莖枯病又稱黑霉病(Blackmold)主要為害莖和果實,亦可為害葉和葉柄,莖部出現傷口易染病,病斑初呈橢圓形、褐色凹陷潰瘍狀,後沿莖向上下擴展到整株,嚴重的病部變為深褐色乾腐狀並可侵入到維管束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番茄莖枯病
- 外文名:Blackmold
- 別稱:黑霉病
- 主要為害:莖和果實
病害症狀,發病規律,防治,病原描述,
病害症狀
果實染病,侵染綠果或紅果,初為灰白色小斑塊,後隨病斑擴大凹陷,顏色變深變暗,長出黑霉即病菌分生抱子梗和分主炮子,引起果腐。該菌產生的交鏈孢酸轉移到植株上部,殺死葉脈兩側的葉組織或葉面布滿不規則褐斑,病斑繼續擴展,致葉緣捲曲,最後葉片乾枯或整株枯死,別於早疫病。
發病規律
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蔓延。孢子從傷口侵入,一般高濕多雨或多露易發病。
防治
(1)選用耐病品種。(2)收穫後及時清潔田園。(3)發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4%防毒礬可濕性粉劑4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枷劑1000~1500倍液、70%乙膦·錳鉀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技術參照番茄早疫病。
病原描述
Ahernaria alternata(Fries)Keissl.(異名 A.Tenuis Nees)稱鏈格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梗簇生,暗褐色,較短粗,或呈不規則棍棒形,具2~9個隔膜,大小27.5~110×2.75~4.5微米,頂端著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倒棒狀或圓筒狀,淡黃色,大小9.5~40 / 5~11.25微米,具縱隔1~6個,多數3~4個;橫隔1~5個,多為3個,具短喙,僅為抱身長的一半,喙多無隔,少數1~2個隔,無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