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創作的一首詞。詞的上片化用成句,訴說相親相愛的一雙人無端被拆散,不曾交代相關故事,也沒有具體情節。下片以“故事”說故事,借古老傳說,透露出詞人的相思之苦。全詞引經據典,感情真摯,詮釋了一段純潔的愛情,因現實的無情而有緣無分,令人空自嘆息。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納蘭性德
- 作品出處:《納蘭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畫堂春1
一生一代一雙人2,爭教3兩處銷魂4。相思相望不相親5,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6,藥成碧海難奔7。若容相訪飲牛津8,相對忘貧。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畫堂春:詞牌名,又名“畫堂春令”、“萬峰攢翠”等。雙調四十七字,前段四句四平韻,後段四句三平韻。
2. 一生一代一雙人:語出唐代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相憐相念倍相親,一生一代一雙人。”
3. 爭教:怎教。
4. 銷魂:形容極度悲傷、愁苦或極度歡樂。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杜安世《訴衷情》:“夢蘭憔悴,擲果淒涼,兩處銷魂。”此謂天作之合,卻被分隔兩地。兩處相思,黯然銷魂。
5. 相思相望不相親:語出唐代王勃《寒夜懷友雜體》:“故人故情懷故宴,相思相望不相親。”
6. 藍橋:地名。在陝西藍田縣東南藍溪上,傳說此處有仙窟,為裴航遇仙女雲英處。《太平廣記》卷十五引裴硎《傳奇·裴航》云:裴航從鄂渚回京途中,與樊夫人同舟,裴航贈詩致情意,後樊夫人答詩云:“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藍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後於藍橋驛因求水喝,得遇雲英,裴航向其母求婚,其母曰:“君約取此女者,得玉桿臼,吾當與之也。”後裴航終於尋得玉桿臼,遂成婚,雙雙仙去。此處用這一典故是表明自己的“藍橋之遇”曾經有過,且不為難得。
7. 藥成碧海難奔:《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之,奔月宮。”高誘註:“姮娥,羿妻,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宮,為月精。”李商隱《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這裡借用此典說,縱有不死之靈藥,但卻難像嫦娥那樣飛入月宮去,意思是縱有深情卻難以相見。
8. 飲牛津:晉代張華《博物志》:“舊說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諸者,年年八月,有浮搓來去,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於搓上,多資糧,乘搓而去。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諸次飲之,此人問此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問嚴君平則知之”,故飲牛津系指傳說中的天河邊。這裡是借指與戀人相會的地方。
白話譯文
明明是共度一生一世的兩個人,命運卻偏偏安排他們兩地相隔,不能在一起。相思相望,而又不能相親相愛,那么這春天又是為誰而來的呢?
藍橋相遇並不是難事,難的是即使有不死的靈藥,也不能像嫦娥那樣飛入月宮與她相會。如果能像牛郎織女一樣,渡過天河雙雙團聚,日子再貧苦也心甘情願。
創作背景
傳聞納蘭性德與表妹青梅竹馬,情投意合,但表妹被康熙帝納為妃子,兩人生生分離,其痛難抑,織女牛郎仙凡相戀,尚且能每年相會一次,而納蘭性德對心上人的愛戀,卻只能通過此詞來遙寄,此詞亦被解作悼亡之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描寫愛情的《畫堂春》與納蘭容若以往大多數描寫愛情的詞不同,以往容若的愛情詞總是纏綿悱惻,動情之深處也僅僅是帶著委屈、遺憾和感傷,是一種呢喃自語的絮語,是內心卑微低沉的聲音。而這一首詞仿佛換了一個人,急促的愛情表白,顯得蒼白之餘,還有些呼天搶地的悲愴。
詞的上片劈頭便是“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這樣的句子,並不曾經過眉間心上的構思,不過是脫口而出,再無其他道理。猶如一位女子,沒有絲毫的妝點,素麵朝天,但因為有天姿的底蘊,耐得住人們去品味。明明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佳人,偏偏要經受上天的考驗,無法在一起,只能各自銷魂神傷,這真是老天爺對於有情人開的最大的一個玩笑。“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既然相親相愛都不能相守,那么老天爺,這春天你為誰開放?詞人的指天怒問讓人嘆息,他真是情何以堪。作者將古人詩句加以修改,運用得十分到位。駱賓王的原句想來並無多少後人知曉,但納蘭容若的這首詞卻是傳遍了大江南北。
下片轉折,接連用典。小令一般以頻繁用典為大忌,此為通例,而這首詞用典很講究,絲毫沒有堆砌的感覺。“漿向藍橋易乞”,這個故事講的是裴航從樊夫人的詩句得到啟示,千辛萬苦娶到自己愛慕的雲英。詞人用這個典故,其實是想說裴航那樣的際遇於他而言,也是有過的,但想來他也遇到了如同裴航一樣的大難題,可惜,沒有仙人指路,毫無解決辦法,故而苦悶萬分。“藥成碧海難奔”,即使現在有不死靈藥也是無可奈何,在詞人眼裡,心上人正像月宮之中孤零零的嫦娥仙女,冷冷清清,與他天人永隔,寂寥半生。
之後所寫的“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也是一個典故。傳說大海的盡頭就是天河,那裡曾有人每年八月乘槎往返於天河與人間,從不失期,好奇的人便效仿踏上了探險之路。漂流數日後,那人見到了城鎮房屋,還有許多男耕女織的人們。他向一個男子打聽這是什麼地方,男子只是告訴他去蜀郡問問神算嚴君平便知道了。嚴君平掐指一算後,居然算出那裡就是牛郎織女相會的地方。詞人用這個典故,是想說自己雖然知道心中愛的人與自己無緣,但還是渴望有一天能夠與她相逢,在天河那裡相親相愛。結句則採用了中國詩詞用典時暗示的力量,納蘭容若有意讓詞意由“飲牛津”過渡到“牛衣對泣”的典故,他是權相明珠之子,家產本不貧窮,現在用“相對忘貧”之語,無非說如果他若能同她相見,一個像牛郎,一個像織女,便是做睡在牛衣中的貧賤夫婦,他也滿足。
全詞直抒胸臆,落落大方,將一段苦戀無果乃至悲痛終生的感情完美呈現,絲毫沒有其他愛情詞中小女人式的委婉,表達了詞人縱然無法相守也保留著一線美好的願望。
名家點評
現代作家蘇雪林《清代男女兩大詞人戀史之迷》:以為此戀人為“入宮女子”,“槳向藍橋易乞”似說態人未入宮前結為夫婦是很容易的;“藥成碧海”則用李義山詩,似說戀人入宮,等於嫦娥奔月,便難再回人間,李義山身入離宮與宮嬪戀愛,有《海客》一絕,納蘭容若與入宮戀人相會,也用此典,居然與李義山暗合。
當代作家趙秀亭、馮統一《飲水詞箋校》:此闋寫戀人在天,欲訪而無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