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五扇

留五扇位村於寧海縣黃壇鎮西部山區,距離縣城19.5公里,從黃壇鎮到留五扇有13.5公里路程,現有人口四五百人,以楊姓為主。黃壇鎮的留五扇、應家坑、橫坑合併後取名弘楊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留五扇
  • 所屬地區:寧海縣黃壇鎮西部山區
  • 人口:四五百人
  • 歷史人物:楊鎮龍
行政區劃,歷史,地理環境,交通,

行政區劃


留五扇

歷史

留五扇,一個很奇怪的村名,一個沉澱歷史滄桑的村名。
據《農村地名傳說故事》(212則)留五扇的來歷記載:寧海深山峽谷中有一個叫“留五扇”的古村落。
寧海黃壇村,原稱“松壇”,從寧波到台州的古驛道穿越村前,唐朝安史之亂後,宰相楊國忠當時陷入權力鬥爭的漩渦中,以致被滅門。到了宋代楊國忠後就裔遷居來到寧海,人們就把“松壇”,稱為“松壇楊”。南宋紹熙(1190-1193),族人楊景思任職三省樞密使。元代至元26年(1289),為反抗元代統治者暴虐統治,“松壇楊”的楊鎮龍率眾起義,後遭十萬元軍殘酷鎮壓,黑夜之中僅楊家族人楊三教一家挾帶五扇屏風逃到深山隱居,而其他起義軍都沒有逃出來,從此楊三教逃往的山嶺就叫“五扇嶺頭”,而他們一家居住的地方也慢慢變成了一個村落,村名“留五扇”。
據傳,早在南宋理宗趙昀淳祐年間,黃壇鎮(古稱:松壇)的原住民幾乎都姓楊,因為楊家世代為官,這周圍數十里地界,均是楊家宅院。後來,有楊姓莊主在甲辰年二月二的清晨得了一個兒子,萬分高興,便為其子取名為鎮龍,字子翔。楊鎮龍自幼臂力過人,體格強健,成人後,更兼文韜武略,是個難得的人才。宋末,楊鎮龍高中武舉,被朝廷冊封為衢州總兵。
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蒙古鐵騎趁勢攻破宋都臨安(今杭州),隨即揮軍南下繼續掃蕩江南。此時的南宋朝廷已經徹底慌亂,唯有文天祥受詔,孤身引軍前往都城,可惜半道不敵蒙古大軍,被逼困於仙岩嶺中。
此時的楊鎮龍,因為功名被廢正賦閒家中,得知蒙古大軍正洶洶而來,他立即組織寧海民眾就地聚集抗元。楊鎮龍設計引誘敵軍深入山谷,不但解救了文天祥,還將元軍反困於仙岩山谷。這一仗打下來,他們共殲滅元騎兵數千人,打破了蒙古軍無法擊敗的神話。一時間,楊鎮龍名震東南。
元滅南宋後,採取了非常極端的民族政策,將國民分為四等,楊鎮龍所在地區的百姓,竟被劃分為最低一等,因此,漢蒙之間的民族矛盾異常尖銳。
公元1290年,已經年逾四十的楊鎮龍在蟄伏十數年之後,以白蓮教為宗教手段,聚集了浙東六州十八縣的萬餘民眾,祭天歃盟,揭竿起義。周圍縣城的百姓聽到楊公舉事,天台、新昌、嵊縣、永康等多路豪傑紛紛來投。等大軍行至玉山之時,隊伍已達十二萬之眾。
  到這時候,楊鎮龍的義軍聲勢已經達到了鼎盛,於是在玉山(現隸屬於東陽)建立了“大興政權”,取年號“安定”,並設立丞相,參知政事等官職。
朝廷之外居然又冒出個小朝廷,這還了得!元世祖果斷派兵鎮壓。沒想到,元兵與義軍數次交鋒,屢戰屢敗。忽必烈氣極,再次出兵十餘萬,與東陽地主武裝王道恩兩面夾攻義軍。義軍終於寡不敵眾,大敗,楊鎮龍與他的兩個兒子最後也相繼陣亡。
經此一戰,楊氏族人幾乎滅絕。唯有一個喚作楊三教的人,趁混亂奮力扯下花廳里的五扇屏風花板,然後挾著花板與家人逃出生天,隱居到“橫坑”嶺上。這就是如今的“留五扇”村的來歷。

地理環境

現的“留五扇”村位於黃壇鎮“雙峰橫坑嶺頭”上,毗鄰城松線、紅岩村、大嶺崗,在黃壇鎮下轄的三十多個行政村、幾十個自然村中,屬於規模較小的村落。

交通

“別看留五扇村小,地理位置還是很重要的。村子邊上有一條古道叫做‘留五扇古道’,曾經是從黃壇鎮到雙峰的必經之路。在沒有開通公路之前,從雙峰去往寧海必須要經過這條古道。”楊廷中說,隨著公路開通,西溪水庫的完工,這條古道就徹底被人們遺忘了,現只剩下半段路供那些驢友前來探險。 
農村地名傳說故事農村地名傳說故事
留五扇古道留五扇古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