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子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使君子夏天開花,每簇一二十朵,初為淡紅色,後變紅色。花後結果,熟時紫黑色,橄欖形有五棱瓣,取其中種子則稱為使君肉。
留求子留求子
藤狀灌木,嫩枝幼葉具黃色柔毛。葉對生,長圓形或長圓妝披針形,長4.5~15厘米,寬2~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略呈心臟形,全緣,老葉下面,尤以葉脈及邊緣處存留柔毛;葉柄長5~15毫米,下部有關節。葉落後關節以下部分成為棘狀物;穗狀花序生於枝條的頂端,下垂,略有芳香;每花下具有苞片1枚,披針形或線形,脫落性;萼筒細管狀,伸出於子房上,長約6厘米,先端5裂齒,短三角形,有柔毛及腺毛;花瓣5,長圓形或倒卵形,長約1厘米,先端圓,基部寬楔形,與萼齒互生,蕾呈紫紅色,而被覆蓋的1/2部分呈白色,開放後漸轉紫紅色;雄蕊10,排成上下兩輪,花絲著於萼筒,上輪5枚外露;雌蕊1,子房下位,圓柱狀紡錘形,有5縱枝,具柔毛及腺毛,花柱細長,外露,下部與萼筒合生,柱頭短。果實橄欖狀,長2.5~4厘米,黑褐色或棕色,有5棱。花期5~9月。果期6~10月。

分布範圍

我國兩廣、雲南、四川、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有野生或栽培。

主要價值

《本草》載:味甘,溫、無毒。主治小兒疳積,蟲積腹痛,乳食停滯等。據現代科學方法測定,其主要成分含使君子酸、使君子酸鉀等多種具有驅蟲作用藥效。
留求子又名使君子,屬使君子科落葉攀援狀灌木。相傳潘州(今廣東茂名縣)刺使姓郭,專用此物治療小兒疳積和驅除蛔蟲,效果良好。後來醫家為了紀念郭使君遂改留求子為使君子。
臨床套用:
腸道蛔蟲:使君子肉炒黃10——20粒,兒童每歲一粒,睡前空腹嚼食,連服三天即可驅蟲。小兒疳積:以使君子肉為主料的肥兒丸,每天二次,每次三克,溫開水送服。周歲以下兒童酌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