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徐劍

留徐劍

留徐劍,典故名,典出《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

春秋時,吳王壽夢少子季札出使路過徐國,徐國國君很愛他的劍。季札已心許,準備回來時再送給他。等到回來時,徐君已死,季札就把劍掛在徐君墓上,表示不能因徐君已死而違背自己許劍的心愿。

季札掛劍”這一典故作為誠信的象徵,是睢寧人學習講誠信的榜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留徐劍
  • 屬於:典故名,
  • 出處:《史記》
  • 拼音:iú xú jiàn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典源,釋義,運用示例,相關閱讀,

基本信息

詞目:留徐劍
拼音:liú xú jiàn
解釋:悼友之典故。

詳細釋義

典源

《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
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
《新序·節士第七》~22~
延陵季子將西聘晉,帶寶劍以過徐君,徐君觀劍,不言而色慾之。延陵季子為有上國之使,未獻也,然其心許之矣,使於晉,顧反,則徐君死於楚,於是脫劍致之嗣君。從者止之曰:「此吳國之寶,非所以贈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贈之也,先日吾來,徐君觀吾劍,不言而其色慾之,吾為上國之使,未獻也。雖然,吾心許之矣。今死而不進,是欺心也。愛劍偽心,廉者不為也。」遂脫劍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無命,孤不敢受劍。」於是季子以劍帶徐君墓即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釋義

春秋時,吳王壽夢少子季札封於延陵,號延陵季子。他出使路過徐國,徐國國君很愛他的劍。季札已心許,準備回來時再送給他。等到回來時,徐君已死,季札就把劍掛在徐君墓上,表示不能因徐君已死而違背自己許劍的心愿。後以"留徐劍"為懷念亡友或對亡友守信的典故。亦以諱稱朋友逝世。

運用示例

杜甫 《哭李尚書》詩:“欲掛留 徐 劍,猶回憶 戴 船。”
何景明《哭以道》詩:“他時若掛留 徐 劍,忍向 橋山 覓墓林。”

相關閱讀

季札,春秋時期吳國的公子,是吳王壽夢的第四子,吳王諸樊的弟弟,因其賢義,吳王和其兄長及吳國國民都欲立他為王,但季札推讓不就。
季札被封於延陵(今常州),故又稱延陵季子。季札受封后,於公元前544年出使北方諸國。當季札途經睢地(當時睢寧地屬徐國)時,因平素聽聞徐君仁義,所以前去拜訪。徐偃王之裔、徐國國君晤見季札時,非常喜歡季札所佩的寶劍,徐君不便明言,季札雖心知其意,無奈剛剛出使,寶劍是身份的象徵之一,不能相贈。《史記·吳太伯世家》中有載:“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
季札出使魯、齊、鄭、衛、晉等國後,又經過徐國時,他打算把寶劍贈送給徐君,但是徐君已經死了。季札來到徐君墓前祭拜,“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與季札同行的人問他,徐君已經死了,你為什麼還將寶劍送給他?季札回答說:“我在心中早就把寶劍送給他了,怎么能因為他死了,就違反我的初衷呢?”後人為紀念此事,在季札掛劍處修建了“季子掛劍台”。據睢寧舊志載:掛劍台在睢寧西北50里處(今雙溝、蘇塘一帶)的故黃河岸上。
季札對朋友重允諾、守誠信,獲得了世人的尊敬,“季札報徐君,冢樹掛劍鋒。至今泗水南,高台遺芳蹤。”這是明代楊於臣在《詠睢寧》中對季札誠信之舉的讚頌。季札掛劍”這一典故不但被廣泛流傳,季札掛劍還作為誠信的象徵,季札也依然是睢寧人學習講誠信的榜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