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表型鼠 allophenic mouse 系實驗中形成的小鼠的遺傳嵌合體的一種,是由B.Mintz提出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異表型鼠
- 外文名:allophenic mouse
- 類型:遺傳嵌合體
- 提出者:B.Mintz
簡介,操作方法,
簡介
在胚胎髮生初期階段以後的整個發育過程,所有組織或一部分組織中,作為基礎的基因型已知有兩個或更多的等位基因(基因型確知)存在於不同細胞中,因而不同細胞表型同時共存於一個個體內,這種現象稱為異表型(allophenism)。
操作方法
具有這一性狀的個體統稱為異表型體(allopheny),目前這一術語在小鼠中使用最多。形成異表型鼠的實驗操作方法是:(1)先選擇標記基因(例如支配表皮黑色素細胞特性的等位基因。黑色素細胞最終決定著小鼠的毛色,CC為黑毛,cc為白毛);(2)於卵裂期(即大體從8細胞期到桑椹期階段)從黑鼠和白鼠的輸卵管分別取出受精卵;(3)在試管內用蛋白酶處理,除去透明帶;(4)以微吸管輕輕擠壓,使來自不同系統的幼胚的受精卵(即幼胚)在試管內繼續培養到胚泡階段,最後(6)移植到人工誘導的假妊娠狀態的小鼠子宮內。移植的幼胚進行正常地著床,直至發育、出生。由之獲得的幼鼠在性狀發育上與寄主小鼠系統沒有關係。但顯示有C與c的異表型,具有黑白紋道相間的毛皮。還有一類異表型鼠為 XX/XY性染色體嵌合體,但在表型上顯示間性的比率很低。已知雄鼠為XX/XY時,其精巢中XX細胞退化,使用與獲得異表型小鼠相類似的方法使大鼠與小鼠卵裂期的胚融合,據報導也有發育到胚泡階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