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題跡胡同位於全國政協禮堂東側,呈東西走向,胡同很短,總共只有6個院落。1949年冬,我們家從前抄手胡同搬至留題跡胡同1號,一住就是52載,直至2001年冬揮淚別離即將拆遷的留題跡胡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留題跡胡同
- 原名:牛蹄筋胡同
- 走向:東西
- 長度:不足百米
簡介,搬遷,
簡介
留題跡胡同在解放前叫“牛蹄筋胡同”,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小胡同,長不足百米,最寬處才5米。據說,當年胡同內有一戶賣鹽水牛蹄筋的商販,很受歡迎,故老百姓將胡同取名為牛蹄筋。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根據諧音,牛蹄筋胡同改為留題跡胡同。
在胡同西口,過去曾有一面長達40米、高約5米的大影壁牆堵著,影壁對面是清朝開國“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的順承郡王府,1954年修建全國政協禮堂時將大影壁牆拆除。在留題跡胡同西口與順承郡王府之間過去有一條小河,水流潺潺很有詩情畫意,後來隨著污水污物不斷排到河裡,小河成了臭水溝,稱“南溝沿”。解放初期,這條水溝成為排放污水的“蓋板河”,再往後又把蓋了板的“南溝沿”修成了馬路,起名為“太平橋大街”。在留題跡胡同東口則是道教寺廟能仁寺,能仁寺所在的南北走向的那條胡同叫能仁胡同。
短小的留題跡胡同只有6個院落,我家住的1號院大多是知識分子。隔壁的2號院是一個典型的北京四合院,院內住有一家陳姓的資本家,他在西側院開了個小印刷廠(門牌為甲2號)。說是印刷廠其實是個小作坊,僅有2台小印刷機,有裝訂機和裁紙機各一台,1957年公私合營改造時,小印刷廠關張了。2號院中,有一棵約二三百年的大棗樹,兩個大人都抱不過來,秋天時,兩頭尖形又脆又甜的嘎嘎棗掛滿枝頭,由於兩個院子緊挨著,每當2號院打棗時,我就可以在自己的院子裡撿到一臉盆棗。
留題跡胡同1號院的南面正好是古廟能仁寺的後門,能仁寺原稱“大能仁寺”建於元延祐六年即公元1319年,明正統八年(1443年),少監孔哲重修能仁寺,“殿堂樓閣,高明宏壯,像設莊嚴,彩繪鮮麗,禪誦有室,鐘鼓有樓”,是一座典型的佛教寺院。大約在明末清初,能仁寺改為道觀,寺額未改。
能仁寺的布局很怪,是東西走向南北兩層院落,東側為正殿坐東朝西,對面西側為輔殿坐西朝東,能仁寺內住著一位道士,人非常和善。因我父親是搞建築設計的,他帶著上述疑問多次向道士請教。道觀能仁寺院落的建設與一般寺廟相仿,均是坐北朝南布局,它的寺門在南面,現存的東殿和西殿原來是配殿,最早的道觀大門和主殿在解放前已被燒毀,後來被學校改建為校舍和小操場。
我們居住的1號院原來是能仁寺的後花園,現在僅留有一口水井(井在我院大門的東側)。這口井與我們兒時的情緣蠻深,那時候沒有自來水和電冰櫃,夏天要吃涼的西瓜,大家都用網兜吊上西瓜繫到井裡“冰鎮”。井水很清澈,略有苦味,洗衣澆花全用井水,免得再花錢請人送水。解放初,公安局還曾從井裡撈出過國民黨兵丟棄的手槍和子彈。
1965年秋的一天中午,我在家門口看到有一個瘦瘦的戴眼鏡的老人在左右張望,他一回頭我看清楚了,原來是末代皇帝溥儀。他和我搭訕,問能仁寺的情況。那時,他每天在全國政協上班,午飯後抽閒繞彎來逛能仁寺。
知道他是末代皇帝溥儀,我就帶他進道觀院子看了一番。溥儀非常高興地說,你對能仁寺很了解,又是滿族人,我們又是街坊(指從他上班的政協到我的住家很近),以後和我學滿族歷史吧……
後來,聽到溥儀去世的訊息,使我很是惋惜。
留題跡胡同南側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四五年里,曾是著名的北京國小舊址,胡同西口是國小的後門,後門裡有一座兩層小樓,這是國小教職工的宿舍,我常常爬到小樓上去觀看學生在操場上鍛鍊。後來北京國小遷走了,這裡建了兵馬司國小,原國小的後門掛上了留題跡胡同6號門牌,成了老百姓的大雜院。
搬遷
1995年前後,順承郡王府被拆遷至朝陽公園附近。2006年,留題跡胡同已經蹤跡全無,成為新的住宅小區——西城晶華小區。現在,只有留題跡胡同街坊四鄰的笑臉永遠留在了人們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