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異毛刺裂蟲
- 拉丁學名:Ehlersia heterochaeta Moore
- 界:動物界
- 門:環節動物門
- 綱:多毛綱
- 目:沙蠶目
- 科:裂蟲科
- 屬:刺裂蟲屬
- 拉丁目名:NEREIDIDA
簡介,原始文獻,形態描述,生境,主要分布,
簡介
拉丁目名:NEREIDIDA
中文目名:沙蠶目
中文科名:裂蟲科
拉丁科名:Syllidae
中文亞科:裂蟲亞科
拉丁亞科:Syllinae
中文屬名:刺裂蟲屬
拉丁屬名:Ehlersia
拉丁種名:heterochaeta
定名人:(Moore)
年代:1909
中文名:異毛刺裂蟲
ogenus:Syllis
原始文獻
Pro. Acad. Nat. Sci. Phila., 61: 322—325, pl. 15, figs. 1—4.
形態描述
不完整標本體長9 mm,體寬(含疣足)0.7 mm,具20多個剛節。
口前葉橢圓形、寬大於長。2對圓形紅眼,呈倒梯形排列,前對大於後對。2觸角長三角形,基部癒合。中央觸手位於前對眼之間、具20環輪,側觸手位於中央觸手兩側、稍短具12—15環輪。圍口節觸鬚2對,背觸鬚具20—22環輪,腹觸鬚具12—13環輪。
中背齒位於第1剛節。前胃位於第10—17剛節,隱約可見38排肌肉細胞。
疣足單葉型。第1對背須22環輪,第5對背須最長具28環輪、最短背須7環輪。腹須指狀,剛毛葉鈍圓錐狀、後剛葉稍大於前剛葉。
具3種剛毛:(1)復型鐮狀雙齒剛毛,端片有長有短;(2)復型刺狀雙齒剛毛;(3)體後部的1—2根雙齒簡單型剛毛。足刺2根,末端錘狀和圓棒狀。
據Dorsey和Phillips(1987)報導,雄性生殖個體的口前葉寬大於長,1對紅眼,3個光滑的觸手、中央觸手位於2眼之間、側觸手位於口前葉前緣、長為中央觸手的1/2,背須具10—12或6—8環輪、輪替排列,剛葉鈍錐狀,具1根足刺。除4—7根與正常個體相同的復型雙齒鐮狀剛毛和1—2根復型雙齒刺狀剛毛外,還具始於第3剛節背須下方的1束游泳毛狀剛毛。尾部具2根約21環輪的長肛須和1根指狀中腹須。
生境
南沙群島永暑礁、南薰礁(珊瑚礁坪台,海藻叢中)。
主要分布
國內分布: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