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電影過眼錄5:渴望生活

畫家電影過眼錄5:渴望生活

《畫家電影過眼錄5:渴望生活》為介紹世界著名藝術家(如倫勃朗、戈雅、卡拉瓦喬、雷諾瓦、莫奈、修拉、畢卡索、凡·高、波洛克、培根、安迪·沃霍爾等)傳記電影的專著,全書按藝術家出生年代為序列,《畫家電影過眼錄5:渴望生活》由藝術家傳記電影文字介紹及其劇照、藝術家及其作品、藝術家在藝術史上的地位等內容組成。

基本介紹

  • 書名:畫家電影過眼錄5:渴望生活
  • 類型:娛樂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同濟大學出版社
  • 作者:龔雲表 潤澤
  •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 頁數:276頁
  • 開本:3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畫家電影過眼錄5:渴望生活》由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序言/殷雄
安德烈·盧布廖夫:《安德烈·盧布廖夫》
彼得·勃魯蓋爾:《磨坊與十字架》
卡拉瓦喬:《浮世繪》和《一代畫家卡拉瓦喬》
葛飾北齋:《北齋漫畫》
印象派畫家:《莫奈和他的朋友們》及其他
奧古斯特·雷諾瓦:《雷諾瓦》和《鄉村星期天》
凡·高:《渴望生活》、《文森特與提奧》、《凡—高傳》和《夢》
西蓋羅斯:《向前邁進》
弗里達·卡洛:《筆姬別戀》
培根:《情迷畫色》和《培根:男人與競技場》
後記

