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子鎮

甸子鎮

甸子鎮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是我國著名的“甘藍之鄉”,其地區有豐富的林業資源,其生態農業發展迅速,經濟實力雄厚。鎮政府駐八里甸子,人口40254人(2017),面積267平方千米,轄22個村委會 北窪子村、甸子村、小黑石溝村、河東村、大黑石村、孫家營子村、崔家窯村、馬架子村、板石溝村、黑城村、四道營子村、十八台村、西河南村、二道營子村、南溝村、喇嘛洞村、頭道營子村、白石頭村、河洛堡村、大寶貝台溝村、團結村、曲家梁村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甸子鎮
  • 外文名稱:Dianzi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
  • 下轄地區:22個村委會
  • 電話區號:0476
  • 面積:267平方千米 
  • 人口:40254人(2017) 
  • 方言:寧城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蒙D
介紹,經濟建設,文化建設,

介紹

寧城縣甸子鎮被農業部、中國蔬菜協會評定為“中國甘藍之鄉”。寧城縣蔬菜產業發展迅速,尤其是在甸子鎮,甘藍種植面積大、產量高、效益好,其產品味美、耐儲運,是遠距離運輸的最佳品種之一。目前,全寧城縣甘藍種植95%都集中在甸子鎮,甸子鎮也成為帶動輻射周邊地區和遼寧河北內蒙古三省區重要的甘藍種植基地。在寧城縣甸子鎮,僅甘藍一項每年就為當地農民增收1000多萬元。
甘藍甘藍
寧城縣農業推廣中心副主任李春峰介紹說:“甘藍的種植有悠久的歷史,有廣泛的種植基礎,面積每年保持在24000畝左右,是我們縣蔬菜產業的一個支柱產業。”

經濟建設

內蒙古寧城縣甸子鎮通過先進人的帶動、宣傳發動、政策扶持、發展龍頭企業等一系列有效措施,逐步把食用菌培育發展成了實實在在的大產業。該鎮從政策、資金、技術上給予幾年前就進行食用菌栽培的徐占清、王學武等四位農村人才大力支持,鼓勵他們擴大栽培規模,帶領民眾發展食用菌產業。同時這個鎮還成立考察團到天津、大連、北京等地參觀考察,聯繫客戶,解決了民眾食用菌銷售問題,提高了廣大農民的栽培積極性,使食用菌的栽培迅速在全鎮掀起了高潮。為了使食用菌產業形成規模,這個鎮興建了8個食用菌栽培小區,通過每延長米冷棚財政補貼25元,每棚協調5000元貸款和減免兩工等優惠政策,鼓勵引導民眾進行集中栽培。分層次,分類別的對農民進行食用菌技術培訓。使食用菌栽培逐步從單一品種發展到平菇、香菇、雞腿菇等多個品種。這個鎮還相繼成立了食用菌協會和食用菌合作社,走社會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發展之路,解決了農戶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減少了市場風險。
食用菌食用菌
蘑菇蘑菇

文化建設

甸子鎮加大文化建設力度,文化氣息日益濃郁。一到晚上,許多村的活動場所人來人往,唱戲的、打球的、看書的、扭秧歌的,村民們選擇自己喜愛的娛樂方式,盡情享受著生活的樂趣。“原來夏季農閒的時候在家呆著沒事做,東家長,西家短,惹出很多事非,現在有活動的地方,扭扭秧歌,打打球,感覺渾身都舒服。”黑城村的農民高興地道出了心裡話。在加強陣地建設的過程中,甸子鎮在上級扶持下,新建村級活動場所1處,改建8處,並引導和支持各村利用活動場所加強文化建設,成立文化活動中心,在自編自演的同時吸引民間藝術團體進行演出,共演出二人轉、皮影戲、電影80多場次,許多農民被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所吸引並積極參與其中,改掉了不良習俗,提高了自身素質。活動中心的音像資料和科技圖書也成了農民的寶貝,他們在這裡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已有300多人成為食用菌種植大戶,80多人經營了冷棚,40多人發展規模養殖,加快了增收致富步伐。甸子鎮文化活動在建設中實現共享,在共享中推動發展,潛移默化地讓良好的思想道德風尚占領了農村文化陣地,培育了“有文化、懂技術、能管理、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