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格奧爾格·畢希納GeorgBüchner
星座:天秤座
生卒日期:1813-10-17至1837-02-19
國籍:德國
職業:編劇
生平簡介
1813年10月17日,畢希納出生在德國達姆施塔特附近戈德勞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父親是當地的一名醫生。畢希納早期接受了較全面的語言方面的教育,他所就讀的中學,擅長教授包括法語、義大利語和英語在內的當代語言。十五歲時,還是少年的畢希納開始對政治產生了興趣,接觸到一個由莎士比亞的愛好者組成的小圈子,這一經歷對他後來的政治主張和革命活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然而中學畢業後,畢希納並未把語言或文學作為大學的主修方向,而是選擇了醫學。1831年至1833年,在斯特拉斯堡讀書期間,畢希納大量閱讀了法國文學和政治思想--特別是空想共產主義方面的著作,開始參與當地的民主運動,並擔任地下革命組織的領導職務。1834年,畢希納在達姆施塔特和黑森建立了秘密革命組織"人權協會"的分支機構,積極組織和參與推翻黑森大公國貴族政權統治的活動。他發行了名為《黑森快報》的政治小冊子,疾呼"農民的汗水是貴族餐桌上的食鹽"。畢希納有關剝削與被剝削者關係的言論比馬克思的早了33年。1835年,畢希納用了五周的時間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戲劇作品。《丹東之死》取材於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時期著名革命家丹東與另一位革命家羅伯斯皮爾之間鬥爭的史實。丹東在大革命時期創立了"革命審判庭",審判庭可以在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的情況下根據想像或臆斷判處被告死刑。丹東很快發現這一司法制度的危害性,並竭盡全力終止審判庭的工作。然而,他的努力遭到了另一位革命家羅伯斯皮爾的阻撓。羅伯斯皮爾成功的維護了審判庭的運轉,並藉此屠殺自己的政敵,丹東也成為這一鬥爭的犧牲品。羅伯斯皮爾在剷除了自己的政敵後,更加肆無忌憚的利用審判庭大開殺戒,但也為自己最終被送上斷頭台鋪下了道路。《丹東之死》是德國文學第一次對法國大革命的全面反映,畢希納借用文學創作來闡述自己的政治訴求,並反思了革命中的暴力和專政。著名文學評論家劉小楓有這樣的評論,通過《丹東之死》,"畢希納已經能夠區分個體的自由--即不受他人強制的感覺和思想偏好的自由與專制的自由--依憑某種公意的道義有權利做什麼的自由。"1835年3月,畢希納的革命活動受到了當局的追蹤和迫害,他不得不逃亡到斯特拉斯堡。之後他又前往蘇黎世,並在蘇黎世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1836年,為了參加一家出版商的徵稿競賽活動,畢希納創作了他的第二部戲劇作品。可惜他錯過了投稿截止日期,參賽作品從此石沉大海長達近60年,直到1895年才獲得首演。該劇講述了Popo國王子萊昂瑟和Pipi國公主萊娜為躲避包辦婚姻各自逃離自己的國家,在前往義大利的途中相遇並相愛,並一同回到Popo國的故事。萊昂瑟逃離後,Popo國陷入了悲痛之中,並取消了所有的婚慶活動。然而參加婚禮的客人都已到場,國王這時犯了難。回國途中,萊昂瑟和萊娜為避免被人發現進行了一番喬裝打扮,被他的隨從說成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機器人"。國王為了掩人耳目,決定用這兩個"機器人"作新郎新娘,以瞞天過海。直到在婚禮儀式上,萊昂瑟和萊娜臉上的面具被揭去時,兩個人才意識到原來自己的心上人正巧是包辦婚姻下的安排。萊昂瑟認定這是天意,並接受了上天的安排。萊娜最後的反應則值得觀眾推敲,有人認為那是對命運安排的無奈接受,有人認為是因歡喜而導致的失語。《萊昂瑟和萊娜》通常被當成喜劇,有評論家甚至將其列為最經典的六部德語喜劇之一。為此,歌德學院中國分院院長,德中同行項目總監阿克曼認為,"大多數人把這部戲當成喜劇,有的導演甚至把它當成兒童劇來排演。其實,《萊昂瑟和萊娜》更具諷刺劇和荒誕劇的意味。"總之,全劇的結局看似皆大歡喜,但細究起來,作品不乏對貴族制度荒誕性的批判和嘲諷。
