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八中

畢節八中

畢節市第八中學學校位於畢節市天河東路49號(原倒天村台子村民組衛星壩內),始建於1989年9月,1992年竣工。建校時校舍總面積4274㎡,生均8.66㎡,其中教學樓2574㎡,生均5.22㎡,教室29間,配電房15㎡,教職工宿舍1800㎡,體育場1500㎡,籃球場3個,簡易田徑場一個,環形跑道300米(無沙石鋪面),廁所200㎡,圍牆800㎡,規劃綠化面積3500㎡,(當時一片光禿,樹無一株)各類設施投資數120萬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畢節市第八中學
  • 創辦時間:1992年8月
  • 所屬地區畢節市天河東路49號
  • 類別:公立中學
歷史沿革,地理位置,辦學宗旨,開設科目,現任領導,師資力量,教學設施,所獲榮譽,

歷史沿革

畢節市第八中學始建於1989年9月,籌建初期,校內潘禮良任組長,戴良璽任副組長。1989年12月,籌建組增加為四人:潘禮良、楊啟孝、魏文喜、寧曉燕,1991年又增加吳康賢、蘭偉章、陳祖鳳。1992年8月建成,原名畢節縣第二職業技術中學,為副科級事業單位,隸屬於畢節縣教育局,第一屆領導校長宋銘正,支部書記潘禮良,副校長趙連平、戴良璽。為了適應發展,便於稱謂,原隸屬關係和級別不變。[畢市府通(1998)48號檔案] 八中黨支部建立於1992年9月。第一任黨支部書記潘禮良,委員宋銘正、趙連平,正式黨員11人,約占教職工人數的23。4﹪,建校時校舍總面積4274㎡,生均8。66㎡,其中教學樓2574㎡,生均5。22㎡,教室29間,配電房15㎡,教職工宿舍1800㎡,體育場1500㎡,籃球場3個,簡易田徑場一個,環形跑道300米(無沙石鋪面),廁所200㎡,圍牆800㎡,規劃綠化面積3500㎡,(當時一片光禿,樹無一株)各類設施投資數120萬元。
1992年8月建成,名叫畢節縣第二職業技術中學,開始招生,共10個班,初一年級四個班,學生400人。同時從畢節縣教師進修學校轉入初二初三各兩個班,學生93人,學校“招生難”(成績好的學生不選擇剛籌建的八中)。教職工46人,其中中級職稱4人。教師共29人,其中女教師13人,男教師16人。第一任黨支部書記潘禮良,委員宋銘正、趙連平,第一屆領導校長宋銘正,副校長趙連平、戴良璽。正式黨員11人,約占教職工人數的23.4﹪。
1993年增收高中生,1994年在校生16個班719人,其中國中12個班,641人;高中2班78人。也叫做“招生難”(學生紛紛前來,造成大班額的局面)。支部書記、校長唐泰祥,副校長史開訓、副校長封於智、政教主任謝德明、總務主任翟思澤、辦公室主任張麗、教務處主任尹麗,有中共黨員35人,約占教職工人數的33﹪。
1994年在校生16個班,807人,女生322人。少數民族118人。其中國中15個班,746人;高二一個班61人。校園的綠化,無政府撥款,無自籌資金,只有群策群力,學校領導宋銘正校長、潘禮良書記到各處尋求樹苗,親自扛到學校,每到春季學期,每位學生上交一棵木本植物,領導和老師們親自挑選樹種,然後挖坑,植樹,培土,澆水,辛勤培育,悉心護理。三年以後,八中綠化略見雛形。教師共46人,其中女教師20人,男教師26人。高級教師1人,中級10人。
1995年,招生班級17個班,學生人數增加到972人,女生422人,少數民族213人。其中國中15個班,初一6個班,初二5個班,初三4個班,共916人;高三一個班56人。教師共46人,其中女教師20人,男教師26人。高級教師1人,中級12人。該年支部換屆選取產生第二屆支委,支部書記潘禮良,委員趙連平、葛傳熙、謝德明,正式黨員16人,約占教職工人數的24.5﹪。
1996年,只招收國中班,取消高中招生。招生班級17個班,初一6個班,初二6個班,初三5個班,學生人數增加到1072人,女生499人,少數民族233人。教師共51人,其中女教師20人,男教師31人。高級教師1人,中級15人。
1997年,招生班級18個班,初一6個班,初二6個班,初三6個班,學生人數增加到1207人,女生583人,少數民族315人。教師共56人,其中女教師24人,男教師32人。高級教師1人,中級19人。
1998年8月將“畢節縣第二職業技術中學”更名為“畢節市第八中學”。招生班級19個班,初一7個班,初二6個班,初三6個班,學生人數增加到1392人,女生626人,少數民族338人。教師共61人,其中女教師26人,男教師35人。高級教師1人,中級19人。
