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淋巴濾泡在病毒性心肌炎發病機制中的作用研究

異位淋巴濾泡在病毒性心肌炎發病機制中的作用研究

《異位淋巴濾泡在病毒性心肌炎發病機制中的作用研究》是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由朱明鑫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異位淋巴濾泡在病毒性心肌炎發病機制中的作用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朱明鑫
  • 依託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異位淋巴濾泡的形成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點,含有功能性的異位生髮中心,具備自身免疫應答所需的微環境,不僅能在非淋巴樣組織局部產生自身抗體,還可以分泌促炎介質、募集炎性細胞和促進病程進展,在體液免疫應答中發揮重要作用。病毒性心肌炎是繼發於病毒感染後的自身免疫疾病,雖然已有研究闡明心臟移植排斥反應與異位淋巴組織相關,但目前尚未發現異位淋巴濾泡的形成是否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發揮作用。針對這一空白,申請者已通過初步預實驗發現心肌炎症組織的血管周圍有T細胞及B細胞聚集物的淋巴樣結構。因此,在此基礎上,本研究將構建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通過HE染色和免疫組化染色,分別從形態學和分子水平驗證心肌炎症組織內是否有功能性的異位淋巴濾泡,闡明異位淋巴濾泡在病毒性心肌炎發病機制中的作用,並且探討Th17細胞及CXCR5和Pdp對異位淋巴濾泡形成的影響,從而為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治提供新的靶點。

結題摘要

近年研究發現外周免疫器官以外的組織在慢性炎症反應過程中會產生淋巴濾泡樣結構,稱異位淋巴濾泡(eLFs)。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種繼發於病毒感染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受損心肌細胞解體暴露自身蛋白可作為抗原激活B細胞,引發自身免疫反應。本課題主要探討非淋巴樣組織的心臟在病毒性心肌炎過程中是否會有異位淋巴濾泡的形成,以及Th17細胞與異位淋巴濾泡形成的相關性,從而為心肌炎的診治提供有效靶點。我們首先在BALB/c小鼠構建VMC模型。造模後觀察14天、21天、28天、35天四個時間點心臟HE染色情況,發現21天炎症反應最為明顯。與健康對照組相比,21天VMC模型小鼠心臟HE染色可見大量活化的淋巴細胞浸潤,並可見巢狀淋巴濾泡樣聚集結構,免疫組化染色可檢測到生髮中心相關標記物(CD3、CD20、Ki67、CD21),以及Th17細胞相關細胞因子IL-17及PDP。Tfh細胞定位於淋巴濾泡的生髮中心,通過流式細胞學可檢測到21天的EAM模型小鼠心肌組織、脾臟組織Th17細胞及Tfh細胞占總CD4+T比例明顯升高。RT-qPCR檢測21天VMC小鼠心肌組織Pdp mRNA的表達水平明顯高於對照組。同時用磁珠分選Naive T細胞用TGF-β+IL-6誘導Naive T細胞向Th17細胞分化,3天后用流式細胞術檢測Th17細胞表面高表達Pdp。 在進一步的實驗中,用抗小鼠IL-17單克隆抗體及抗PDP中和抗體處理VMC小鼠。通過相關評分評估HE染色中炎性浸潤的聚集水平與淋巴組織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與對照組相比IL-17抗體可抑制淋巴濾泡樣結構生成,且IL-17抗體可明顯改善心肌炎症細胞浸潤程度。 我們實驗首次明確在病毒性心肌炎病理過程中有異位淋巴濾泡(eLFs)的形成。研究表明在VMC模型中Th17細胞可特異性誘導心臟組織形成eLFs,同時異位淋巴濾泡的發育依賴IL-17和PDP。且PDP在Th17細胞上高表達,而在其他效應T細胞亞群上低表達。這可為心肌炎的診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