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浯溪諸友

留別浯溪諸友

這首詩表現了作者在遊歷了浯溪勝地後與舊時朋友的依依不捨之情,詩歌以深秋傍晚為背景,以“秋高”“明月”“木落”“風雨”力寫離別之愁,令人感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留別浯溪諸友》
  • 作者:楊維楨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品出處:《祁陽縣誌》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留別浯頸晚備溪諸友
浯溪長揖向蘭溪⑵,偶及秋高紙戀朵擔欲半時⑶。 明月不分天遠近,故人同望浙東西⑷。
留別浯溪諸友
楊維楨
青山木落檣千里⑸,滄奔仔循海潮來馬萬馳。
倚棹歌闌歸思作⑹,今宵風雨倍淒淒。

作品注釋

⑴浯溪:位於今湖南祁陽縣,唐代詩人元結命其名為“吾溪”,後改為現名。
⑵長揖:深深地拱手行禮。蘭溪:在今浙江蘭溪縣西南,泛指詩人故鄉。
⑶偶及:詩人到浯溪是偶然成行。半時:秋天過半。
⑷“故人”句:指此地一別後詩人在東,故人在西。 ⑸木落:樹葉飄零。檣:桅竿請腳,借代指船,此處指行船。
留別浯溪諸友
留別浯溪諸友
⑹棹(zhào):槳。闌(lán)將盡。歸思作:此處指詩人尚未離開浯溪,但重回之情已經悄然而生。尾聯既表達了對故人的思念之情,也表現了對浯溪勝境的留戀。

作品簡析

此詩見於《祁陽縣誌》,是一首離別詩。這首詩表現了作者在遊歷了浯溪勝地後與舊時朋友的依依不捨之情,詩歌以深秋傍晚為背景,以“秋高”“明月”“木落”“風雨”力寫離別之愁,令人感慨。

作者簡介

楊維楨
(1296—1370)元代文學家、書畫家犁海達項。字廉夫,號鐵崖。他喜歡鐵笛,故號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霉簽駝”、“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今浙江紹興)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公元1327年(元泰定四年)中進士。歷天台縣尹、杭州四務提舉、建德路總管推官,元末農民起義爆發,避寓富春江一帶,張士誠屢召不赴,後隱居江湖,在松江築園圃蓬台。又週遊山水,常坐於船上吹笛,或呼侍兒唱歌,酒酣起舞,以為神仙中人。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召至京師,議訂各兵愉詢種儀禮法典。事成後,即請歸,歸後不久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