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玉龍,博士,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導。1982至1989年於蘭州大學生物系學習並獲得碩士學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申玉龍
- 畢業院校:蘭州大學
- 職業:教師
- 主講課程:極端環境微生物學及其專題講座
- 職稱:教授
教育背景,學習工作經歷,研究方向,研究課題,主講課程,
教育背景
1993至1996年就讀於英國伯明罕大學生物系,獲得細胞與分子生物學方向理學博士學位。1997-1999被聘為日本學術學術振興會博士後(STA fellowship)。1999至2003, 作為研究員任職於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2003年11月起, 受聘于山東大學(東區新校) 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多年來一直從事古菌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工作,主要致力於古菌DNA重組修復與基因組穩定性維持機制以及極端環境微生物資源研究。在J. Biol. Chem., Nucleic Acids Res., J. Bacteriol. , DNA Repair和Appl. Environ. Microbiol. 等相關國際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與國際相關領域研究室保持密切合作關係,多次應邀赴美國、德國、丹麥、英國、義大利、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家參加學術會議並進行學術訪問和交流。
學習工作經歷
1982.9-1986.6, 蘭州大學 學士
1986.9-1989.6, 蘭州大學 碩士
1989.7-1993.8,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研究所 實習研究員
1993.9-1996.12, 英國伯明罕大學 博士
1997.1-1999.1, 日本農林水產省果樹研究所 博士後
1999.4-2001.3, 日本通產省工業技術院生命工學研究所 研究員
2001.4-2003.10,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生物信息研究中心 研究員
2003.11-至今 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教授
研究方向
極端環境微生物是指生活、繁衍於各種各樣極端環境,如高溫、酸性、鹼性、高鹽和高壓等條件下的微生物。極端環境微生物具有獨特適應機制,可為工業微生物技術的套用提供重要的酶及微生物資源。古菌是生物界三域之一,是極端環境微生物的重要成員。其遺傳信息加工包括DNA複製、轉錄和修復以及蛋白質翻譯機器更接近於真核生物而組成成分相對簡化,而物質與能量代謝系統則類似於細菌;同時,古菌生命形式又具有其獨特的特性。因此,研究極端古菌的生物學過程對認識生命的本質和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古菌也廣泛存在於陸地土壤與海洋沉積物中,在地球物質循環中扮演重要角色。
主要開展以下兩方面的研究:
1. 極端嗜熱古菌複製、重組及修復機制研究。以嗜熱古菌為材料,利用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和結構生物學等手段,研究重要蛋白質的性質、相互作用、結構和體內外功能,揭示古菌DNA重組修復的機理;
2. 資源環境微生物學研究。從極端環境如高溫、酸性和鹼性或其它特殊環境中分離、鑑定微生物,鑑定生物質降解相關的酶類;研究酶的性質、結構與功能,利用分子生物學方法改造酶,為極端環境微生物和極端酶的工業套用奠定基礎。
研究課題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31670061, 冰島硫化葉菌新型ATP酶PINA的生化性質與結構及其在同源重組修復中的作用研究, 2017/01/01-2020-12-31, 63萬元,在研,主持。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1470184,硫化葉菌Holliday junction解離酶Hje的體內功能與作用機制研究,2015/01-2018/12,88萬元,在研,主持。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31170072,超嗜熱古菌Sulfolobus islandicus核酸切除修復途徑研究2012/01-2015/12, 65萬元,已結題,主持。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0930002,超嗜熱古菌DNA重組修復解旋酶和核酸酶的作用機制及體內功能,2010/01-2013/12,175萬元,已結題,主持。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0870046,古菌Hjm解旋酶參與複製叉回退和Holliday junction加工的機制,2009/01-2011/12,35萬元,已結題,主持。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0570012,超嗜熱古菌Pyrococcus horikoshii幾丁質降解酶研究,2006/01-2008/12, 30萬元,已結題,主持。
7.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973)計畫子課題, 2004CB719604-2, 極端嗜熱古菌DNA修復與重組機制;2004/09-2009/08, 100萬元,已結題,主持。
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0470386,超嗜熱古菌DNA複製、修復及重組酶的研究,2005/01-2007/12, 20萬元,已結題,主持。
主講課程
極端環境微生物學及其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