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色黃芩(原變種)

異色黃芩(原變種)

異色黃芩(原變種)是屬管狀花目 Tubiflorae、唇形科 Labiatae的植物。別稱熊膽草(雲南臨滄),土黃芩(貴州興義)。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節上密生纖維狀鬚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異色黃芩(原變種)
  • 拉丁學名:Scutellaria discolor Wall. ex Benth. var. discolor
  • 別稱:熊膽草(雲南臨滄),土黃芩(貴州興義)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管狀花目
  • 唇形科
  • : 黃芩屬
  • :異色黃芩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物種區別,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節上密生纖維狀鬚根。莖上升或直立,連花序高5.5-38厘米,粗0.8-2毫米,四棱形,具槽,密被微柔毛,通常帶紅色,不分枝或間有花序分叉,近基部具葉且多少木質化,上部無葉。莖葉通常2-4對,罕有6-7對,密集於莖基部如基生葉狀,或彼此遠離,相隔1.6-3.5厘米,葉片堅紙質,橢圓形,卵圓形或寬橢圓形,長1.5-7.4厘米,寬1-4.8厘米,先端渾圓或鈍,基部心形或淺心形,邊緣具波狀圓齒,上面綠色,密被極細的微柔毛間雜有短柔毛,下面綠色或常帶紫色,有時灰綠色,被短柔毛,尤以脈上者為甚,側脈4-5對,與中脈均上面略凹陷下面突出,在葉緣的內方網結,葉柄長0.5-2.2厘米,有時達4.8厘米,扁平,密被短柔毛;苞葉細小,草質,卵圓形至橢圓形,長0.7-2.5厘米,寬0.5-1.5厘米,先端鈍,基部圓狀截形,無柄或具短柄。花互生或少數在花序下部者對生,組成背腹向的總狀花序或因花序分叉而多少呈圓錐狀,花序長5-24厘米,花葶狀;苞片小,狹卵圓形或卵圓形,長1.5-3毫米,寬約1毫米,全緣,被短柔毛;總梗長2.5-4厘米,與序軸均密被微柔毛;花梗長2.5-3毫米,通常帶紫色,密被短柔毛。花萼長約2毫米,外被短柔毛及具腺短柔毛,內面無毛,盾片開張,半圓形,高0.5-0.8毫米,被短柔毛,果時增大,盾片高起且外卷,與萼幾等長。花冠紫色,長0.9-1.2厘米;冠筒長0.7-1厘米,外面疏被短柔毛及具腺短柔毛,內面前方基部被微柔毛或短柔毛餘部無毛,基部成膝曲狀,由下向上漸漸增大,至喉部徑達3毫米;冠檐二唇形,長約3毫米,外面疏被短柔毛及具腺短柔毛,內面被微柔毛或短柔毛,上唇盔狀,先端微凹,下唇中裂片卵狀圓形,兩側裂片卵圓形或長圓狀卵圓形。雄蕊4,二強;花絲細長,扁平,中部以下被纖毛。花盤肥厚,傾斜,邊緣具淡黃色泡狀突起;子房柄不明顯。花柱細長,無毛。子房具瘤。小堅果成熟時褐色或棕褐色,卵狀橢圓形,長約1毫米,徑不達1毫米,具瘤,腹面中央隆起,其上有一小果臍。花期6-11月,果實漸次成熟。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610-1800米間的山地林下、溪邊或草坡上。

分布範圍

產自雲南西部、南部及東南部,廣西西部及貴州南部;印度,尼泊爾,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等地也有。模式標本采自尼泊爾。

主要價值

民間用全草治感冒,高熱,胃腸炎,咽喉腫痛,癰毒疔瘡以及中耳炎(滴耳)。印度,尼泊爾,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等地也有。模式標本采自尼泊爾

物種區別

1b. 地盆草(植物名實圖考)結筋草(雲南富民)Scutellaria discolor Wall. var. hirta Hand. -Mazz. in Act. Hort. Gothob. 13: 341. 1939——Scutellaria tayloriana Dunn in Notes Bot. Gard. Edinburgh 8: 166. 1913, p. p., et in ibid. 6: 175. 1915, p. p.; Kudo in Mem. Fac. Sci. Agr. Taihoku Univ. 2: 252. 1929, p. p. guoad pl. Yunnanensem——Scutellaria discolor auct non Wall. ex Benth. 1830: Hand. -Mazz. Symb. Sin. 7: 914. 1936.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葉兩面特別是下面沿脈上,與葉柄均被硬毛;花全然對生;花冠筒基部具明顯的毛環。產雲南中部、西北部,四川西南部;生於向陽山坡草地上或路旁,海拔約2000米。模式標本采自昆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