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昇墓

畢昇墓

畢昇墓,位於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是北宋時期的墓葬。

畢昇墓碑於1990年被發現,1991年,發現了畢昇墓,根據畢昇墓碑的形制、花紋、結構及碑文內容考證,確認墓碑是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所立。畢昇墓的發現,揭開了畢昇身世之謎,填補了歷史空白,為研究、弘揚畢昇文化、保護修繕畢昇及子孫墓地提供了豐富的文獻史料和依據。

2019年10月7日,畢昇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畢昇墓
  • 地理位置: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
  • 所處時代:北宋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8-0186-2-019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主要展覽,歷史文化,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1990年,英山縣誌辦公室首次獲悉縣城東北41千米的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發現畢昇墓碑。
1991年8月8日,英山縣誌辦公室人員專程實地勘查,找到了墓碑,經水沖洗,碑文清晰可見。在當地村民幫助下,在五桂墩村睡獅山之陽,即紅花水庫渠道隧洞西側找到了墓碑底座和墓地。
1993年10月14日~10月17日,考古學者們深入到草盤地鎮五桂墩村、大屋村、紅花村、畢家畈、畢家鋪等處實地墈查畢昇墓和相關府第、石磙、墓碑以及李氏石盆等文物實證。
1995年12月28日,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副主任史樹青和全國28位專家專程來英山縣,到睡獅山畢家坳考察、鑑定畢昇墓,確認該碑為宋代畢昇墓碑。

遺址特點

畢昇墓位於英山東河河畔睡獅山上,墓冢倚山而建,修繕後的墓冢為長方形,後部為園角,墓冢四周分別砌築青磚牆,頂部由青磚砌為券頂。墓碑銘文說明,其夫人李妙音與其合葬,碑乃其四子三孫所立。
畢昇墓
畢昇墓
畢昇墓西南250米的烏鴉坪山坡上相繼挖出瓷碗、陶罐、鐵焦斗等日常生活用具。磁碗底部有“畢州八”等字樣。經鑑定,屬宋代瓷器。在畢昇墓臨近處,還發現了大量宋代墓磚。這些遺存的實物表明,宋代的畢家是當時畢姓家庭的聚居地。
畢昇墓
畢昇墓
畢昇墓地周圍方圓百里有多處畢姓墓葬和府第遺址。繼畢昇墓發現後,1993年5月,在畢昇墓西南9千米的過路灘鄉王垸村葫蘆地,發現畢昇孫男畢文忠墓。畢文忠墓碑形制與畢昇模具碑基本相同、碑高121厘米,寬74~80厘米,厚11~19厘米,與墓座連成一體,碑文均為陰刻,有“故口口畢公文忠神主墓”等字樣。

文物遺存

畢昇墓碑
畢昇墓碑,為變質岩麻灰石鑿成,呈豎梯形圓頭式,碑高113厘米,寬65~70厘米,厚9~16厘米,周邊刻飾連枝雲紋,上部刻飾寶珠頂華蓋,下部為火焰紋雕飾。墓碑和墓碑座的石質選料、風化程度、花紋、銘文運筆、雕刻都是有鮮明的北宋墓碑形制特點。
墓碑中間兩行大字為陽刻,文曰:故先考畢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墓。華蓋兩旁分別鐫刻日月一輪,刻“日”、“月”字樣,均為陰刻,左刻:孝子 畢升嘉畢升文畢升成畢升榮 孫男 畢文顯畢文斌畢文忠;右刻:“皇佑四年二月初七日”。
畢昇墓
畢昇墓碑

主要展覽

畢昇紀念園
畢昇紀念園,占地約52219平方米,建有畢昇紀念館、畢昇墓文物保護所、四大發明體驗館、茶文化體驗館、活字迷宮、活字廣場、文化石柱、研學中心等,是集文物保護、文化展陳、科普教育、沉浸體驗、研學旅行、文化傳播於一體的園區。
畢昇墓
畢昇紀念園

歷史文化

畢昇
據《辭海》《辭源》載,畢昇,北宋人,業鍛工,生年不詳,卒於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前後,生平事跡不見經傳。只有他的同代人沈括在《夢溪筆談》一書中記載他發明活字版印刷術這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情。沈括說:“慶曆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版。”說明畢昇的確發明了活字版印刷術,發明的時間是在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年),而且畢昇並非達官貴人,是個“布衣”。
畢昇墓
畢昇像

研究價值

畢昇墓的發現,揭開了畢昇身世之謎,填補了歷史空白,為研究、弘揚畢昇文化、保護修繕畢昇及子孫墓地提供了豐富的文獻史料和依據。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7日,畢昇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畢昇墓位於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
五桂墩村

交通信息

自駕:自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畢昇墓,路程約50.6千米,用時約55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