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 芳,女,1977年生,漢族。中國少數民族史碩士,現為雲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學院人類學博物館影視人類學實驗室教師,助理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畢 芳
- 出生日期:1977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雲南大學
- 學位/學歷:碩士
- 專業方向:影視人類學
- 職務:雲南大學助理研究員
研究方向,教學任務,教育背景,科研項目,主要成果,榮譽,
研究方向
影視人類學、民族志電影創作理論與實踐,非物質文化遺產影像記錄及口述史影像實踐等。
教學任務
本科生《影視人類學》課程,兼任雲南省文化廳非遺影像記錄培訓講師。指導本科學生、培訓學員完成的紀錄片作品入選昆明大學生電影節、廣西國際民族志電影節、中國影視人類學學會獎等。
教育背景
本科畢業於雲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
碩士畢業於雲南大學中國少數民族史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
獲雲南大學民族研究院《紀錄片創作與實踐》研究生課程結業證書。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影視學系訪問學者。
碩士畢業於雲南大學中國少數民族史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
獲雲南大學民族研究院《紀錄片創作與實踐》研究生課程結業證書。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影視學系訪問學者。
科研項目
1、主持雲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年度項目青年項目“金沙江河谷地區傣族研究”,已結題;
2、主持雲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金沙江中下游傣族歷史與文化變遷研究”,已結題;
3、主持雲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民族志電影拍攝——金沙江中下游傣族影像志》,在研;
4、主持雲南大學民族學學科高地建設項目《金沙江中下游傣族紀錄影像》,在研;
5、主持國家文化部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項目“中國節日影像志——德昂族澆花節”,在研。
2、主持雲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金沙江中下游傣族歷史與文化變遷研究”,已結題;
3、主持雲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民族志電影拍攝——金沙江中下游傣族影像志》,在研;
4、主持雲南大學民族學學科高地建設項目《金沙江中下游傣族紀錄影像》,在研;
5、主持國家文化部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項目“中國節日影像志——德昂族澆花節”,在研。
主要成果
1、論文《白族本主神話的特色——神祇的多元化與人性化探析》,載《雲南財貿學院學報》(社科版),2006年第1期。
2、論文《當前貴州民族關係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思考》,載《西南邊疆民族研究》第五輯,雲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3、論文《明代西南邊疆僰夷的分布變化及僰夷文化淺述》,載《思想戰線》2008年人文科學專輯,2008年6月。
4、合作論文《清代雲南的邊防建設》,載《思想戰線》2008年人文科學專輯,2008年7月。
5、論文《金沙江中下游傣族民族認同研究》,載《西南邊疆民族研究》第八輯,2010年版。
6、論文《金沙江中下游傣族研究的學術回顧》,載《東陸學林》第二十輯,2011年版。
7、合作紀錄片作品《翠蓮的周末》,28分鐘,2012年12月。
8、紀錄片作品《花姿搖曳》,35分鐘,2013年5月。
2、論文《當前貴州民族關係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思考》,載《西南邊疆民族研究》第五輯,雲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3、論文《明代西南邊疆僰夷的分布變化及僰夷文化淺述》,載《思想戰線》2008年人文科學專輯,2008年6月。
4、合作論文《清代雲南的邊防建設》,載《思想戰線》2008年人文科學專輯,2008年7月。
5、論文《金沙江中下游傣族民族認同研究》,載《西南邊疆民族研究》第八輯,2010年版。
6、論文《金沙江中下游傣族研究的學術回顧》,載《東陸學林》第二十輯,2011年版。
7、合作紀錄片作品《翠蓮的周末》,28分鐘,2012年12月。
8、紀錄片作品《花姿搖曳》,35分鐘,2013年5月。
榮譽
1、2013年學位論文《金沙江中下游傣族研究》(15萬字)被評為“雲南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2、合作紀錄片作品《翠蓮的周末》,入選2015年北京國際電影節首屆中國少數民族題材紀錄片回顧展“家園遺產”主競賽單元,獲中國民族博物館“永久收藏獎”。
3、紀錄片作品《花姿搖曳》,入選2015年北京國際電影節首屆中國少數民族題材紀錄片回顧展“家園遺產”主競賽單元,獲中國民族博物館“永久收藏獎”。
4、2016年4月——2017年3月紀錄片《花姿搖曳》受邀參加廣州國際紀錄片電影節“藝文空間”展映一年。
2、合作紀錄片作品《翠蓮的周末》,入選2015年北京國際電影節首屆中國少數民族題材紀錄片回顧展“家園遺產”主競賽單元,獲中國民族博物館“永久收藏獎”。
3、紀錄片作品《花姿搖曳》,入選2015年北京國際電影節首屆中國少數民族題材紀錄片回顧展“家園遺產”主競賽單元,獲中國民族博物館“永久收藏獎”。
4、2016年4月——2017年3月紀錄片《花姿搖曳》受邀參加廣州國際紀錄片電影節“藝文空間”展映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