1999年,增建宿舍樓3960㎡,周轉房300㎡,門衛室45㎡。招生班級21個班,初一8個班,初二7個班,初三6個班,學生人數增加到1487人,女生735人,少數民族342人。教師共63人,其中女教師27人,男教師36人。高級教師1人,中級19人。支部換屆選舉,產生第三屆支委,支部書記潘禮良,委員謝德明、龔霖、封於智、翟思澤、劉燕林。有中共黨員15人,約占教職工人數的22。3﹪。2000年6月,增建綜合樓2300㎡,班級增加到21個班,初一8個班,初二8個班,初三7個班,學生人數1556人,女生768人,少數民族422人。教師共66人,其中女教師28人,男教師38人。高級教師2人,中級20人。畢業人數450人。總均分341.2分,名列全市第四名。
2001年,招生班級24個班,初一8個班,初二8個班,初三8個班,學生人數增加到1647人,女生811人,少數民族411人。教師共70人,其中女教師31人,男教師39人。高級教師3人,中級20人。畢業人數 552人。總均分379.27分,名列全市第二。
2002年學校建校十周年,招生班級增加到25個班,初一9個班,初二8個班,初三8個班,學生人數增加到1804人,女生922人,少數民族333人。教師共74人,其中女教師33人,男教師41人。高級教師7人,中級20人。畢業人數501人。總均分397.5分,名列全市第一名。支委換屆選舉,產生第四屆支委,支部書記潘禮良,委員龔霖、謝德明、封於智、劉燕林,有中共黨員24人,約占教職工人數的27.8﹪。
2003年,招生班級25個班,初一8個班,初二9個班,初三8個班,學生人數增加到1877人,女生882人,少數民族415人。教師共79人,其中女教師36人,男教師43人。高級教師11人,中級22人。畢業人數591人。總均分478分,名列全市第二名。
2004年被貴州省評為省級綠色學校。招生班級26個班,初一9個班,初二8個班,初三9個班,學生人數增加到2141人,女生1049人,少數民族441人。教師共80人,其中女教師36人,男教師44人。高級教師15人,中級26人。畢業人數556人。總均分428.1分,名列全市第一名。
2005年,學校自籌資金將沿用了13年的沙石跑道改為柏油跑道。招生班級26個班,初一9個班,初二9個班,初三8個班,學生人數增加到2073人,女生1021人,少數民族388人。教師共87人,其中女教師40人,男教師47人。高級教師23人,中級28人。畢業人數672人。總均分394.53分,名列全市第一名。支委換屆選舉,產生第五屆支委,支部書記潘禮良,委員龔霖、謝德明、封於智、劉燕林,有中共黨員26人,約占教職工人數的28.4﹪。
2006年,增建秀山綜合樓1118㎡,腳踏車棚100㎡,校園廣場2500㎡。招生班級28個班,初一10個班,初二9個班,初三9個班,學生人數增加到2249人,女生1079人。少數民族428人。教師共91人,其中女教師43人,男教師48人。高級教師28人,中級30人。畢業人數592人。總平分476.4分,名列全市第一名。考入畢節一中162人,畢節二中113人,民中72人,實驗高中18人。
2007年,招生班級增加到30個班,初一11個班,初二10個班,初三9個班,學生人數增加到2583人,女生1153人,少數民族482人。教師共92人,其中女教師44人,男教師48人。高級教師28人,中級33人。畢業人數605人。總平分411.64分,名列全市第一名。考入畢節一中256人,畢節二中108人,民中78人,實驗高中29人。
2008年增加到33個班,學生2796人。初一12個班,初二11個班,初三10個班,教師共106人,其中女教師50人,男教師56人。高級教師30人,中級36人。畢業人數736人。總平分397.04,名列全市第一名。考入畢節一中269人,畢節二中133人,民中58人,實驗高中32人。支委換屆選舉,產生第六屆支委,支部書記唐泰祥,委員史開訓、封於智、謝德明、翟思澤、張麗、尹麗,有中共黨員35人,約占教職工人數的33﹪。
2009年2月,教職工總數106人,專業技術人員104人,中學高級教師32人(聘任22人),中學一級教師39人(聘任27人),初級職稱33人。教師大學本科文憑60人,大學專科文憑40人。此時學校已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為後來的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2年,增加到60個教學班,學生4595人,在冊在編教職工209人;借入教師6人,在職離崗教師3人,在職在崗教職工218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員6人,後勤人員6人。