序言

幾年前,一部《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影片以平和語調敘述著一個毫不出奇的故事:一個畫家在稍顯壓抑的家庭生活中,對一個年輕的女傭悄然產生愛的情愫而不帶絲毫的肉慾。按一般標準,這很難成為一部電影的主要情節。但有意思的是,這部電影卻引起極大的反響。當龔雲表先生囑我為他的新書《風中新娘》和《渴望生活》作序時,儘管他在此前出版的《花落花開》一書中已對這部電影作過介紹,但我仍是馬上想到它。我覺得這裡有許多有意思的話題:這部電影的創作者在凝視維米爾留下的件件如珠玉般的作品時一定讀到什麼,這點東西觸動了他心底里柔軟的地方,他將這點感動牢牢把握、放大,並準確地通過電影傳遞出來,得到觀眾的共鳴。它是電影,又是維米爾,兩者交錯,融為一體。那么,龔雲表又是如何來解讀呢?這是我們所期待的。
這兩本新書和此前已出版的《花落花開》和《輕狂歲月》所選擇的電影(畫家),如果按時間順序排列,基本上就是一部微縮的美術發展史,而其中主人公的重要,按貢布里希的說法,一部美術史就是他們的歷史。同時,這些影片又完全呈現了自有電影以來的語言風格變化。將這幾個複雜層面加以釐清,也是我寫下這些文字的由來。
19世紀30年代照相機的發明,對繪畫而言是致命的。這裡所說的繪畫,是指19世紀中後期之前的繪畫形態。以此為界,此前以真實地對自然和人進行再現描繪,是繪畫的前提和基本任務。大致而言,當畫家們逐漸解決了通過對明暗光影、透視法的訓練並熟練運用後,繪畫變立體了,產生了有深度的視覺幻覺。人們很驚訝,仿佛從中看到另一個世界而造成感官和心理上極大的愉悅和滿足。但是,也正是照相術的發明,對繪畫表達的“真實性”便開始讓人產生懷疑,同時,繪畫的另一紀錄功能隨之消失。
那么,繪畫怎么辦?有趣的是,龔雲表書中所選擇的電影(畫家),從古典的倫勃朗到立體主義的畢卡索再到波普藝術的安迪·沃霍爾,似乎就在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西方繪畫自喬托之後,或者更嚴格地說是義大利文藝復興之後,對
“人”的關注,或藝術家們逐漸對繪畫注入個體情感和對表達這種情感的有意識挖掘,正是繪畫發展的必然之路。而照相機、電影的發明,只不過是加速了繪畫自身思考和變革的催化劑。
所以,在這個前提下,繪畫開始逐漸離開了對於宗教單一的描繪和歌頌。於是在龔雲表的書中,從卡拉瓦喬開始,畫面中出現了沾在身上的淤泥和污垢的乞丐身影(這與義大利文藝復興以來追求神聖、俊朗的風格截然不同);出現了戈雅、格列柯如同夢魘般的形象與色澤;出現了倫勃朗沉重筆調下透出的人間悲苦……這種改變是自然的,也是自覺的。隨後,人們發現了光,發現了陰影中仍是明亮的灰,樹影婆娑間漫坡的野草在正午的強光下閃爍著令人眩暈的、變幻著的色彩關係。進而,人們於此又不滿足了。“僅僅對自然真實地描繪就夠了嗎?”塞尚發問了。於是藝術走進了現代。
在這期間,徘徊著一個瘦削的法國人,他早年習畫,後來拿起相機。在以後漫長的年歲里,用他獨特的視角紀錄下了這個不安的世界和這個不安世界中許許多多有趣的人。晚年,他又放棄了那台跟隨他50餘年的萊卡相機,重新拿起畫筆——在這兩者之間,即攝影和繪畫的兩頭,似乎有著一個矛盾但又相互滲透著的關係。他的攝影作品終生奉行不事裁剪的原則,雖構圖出奇卻又完全在規範之中,取鏡框內的物象分明就是一個具有極高繪畫素養的畫家選擇;而他的繪畫卻直奔本質,不事雕琢,牢牢地定格著瞬間的印象,這分明又是攝影予以他繪畫的濡養。他就是卡蒂埃·布勒松。也許這正是攝影和繪畫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吧?
大約攝影機發明50年後開始有了電影。百餘年來,這個比之繪畫年輕得多的、在攝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藝術樣式,以其迅猛的覆蓋力進入人們的生活。時至今日,電影已經融匯了各種視覺、聽覺手段,將它的敘述以直接而霸道的方式傳遞給觀者,而這種方式卻又是人們樂於消受的。每個人無疑都有這樣的體驗和這種體驗下留存在腦中的記憶:經典的鏡頭、情節和表演者。這裡“每個人”泛指這個社會各個階層的人,無論他是士大夫還是販夫走卒,都能從不同的類型電影中獲得他們的快樂和夢想參照。對的,電影是夢想。從電影發明之初,人們也是基於夢想的:攝影照片中的人物如何使他們動起來?於是又是一個法國人盧米埃爾將攝像機對準了里昂的一座工廠大門,拍攝了工人放工的情景。人們終於看到原本司空見慣的場景通過銀幕的再現:銀幕上工人們無聲、快速地移動著,有的人陰沉著臉,有的人吸著煙,而有的人就是自己的鄰居。
這應該是最早的電影吧。
與繪畫的發展流變一樣,電影當然也經歷了數個階段的技術與思潮的變革,而今天電影的“樣子”,肯定不是當年盧米埃爾能想到的。今天的電影除了讓我們嘆為觀止的視覺效果外,已細化為許多類型,而“畫家電影”無疑屬於傳記類。前面談了關於繪畫大致的演變以及與攝影的關係,電影的誕生等等,試圖梳理出一個頭緒,即繪畫一路走來,進入“現代藝術”這個時段,也差不多是在攝影和電影發明之間(約19世紀60、70年代),由於繪畫由原本紀錄的、教化的、唯美的形式轉而開始內心的表達,於是其形態便異常地多元和複雜起來。而這一群體中的出類拔萃者,我們當然尊稱他們為藝術家。這些傑出藝術家們的思考、創造和生活一定充滿著許多未知和多樣,而這些未知和多樣是如何被另一類型的藝術家——電影藝術家所揭秘、解讀和詮釋?無疑,這是有懸念的。
解開這些懸念,便成為龔雲表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和他所要撰寫的主要內容。
不知道這是不是龔雲表的本意。當他幾年前開始收集、整理、撰寫有關“畫家電影”並結集出版時,直覺便告訴我這是一件很有意義並富有挑戰性的工作。當他又有兩部新作準備出版並囑我寫序,我想他選擇我的原因有二:一是他覺得我能讀懂他;二是我是畫畫的,也愛看電影。繪畫和電影原本都是同一源流而來,而兩者關係彼此交錯,相互影響。就這兩部書的主題,電影藝術家對造型藝術家的理解並落實到一部電影作品,換句話說,同樣作為造夢人,他們又能給我們留下什麼樣的夢想?這個問題複雜而有趣。而關注並抱著極大熱忱和好奇心從自己的角度去觸摸,這便是龔雲表的性格——夢想,他從一個專業的化工研究者到職業的藝術評論家、策展人,這其間專業上的跨度之大是任何人都明白的,而這一步是在他過了知天命之年跨出的。在另一篇文章中,我就稱他為“逐夢者”。能毅然中止一般人習以為常的、慣性的工作狀態而去重新開始續自己青少年時代的夢想並有著持續不斷的激情,這也是我長期以來對龔雲表保持著敬意的重要原因。
這幾年,龔雲表似乎放緩了他永遠匆忙的步履。好幾次通電話,有時在外與友人結伴旅行,有時一人在去外地博物館觀展途中。其實,這種緩行,以我對龔雲表的了解,他是在給自己作適當的調整。眼下這兩部關於“畫家電影”的書(還有此前已出版的兩部),可視作他這段緩行帶給我們的驚喜——是他作為一個職業藝評家的另一種延續,就像是一個長期耕作的農人在小憩時凝視偶停在他膝頭的小小飛鳥,彼此對視;更像是一個孩童對許多事物永不停歇的好奇之心。
回到開頭說到的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隔了好多年,影片中所敘述的情節多已淡忘,但其中準確地傳遞著維米爾緩慢、寧靜甚至有點慵懶的基調,呈現著經歲月打磨過的溫潤的時間質感,成為我對這部影片最深的記憶。同時,也是坐擁書城、享受著恬適時光的龔雲表予以我的感動。
以上是我閱讀龔雲表這兩部書稿的感受和引發的思考。記錄下來,權以為序。
殷雄
2013年12月於上海西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