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異政殊俗
- 拼音:yì zhèng shū sú
- 釋義:偏離正道的政教和風俗
- 出處:《詩經·大序》
【名稱】異政殊俗 【拼音】yì zhèng shū sú 【解釋】指偏離正道的政教和風俗。 【出處】《詩經·大序》:“至於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
(1).各自為政。《詩大序》:“至於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荀子·解蔽》:“今諸侯異政,百家異說,則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亂。” 三國 ...
殊俗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shū sú釋義:1、意思是風俗、習俗不同,2.指風俗不同的遠方。3.異於流俗。出自《〈詩〉大序》。...
又如:風俗(風,指一時普遍流行的風氣;俗,指長期形成的禮節、習慣);習俗(習慣...移風革俗 遺俗 易俗移風 異政殊俗 移風易俗 雜俗 一民同俗 逸儕 一表...
然江山之外,異政殊俗,率土齊民,未蒙王化。此三祖所以顧懷遺恨也。今主上對德欽明,紹隆前緒;宰輔忠肅明允,劬勞王室,布政垂惠,而萬邦協和;施德百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