1836年,畢希納取得蘇黎世大學博士學位,並在大學謀得解剖學講師的職位。隨後,他開始創作自己的第三個劇本。1837年2月,還在寫作中的畢希納突然感染傷寒,19日病情加重,最後不治而亡,去世時不到24歲。《沃伊采克》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畢希納身後不少作家進行了續寫。劇本取材於1821年發生在萊比錫的一起殺人案。全劇的主人公沃伊采克是位駐紮在一座小鎮上的低級士兵,他和情人馬莉生有一個私生子。沃伊采克靠給上尉打雜以及參加一位醫生的醫學試驗掙點額外收入。按照那位醫生的試驗要求,沃伊采克只能吃豆類食物,而不能吃其他任何東西。飢餓的折磨讓沃伊采克精神恍惚。同時,馬莉開始對他感到厭倦,並被英俊的軍樂團指揮手所吸引。根據劇本中有關劇情場景的暗示,馬莉遭到了對方的強姦。隨著嫉妒和猜疑心的日益增長,沃伊采克與軍樂團指揮手發生了衝突,並遭到毆打和羞辱。最後,精神失常的沃伊采克在水塘邊刺死了馬莉。後來的續寫者根據畢希納的思路,安排沃伊采克以跳入水塘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全劇的主角沃伊采克是一個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也是德國戲劇史中第一個無產階級的藝術形象。畢希納借用劇中上尉有關道德水準與社會地位相匹配的言論,抨擊了權力和金錢主導價值觀的殘忍和腐敗。
中篇小說取材於德國"狂飆突進"運動時期的詩人棱茨的真實生活,通過截取他的生活片斷,刻畫了一位激進的、內心痛苦的詩人形象。1776年4月,梭茨在大文豪歌德的引見下進入魏瑪的宮廷,但當年12月,卻在歌德的唆使下被驅除出魏瑪,從此兩人斷絕了關係。1777年棱茨精神分裂症爆發,並於次年被送到奧伯林牧師的住處接受治療。畢希納的小說就是基於奧伯林牧師的日記而作。小說雖未完成,但畢希納細緻入微地描繪了自然景物和患精神分裂症詩人的心理,情景交融,感人至深。讀者可以清楚地感覺到意識的流動,在藝術上非常成功,因而被推為德國中篇小說的經典作品之一。
個人影響
畢希納死後,他的作品很長一段時間被世人所淡忘。直到19世紀70年代,畢希納的作品在被編輯整理後才重新受到文化界的關注。畢希納被推崇為德國表現主義的先驅。正是出於對其文學成就的認可,1923年,畢希納的故鄉黑森州設立了"格奧爾格·畢希納獎",以嘉獎對文學藝術卓有貢獻的人。1949年,在歌德誕辰二百周年時,德國成立了"德國語言文學科學院",院址定在畢希納的故鄉達姆施塔特市。從1951年起,"畢希納獎"改為純文學獎,每年由德國語言文學科學院授予國內外對德語文學做出卓越貢獻的作家。這個獎項也成為德語界榮譽最高的文學獎。德國語言文學科學院認為:"在畢希納身上,國家看到的不是已經完結了的古典主義者的成績,而是一個詩人的榜樣,他的作品匆匆地走在每一個時代、也包括我們的時代前面。"中國詩人馮至曾經這樣讚嘆道:"畢希納是一位稀有的奇才!"
早在二十世紀初,畢希納的影響已經開始走出德國,作品在不同地區廣泛上演,或被改編成其他表演形式。然而,畢希納及其作品在中國的影響力主要還集中在文化藝術精英層。2009年5月下旬,由德國外交部主辦的"德中同行"活動將走入遼寧瀋陽,中文版的《萊昂瑟和萊娜》將首次在中國上演。這次由王延松戲劇工作室排演的《萊昂瑟和萊娜》在保留原劇精髓的前提下,將場景拉近到二十一世紀,融入了劇組以現代的視角對這一經典話劇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