地理位置

畢節市第八中學學校位於畢節市天河東路49號(原倒天村台子村民組衛星壩內)。
畢節八中

辦學宗旨

畢節八中辦學宗旨是“讓政府滿意、讓社會信賴、讓學生嚮往、讓家長放心”;辦學目標:“校容校貌園林化、教學設備現代化、師資優質本科化、辦學管理科學化”;校訓:“誠實、活潑、團結、奮進”;校風:“勤學習、求創新、做真人”;教風:“創新、務實、敬業、愛生”;學風:“樂學、善思、勤奮、踐行”。 畢節八中把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高質量人才作為教學的根本目標,學校領導班子團結務實,開拓進取,教職工工作兢兢業業,樂於奉獻。學校注意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大膽吸收成功經驗,注重加強學科間的滲透、交叉、組合,發揮綜合多學科的特色和優勢。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已經建立起一套比較完整的、有自身特點的教學計畫和管理體系。學科建設全面啟動,發展勢頭良好。學校按照“嚴肅與輕鬆同在,情感與問題並存”的教學理念,將綜合教育和基礎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學校從2003年實施“成長記錄”教學管理,從各個教學環節上落實學生個性發展,給學生以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建有嚴格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在歷年的全市優秀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獲獎數始終名列全市第一。學校建立了一套有實效、有特色的教學管理制度,配合中學教師繼續教育,網上培訓和外出考察相結合,實行按勞取酬制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實現了科學化、專業化管理,並堅持不懈地整治教風和考風,形成了良好的學風和校風。
二十年來,學校真正經歷了從“招生難”到“招生難”的過程。學校在培養人才、創新科技、傳承文明、服務社會方面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師生謹記“誠實、活潑、團結、奮進”的校訓;嚴守“勤學習、求創新、做真人”的校風;力行“創新、務實、敬業、愛生”的學風,發揚八中精神,為家鄉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作出重要貢獻。八中人繼續以堅持內涵發展為主導,以增強綜合實力為主線,以爭取重大突破為方向,向建設一流中學的目標大步邁進。

開設科目

開設科目: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音樂、體育、美術、信息技術、健康教育等。課外活動:英語角、國旗班、籃球集訓、藝術設計、電腦繪圖、創建文學社、地理園沙盤製作、生物園標本採集等小組。

現任領導

校長支部書記為唐泰祥,副校長史開訓、封於智,政教主任謝德明,教務主任尹麗,辦公室主任張麗,總務主任翟思澤。

師資力量

學校現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奠定了學校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基礎,學校在冊在編教職工106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員7人,後勤人員7人,專任教師99人,大學本科學歷63人,專科教師36人,中學高級教師已評32人,已聘22人,中學一級教師已評39人,已聘27人,中學二級教師27人,國小一級教師1人,中學三級教師4人,國小二級教師1人。獲“省級骨幹教師”稱號的有4人,獲“地區級骨幹教師”稱號的有14人。
2008年6月聶燕、白永端參加畢節市城鄉中學英語教師新課程標準培訓,分別擔任主講和示範課。2003年4月王曉、杜穎到全市各鄉鎮進行國語培訓。
2008年11月,李龍強、吳勤學、胡家兵是《榜上有名》編委會成員,貴州教育科學研究所編寫、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10月周燚《新導學》編委會成員貴州教育科學研究所編寫、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教師獲獎和文章發表見附表)學校把加強和發展教師教育視為建設名校的關鍵,始終以“培養高質量學生”為核心,激勵學生的創新能力,營造完善的成才機制和濃重的學習氛圍。嚴格執行升、降旗儀式,堅持每周一早晨7﹕40“國旗下的講話”。
積極推進招生制度改革,吸引優秀生源。通過加強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來完善,來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潛力,實施“擂台賽年級名次獎勵”等措施,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學生髮表的文章20多篇,物理競賽地區級122人次,省級78人次,數學競賽地區級人322次,省級217人次,化學競賽地區級144人次,省級66人次,英語競賽地區級145人次,省級49人次。文體藝術科技地理:48人次。畢節八中努力以過硬的師資,科學的管理,培養出一流的八中人才。八中培養的人才,在各自位置上大顯身手,贏得了社會的肯定和上級學校的普遍歡迎。
自2000年以來,已培養合格畢業生5225人,2006年—2008年中考,錄取畢節一中687人,錄取畢節二中254人,錄取民中208人。學校三年每學年度計畫招收560餘人,實際每學年度入學新生達1000餘人,每年向畢節一中、二中輸送大批優秀學生,近八年輸送率均穩居全市第一。畢節八中學校注重課堂內外教育的結合,鼓勵學生開展社會實踐。開辦適時講座(遠離毒品、預防愛滋病、消防、反邪教等),倡導讀百本書,使以德育為核心,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德、智、體、美相互滲透的素質教育,成為校園生活的主旋律。
2006年6月獲地區“綠色學校”環保知識競賽國中組三等獎。
2008年9月學校獲畢節市中小學生全國環境公益招貼畫設計大賽一等獎,9月獲全區中國小校園集體舞比賽國中組二等獎。2008年中國小信息技術套用素質競賽國中電腦繪畫作品丁睿志獲畢節地區一等獎。工會工作有計畫、有步驟進行,積極為教職工排憂解難,豐富教職工的業餘生活。1。探望因病住院的教職工;老年節組織退休教職工參加教育局舉辦的“9。9”重陽節活動;節假日慰問教職工和退休教職工,慰問教職工困難家庭。2。每年組織具有八中特色的秋季學期教職工籃球運動會,男女老少,全員參加。3。組織“三筆”書法比賽和繪畫比賽;卡拉OK歌唱大賽;拔河比賽;跳繩比賽;300米接力賽,登山比賽(電視塔:天然游泳池→紗帽山山頂)教師舞蹈比賽曾榮獲全市第一名。
學校現有60個教學班,學生人數4595人,教職工219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員6人,後勤人員6人,借用6人,專任教師198人,本科學歷168人,專科學歷41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38人,中級教師88人,省級骨幹教師4人,地市級骨幹教師14人。

