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檢察權性質與職能研究

當代中國檢察權性質與職能研究

《當代中國檢察權性質與職能研究》是2010年中國檢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俊。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當代中國檢察權性質與職能研究》是以當代中國檢察權性質及其職能為研究對象的,因此,有關檢察權的內涵、檢察權性質的歷史演變及其定位、檢察職能的變遷及其界定、我國檢察權的完善等內容就成為《當代中國檢察權性質與職能研究》的主要研究內容。
首先,準確把握檢察權的含義,這是《當代中國檢察權性質與職能研究》首先要解決的前提性問題。《當代中國檢察權性質與職能研究》在將檢察權理解為國家檢察機關依據憲法所享有的國家權力的基礎上,通過對檢察權的產生背景和演變過程的歷史考察,梳理出歷史上榆察權的發展演變軌跡。

作者簡介

王俊,漢族,1966年8月出生,江蘇省南京市人,1989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四級高級檢察官。武漢大學法學博士,全國檢察理論研究人才,江蘇省檢察業務專家。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審計學院兼職教授。
近年在《人民檢察》、《檢察日報》、《江漢論壇》、《江蘇檢察研究》等報刊雜誌公開發表二十餘篇論文,其中部分論文獲全國和江蘇省檢察機關優秀獎項。曾主持和參加多項最高人民檢察院、江蘇省、南京市人民檢察院理論研究課題,因辦理有重大影響案件多次立功受獎。

目錄

內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導論
一、本書選題的問題意識
(一)選題的背景
(二)選題研究的意義
二、本書選題的研究現狀
三、主要研究思路、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四、主要創新之處
第二章 檢察權及其演進
一、檢察權
二、大陸法系國家檢察權——以法國為例
三、普通法系國家檢察權——以英國為例
四、前蘇聯社會主義國家檢察權
五、中國檢察權的興起與演變
(一)監察御史制度與檢察
(二)民國政府檢察權
(三)革命根據地檢察權
(四)新中國檢察權的傳承與創新
第三章 檢察權定位的制約因素
一、制約因素之國家考量
(一)國家意志——檢察權產生和發展之源動力
(二)國家任務——檢察權產生和發展之根本要求
(三)國家權力結構模式——檢察權產生和發展之運行機制
二、制約因素之人民考量
(一)人民主權——檢察權產生的理論基石
(二)權利讓渡——檢察權產生的現實需要
(三)人民當家做主——中國語境下的“人民主權”
(四)人民合法地決定檢察權——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五)人民非法地影響檢察權——民眾運動取代檢察機關依法辦案
三、制約因素之社會考量
(一)社會權利與檢察權——分離與契合
(二)市民社會權利讓渡——賦予檢察權監督職能
第四章 檢察權的性質定位
一、前法治主義視角下的檢察權屬性
(一)西方古代檢察權性質考量
(二)中國古代御史權力性質探析
(三)簡要比較
二、法治主義視角下檢察權屬性
(一)確立檢察權性質的理論根基
(二)兩大法系檢察權性質界說
三、行政權與司法權之爭
(一)行政權:政府“代言人”
(二)司法權:司法“接近度”
(三)趨勢:從排斥到兼容
四、當下中國的檢察權
(一)現狀:亂花漸欲迷人眼
(二)辨析:一種整體性視角
(三)法律監督權:基於理性與制度的回歸
(四)質疑與回應:法律監督權抑或其他
第五章 檢察職能變遷及其影響因素
一、域外檢察職能的演變
(一)從“國王的代理人”到“法律的守護神
(二)從維護家天下秩序到維護法秩序
(三)從形式上司法監督到實質上司法監督
(四)從單一職能到複合職能
二、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檢察職能變遷
(一)斷裂式的轉向
(二)突變式的重生
三、影響檢察職能變遷的原因探究
(一)政治上的左右
(二)立法上的模糊
(三)實務上的偏差
(四)理論上的搖擺
第六章 我國檢察職能的界定
一、基本檢察職能
(一)實現人權保障
(二)維護法制統
(三)參與國家治理
(四)促進社會和諧
二、具體檢察職能
(一)對行政機關行為的法律監督
(二)對審判機關行為的法律監督
(三)對國家工作人員行為的法律監督
(四)對私主體行為的法律監督
第七章 我國檢察監督權的完善
一、理念革新:從權力本位轉向權利本位
(一)權力本位與權利本位執法觀的區別
(二)檢察實踐中權力本位執法觀的表現及原因
(三)檢察機關樹立權利本位的必要性
(四)樹立新型的檢察機關執法觀
二、屬性回歸:由國家屬性轉向社會屬性
(一)國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關係
(二)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構築
(三)檢察權的國家屬性和社會屬性
(四)國家屬性轉向社會屬性
三、刑事訴訟監督權的完善
四、民事訴訟監督權的完善
五、行政訴訟監督權的完善
主要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表的科研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