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紅粉病

番茄紅粉病

番茄紅粉病近年在內蒙古、遼寧發生日趨嚴重,生產上只見為害果實。剛著色的果實或成熟果實均可發病,發病初期果實端部出現褐色水浸狀斑,後變褐色至深褐色,不凹陷,濕度大時病部先生白色緻密的霉層,不久其上長滿一層淺粉紅色絨狀霉,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番茄紅粉病
  • 分布區域:內蒙古,遼寧
  • 病原中文名:粉紅單端孢
  • 病原拉丁學名:Trichothecium roseurn Link
  •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
  • 病害類型:真菌
  • 主要為害部位:果實
病原形態,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病原形態

粉紅單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rn(Pers.)Link),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菌落初白色,後漸變成粉紅色;分生孢子梗無色,直立不分枝,偶爾具1~2個隔膜,頂端有時稍大,大小)162.5~200×2.5~4.5微米;分生孢子頂生,單獨形成,孢基具一扁乳頭狀突起,頂端簇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倒洋梨形,雙胞,隔膜處略縊縮,大小15~28×8~15.5微米,分生孢子初期無色,後期淺粉紅色,形成向基序列的孢子鏈。
病果最後腐爛落地或乾縮為僵果掛在枝條上。

傳播途徑

病菌以菌絲體隨病殘體留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傳播到番茄果實上,由傷口侵入,發病後,病部又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風雨或灌溉水傳播蔓延進行再侵染。

發病條件

病菌發育適溫25~30℃,相對濕度高於85%利於發病。生產上灌水過多、濕度過大、放風不及時易發病,番茄栽植過密、偏施氮肥、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合理密植,避免植株過密,及時整枝,打權,中後期適時摘去下部老葉,以增加通透性。
(2)生態防治。棚室要加強放風排濕,使相對濕度低於85%,可有效地控制紅粉病的發生和蔓延。
(3)發病初期,在病果尚未長出粉紅色霉層之前摘除病果,裝入塑膠袋內,攜出棚外,集中燒毀或深埋。
(4)藥劑防治,重點是在苗期下雨前後和發病初期摘去病葉後施藥,每隔5-10天再行用藥,連治3-4次。藥劑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稀釋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稀釋液,或百菌靈與多菌靈,或百菌清與托布津各1:1:1000混合液。發病初期熏煙百菌清煙霧劑,或噴粉10%百菌清粉塵劑,每1000平方米1.5千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