教學設施

學校占地面積25210㎡,建築用地面積5580㎡,綠化用地面積5000㎡,現有校舍面積11633㎡。現有校舍總面積 11758。8㎡,教學樓一棟3692㎡,【其中,原教學樓2574㎡,後朱英龍先生捐資14萬元,政府投資50萬元建教學樓1118㎡,2006年3月建成】教室50間,辦公樓一棟2004。3㎡,公用房708。3㎡,教職工宿舍兩棟6472。2㎡,體育活動場地5800㎡,籃球場3個,校園廣場一個,環形柏油跑道300米。配套設施:微機室2個,電腦41台,多媒體教室1個,面積70㎡,理化生實驗室3個400㎡,圖書室1個54㎡,藏書3萬冊,閱覽室1個54㎡,可供50人同時閱讀。學校現有六到九年級33個班,學生人數2991人,男生1456人,女生1533人,少數民族405。正進行新校區的建設,面積5331㎡,多功能教室28個,微機室3個,可安置200台電腦,理化生實驗室6個,能全面滿足學生實驗,教師辦公室15個,圖書室2個,可藏書50000餘冊,閱覽室2個,可供60餘人同時閱覽。學校已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為後來的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現有教職工宿舍二棟,行政辦公樓一棟,食堂一個,教學樓二棟,其中含有普通教室60間,理化生實驗室6個,多媒體教室6個,學生圖書室和閱覽室各一個,室內體育活動室一個。

所獲榮譽

1993年學校獲畢節縣中國小常規管理考評中學組二等獎
1996年獲畢節市德育工作先進獎
1997年—2008年均獲全市五四紅旗團委
2000年獲畢節市先進團組織獎
2000年5月獲畢節市中國小廣播體操比賽二等獎
2001年1月獲1999-2000學年度德育工作先進獎
2002年3月獲2000-2001學年度教學常規管理先進獎
2002年5月獲“觀音緣”杯青少年才藝大賽歌舞類三等獎、優秀獎
2003年3月學校被評為貴州省計算機教育工程先進學校
2003年4月獲2002年度教育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綜合考核三等獎
2004年3月獲2002—2003學年度德育工作先進獎省級
2004年被貴州省評為省級綠色學校。
2004年9月教師舞蹈比賽曾榮獲全市第一名。
2006年6月獲地區“綠色學校”環保知識競賽國中組三等獎
2006年8月在2001-2005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程中被評為先進集體
2006年9月獲全省環境保護先進集體獎
2007年1月獲全國青少年英語風采大賽優秀組織獎
2007年3月獲全區環境保護先進集體獎
2007年7月王璇獲畢節市形象大使稱號(周燚輔導)
2007。9王璇畢節地區推廣國語形象大使決賽第一名(周燚輔導)
2008年3月獲二00七年度共青團目標考核三等獎
2008年4月王璇獲中國貴州國際“百里杜鵑花節形象大使”稱號(周燚輔導)
2008年9月獲全區中國小校園集體舞比賽國中組二等獎
獲畢節市中小學生全國環境公益招貼畫設計大賽一等獎
2008年7月張恆獲畢節地區首屆“希望杯”桌球錦標賽男子單打中學組第三名
2008年8月王璇貴州省第八屆少兒藝術節全省總決賽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