
七、尋找回來的世界154
八、兩位數學教師的故事155
第六章?大時代,大教育161
北京教育在社會變革和市場經濟大潮中煥發出新的活力,民辦教育、職業教育、社會教育、特殊教育等新型教育形式與公立學校一道形成多元化的格局;同時,日益增長的社會教育需求,催生出市場化與功利化趨勢或價值取向,教育作為北京社會生活的組成部分悄然改變著。人們對於教育性質與使命有了新的理解。
一、郝守本與勁松職業高中162
二、民辦學校應運而生165
三、打工子弟學校168
四、宏志班與宏志中學174
五、遏止中國小擇校“亂收費”現象178
第七章?現代教育啟示錄181
進入21世紀,北京教育在全球化浪潮中發生著深刻變化,人們的教育觀念同樣發生重大轉變,學生們承受著更大的學習壓力,會相比之下更為緊迫,素質教育、教育公平與教育產業化成了人們關注的三大社會問題。
一、素質教育與教育現代化182
二、孩子,你幸福嗎?185
三、教育資源均衡188
四、大力扶持農村學校190
五、“教育產業化”與“入園難”?193
六、關於奧數話題 196
結語 200
參考資料 201
自19世紀以來,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和洋務運動,中國社會發生動盪與變革,“興學校,開民智”成為有識之士的共識。以人文、自然科學知識和套用技術為主要內容的新式教育取代了以科舉制度為標誌的舊式教育,而首都北京領新式教育風氣之先。一批新式學堂應運而生,由此開始了北京近代教育發展的歷程。
一、從“學堂”到“學校”2
二、早期的中學7
三、梁實秋的小學生活11
四、京城的“女校”15
五、早期的幼稚園19
六、平民教育潮流22
七、教育家林礪儒25
八、動盪年代的中國小教師28
第二章?1949年,北京教育的新生33
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接辦教育設施,使全市公私立中國小校“儘可能辦下去”,維持原狀並按時開學。在此基礎上,對舊學校進行調整、改造,向廣大工農子弟敞開學校大門,建立少先隊組織,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和教學秩序,為北京教育事業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一、人民政權接管中國小34
二、對私立學校的改造39
三、對工農子弟免費教育42
四、“你們不要做八旗子弟”47
五、葉聖陶與新中國語文教材55
六、少年隊隊歌由來59
第三章?陽光燦爛的日子63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北京的教育事業逐步走上正規化、科學化發展軌道。青年學生積極參加政治運動,全社會開展大規模掃盲運動,中國小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教育方針,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學生素質不斷提高,理想與熱情洋溢在年輕人心中。
一、青春萬歲64
二、全社會掃除文盲運動67
三、教育正規化與《五四決定》70
四、祖國的花朵77
五、“三好學生”與“全面發展”84
六、大力發展基礎教育89
七、北京的幼稚園91
八、特殊學校94
第四章?教育大革命99
在歷史特殊時期,北京教育發生一系列調整與變革。革命的熱情與理想,使教育更像是一簇熊熊燃燒的烈火,散放熾熱的光熱。教育大革命、教育大躍進、“文革”暴風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等人們不難發現,教育成為了政治運動的晴雨表。
一、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100
二、1958年教育大革命102
三、提高教學質量“大躍進”107
四、60年代初新學制試驗110
五、愛的教育116
六、“文革”暴風雨119
七、知識青年上山下鄉125
第五章?教育的春天129
“文革”結束後,北京教育進入了全新時期。1977年恢復高考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教師節的推行使尊師重教傳統重新得到延續;面對新的改革開放局面,全民掀起了學習英語熱潮;電視大學等各種形式的教育使更多的人得到公平教育機會。1983年鄧小平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一、1977年恢復高考130
二、全面恢復學校教學秩序134
三、全社會掀起學習英語熱潮139
四、廣播電視大學141
五、教師節與《教師法》146
六、教育要面向現代化151
七、尋找回來的世界154
八、兩位數學教師的故事155
第六章?大時代,大教育161
北京教育在社會變革和市場經濟大潮中煥發出新的活力,民辦教育、職業教育、社會教育、特殊教育等新型教育形式與公立學校一道形成多元化的格局;同時,日益增長的社會教育需求,催生出市場化與功利化趨勢或價值取向,教育作為北京社會生活的組成部分悄然改變著。人們對於教育性質與使命有了新的理解。
一、郝守本與勁松職業高中162
二、民辦學校應運而生165
三、打工子弟學校168
四、宏志班與宏志中學174
五、遏止中國小擇校“亂收費”現象178
第七章?現代教育啟示錄181
進入21世紀,北京教育在全球化浪潮中發生著深刻變化,人們的教育觀念同樣發生重大轉變,學生們承受著更大的學習壓力,會相比之下更為緊迫,素質教育、教育公平與教育產業化成了人們關注的三大社會問題。
一、素質教育與教育現代化182
二、孩子,你幸福嗎?185
三、教育資源均衡188
四、大力扶持農村學校190
五、“教育產業化”與“入園難”?193
六、關於奧數話題 196
結語 200
參考資料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