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彩紛呈梵華互鑒:看懂後三國時代的佛造像

異彩紛呈梵華互鑒:看懂後三國時代的佛造像

《異彩紛呈梵華互鑒:看懂後三國時代的佛造像》是202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異彩紛呈梵華互鑒:看懂後三國時代的佛造像
  • 作者:於江
  • 出版時間:2023年12月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2727868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佛教造像藝術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東漢開始延綿至今,近2000年。在佛造像藝術初入中原之時,保留有大量的域外風格,逐漸至兩宋時期形成了完全的本土造像藝術風格,我國佛造像藝術經歷了模仿-本土化(局部)-融合-再本土化(完全)的發展歷程。尤其是後三國時代(公元534-577),在短短的四十餘年的時間裡,佛造像藝術風格經歷了兩次變化,對於同時代的雕塑藝術以及之後隋唐時期的雕塑藝術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三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大分裂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最後階段,政治上相對穩定、經濟上有所發展、對外交往明顯增加,因此大量的吸收了外來文化,同時將其融入到本民族文化中,尤其是在佛造像藝術上。印度笈多時期的佛造像藝術風格通過海絲和綠洲絲綢之路傳入我國。因此,後三國時代的佛造像藝術前承北魏晚期風格、後啟盛唐造像藝術,在我國佛造像藝術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本書將通過大量收藏於各博物館的造像、各大石窟的遺存,系統的介紹後三國時期不同階段的佛造像藝術風格的特點,並從政治、經濟、對外交往等方面分析各時期佛造像藝術風格形成的原因,能夠使讀者更系統、清晰的了解這一時期佛造像藝術風格的特點、演變過程及演變原因。

圖書目錄

前言
總述 後三國時代的時間與空間
第一章 東漢至後三國時代的中國佛造像藝術風格概述
第一節 東漢至西晉時期的佛造像藝術
第二節 東晉至後三國時代的佛造像藝術風格
一 東晉十六國時期佛造像藝術風格(317-420年)
二 南朝建立至後三國時代的佛造像藝術風格(420-534年)
三 南朝中、前期
四 北魏時期
小結
第二章 後三國時代之南梁佛造像風格特徵及其形成原因
第一節 南梁時期佛造像遺存
一 石雕造像遺存
二 金銅造像遺存
第二節 南梁時期佛造像藝術風格特徵及成因
一 南梁時期第一階段
二 南梁時期第二階段
三 南梁時期第三階段
小結
第三章 後三國時代之西魏—北周佛造像藝術風格特徵及其形成原因
第一節 西魏—北周時期佛造像遺存
一 造像碑遺存
二 石雕造像遺存
三 金銅造像遺存
四 石窟造像遺存
第二節 西魏—北周時期佛造像風格特徵及成因
一 西魏時期
二 北周時期
小結
第四章 後三國時代之東魏—北齊佛造像藝術風格特徵及其形成原因
第一節 東魏—北齊時期佛造像遺存
一 石雕造像遺存
二 金銅造像遺存
三 石窟造像遺存
第二節 東魏—北齊時期佛造像風格特徵及成因
一 東魏—北齊時期第一階段
二 東魏—北齊時期第二階段
三 東魏—北齊時期第三階段
小結
總結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於江,男。2002年開始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前身)擔任志願講解員,至今已經20年。20年間為觀眾提供了近千場、1600小時的講解服務。鑽研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近20年,參與編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展講解詞,獨立撰寫中國國家博物館《近藏集萃-佛造像》、故宮博物院《曲陽修德寺白石造像》、上海博物館《雕塑館》等展覽講解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