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體操控

異體操控

異體操控是指通過模擬腦電波信號,一個個體大腦發出意念指令對其他個體進行操控的一種技術。

許多科學家都在研究通過模擬腦電波信號對受傷脊髓進行電刺激,使傷者的軀體能重新接收運動指令。終極目標是利用此類技術使癱瘓人士重獲運動能力將這種技術運用到人體前還需更多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異體操控
  • 方式:通過模擬腦電波信號
  • 研發單位: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
  • 首次發現:美國匹茲堡大學
發展歷程,文化,社會影響,

發展歷程

2008年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科學家宣布實現了讓猴子用“意念”控制機械手臂的運動。2011年10月,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宣布他們不僅能夠讓猴子用意念移動虛擬手掌,還能感受虛擬手掌觸摸物體的觸覺信號。2012年,浙江大學團隊宣布可以通過猴子的“意念”,控制機械手實現抓、勾、握、捏四種不同的手部動作。
2013年,日本和法國的科學家對外展示了利用思想控制技術完成的高科技成果,操作者可以用大腦意念控制機器人的行動。
操作者需要戴上一頂裝有多個感測器的特殊帽子,然後將操作者的想法傳送給計算機,計算機將這些想法用軟體翻譯成數字指令傳送給機器人,從而控制機器人進行簡單的活動。比如走路、在幾個不同形狀與顏色飲料瓶變換位置後選出既定目標,看上去就像電影裡的阿凡達。

文化

2014年2月18日,科研人員首次在猴子身上實現了這種異體操控,這一成果有益助於未來幫助癱瘓者重新控制自己的身體,他們在實驗中使用了兩隻猴子,一隻作為發出指令 的“主體”,另一隻則是接收指令、完成動作的“阿凡達”。研究人員先在“主體”猴子的大腦中植入一個晶片,對多達100個神經元的電活動進行監控,記錄它支配每個身體動作時的大腦神經元電活動。而猴子“阿凡達”脊髓中則植入了36個電極,並嘗試刺激不同的電極組合以研究對肢體運動有何影響。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通過儀器將這兩隻猴子身上的裝置相連線,並給“阿凡達”服用了鎮靜劑,使它的身體動作完全由“主體”的腦活動所控制。它倆的任務是協作使得電腦螢幕上的游標上下移動,操縱桿掌握在“阿凡達”手中。結果“主體”控制“阿凡達”完成這一任務的成功率高達98%。

社會影響

脊髓損傷會阻礙大腦指令信息向軀體的傳遞,導致運動能力受損甚至癱瘓。許多科學家都在研究通過模擬腦電波信號對受傷脊髓進行電刺激,使傷者的軀體能重新接收運動指令。這一成果有助於未來幫助癱瘓者重新控制自己的身體但還需更多研究。
異體操控的機器人足以成為士兵的完美替身,有望在未來代替士兵征戰沙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