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寅生

畢寅生,男,1950年7月生,武漢人,國家二級演奏員。湖北嘉魚文化館音樂輔導幹部,副研究員,中國社會音樂研究會會員,省音樂家協會會員,鹹寧地區音協常務理事。他的音樂創作多次在全國獲獎。在武漢音樂學院發表論文多篇。主持研究的項目《民樂嗚嘟》通過省級鑑定,被譽為“嗚嘟之父”,多次出國表演,1996年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欄目以《東方之子》報導了他的事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畢寅生
  • 出生地:武漢
  • 出生日期:1950年7月
  • 職業:國家二級演奏員
簡歷,獲獎,

簡歷

畢寅生3歲的時候,得了麻疹,右眼看不見東西了,自幼半盲。13歲始學習竹笛演奏。16歲,畢寅生到了漢陽縣鄧南公社建新大隊勞動。因為會吹笛子,畢寅生很快就被宣傳隊看中,他參加文藝演出,隨全國著名笛子大師孔建華,趙良山深造。17歲已能獨奏高難樂曲。通過孔老師,他又認識了很多音樂界的大師,其中最讓他難忘的就是中國古塤演奏第一人——趙良山老師。最為人感動的是,趙良山原來在省歌舞團里吹塤,後來他要調到廈門大學任教,樂隊里缺少一位吹塤人,趙老師就向樂團鄭重推薦了畢寅生。臨行前一個星期,趙老師更是把塤的吹奏技藝和心得傾囊相授。此後涉獵了長笛、巴鳴、排蕭、古箏,鍵盤等多種樂器的演奏。1970年,畢寅生招工進了原嘉魚棉紡廠;1985年,因為文藝特長,他被調到了嘉魚縣文化館。1986年,文化部下發通知,將舉辦全國性的“三民”(民歌、民舞、民樂)比賽,當時鹹寧地區群藝館的游伯樵老師經過民間走訪和調查後決定,把嘉魚民間用泥巴捏成的泥哨子進行技術改進,做成吹奏樂器去參賽。考慮到畢寅生精湛的吹奏技巧,這個任務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他身上。

獲獎

1986年底,畢寅生帶著嗚嘟和《野洲情趣》參加了全國“三民”比賽,獲得創作和演奏兩項銅獎。這是鹹寧地區建國後首次在京獲獎的節目。
1987年,湖北省歌舞團在編鐘科研成果出來後,舉辦了“編鐘成果展演會”,邀請了嗚嘟成果參入,畢寅生參加了展演。展演後,畢寅生撰寫了研究報告,在武漢音樂學院舉辦的“湖北省民間音樂理論研討會”上發表。
1990年,701研究所和湖北省文化廳分別對嗚嘟這一研究成果作出了測試和鑑定,認為畢寅生對“發掘和改良具有湖北特色的土類樂器作出了貢獻”。
1990年,全國科技文化評審大會在南京召開。大會挑選了部分節目公演,畢寅生的嗚嘟演奏也被選中,並被江蘇電視台錄像向江蘇全省播出。
1991年,湖北電視台拍攝了題為《嗚嘟》的專題片,獲得了當年全國“地方電視台節目一等獎”,並向海外播放。
1992年,第三屆中國藝術節在雲南昆明舉行。畢寅生的嗚嘟獨奏作為湖北省群藝界的3個節目之一,參加了此次藝術節的演出,受到中外觀眾的一致好評。
1993年,湖北省殘疾人聯合會找到了畢寅生,畢寅生被安排住在省軍區參加集訓,迎接“第三屆全國殘疾人文藝匯演”。在這次的匯演中,畢寅生的嗚嘟獨奏《思念》獲得了一等獎。隨後,畢寅生和他的嗚嘟獨奏被選中,作為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演出節目,出訪韓國和泰國,進行中外文化交流。畢寅生先後在漢城、釜山、曼谷和清邁等城市為中外觀眾展示嗚嘟音樂的魅力。
1995年,中央電視台的名牌欄目《東方時空》在《東方之子》版塊中,製作了8分鐘的專題節目《嗚嘟演奏家畢寅生》,分別在幾套節目中對海內外播出。
2000年,畢寅生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出訪美國,先後在華盛頓、紐約、西雅圖、舊金山和夏威夷5個城市表演嗚嘟獨奏。在夏威夷,畢寅生由中國殘聯主席鄧朴方陪同,還特意到張學良的家中為他吹奏了嗚嘟。
他的文學作品也見諸於各報刊。國畫亦有一定的造詣並有畫論。鑒於他的系列文化成果,《鹹寧日報》《長江日報》、《湖北日報》、《今日湖北》,《中國文化》、《上海文藝報》、《三月風》等報刊曾多次予以報導,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欄目以《東方之子》報導了他的事跡。
2007年以來,畢寅生致力於音樂,美術的教學,很多學生在省,全國獲獎。畢寅生多次在業內被評為“鋼琴優秀教師”“優秀園丁”“全國青少年藝術教育先進工作者”等。
2011年,鹹寧市將唯一的“德藝雙馨”桂冠稱號授給了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