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派史書

即《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列王紀》4卷歷史書。在申命派史家之前,從約書亞征服迦南至南北國分立初期的歷史雖已有人進行過局部編纂,但總體上仍支離破碎,難以給人留下完整印象,而且這些材料觀點陳舊,並雜有種種異端邪說。申命派史家用新的觀點將這批資料按編年順序連成一體,同時注意清除異神崇拜的記載,突出耶和華神與希伯來民族的關係;讚頌大衛家族,認為大衛王朝的建立是耶和華對希伯來人許諾的應驗;詳盡記述耶路撒冷聖殿的建造;以對耶和華上帝的虔敬與否,評定列王之功過等。因這4卷歷史書表露的歷史觀念與《申命記》相同,故又稱為“申命派史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申命派史書
  • 外文名:Deuteronomy History Book
聖經的“歷史書”部分,通常指的主要就是這4卷書。“申命派史書”的特點有二。其一,神學觀念的加強導致了史料價值的降低。其敘事模式為:以色列人背道,遭到懲罰,然後痛改前非,最後又蒙拯救。如在《士師記》中,每篇故事開始時都是以色列人背逆耶和華,耶和華就將他們交到仇敵手中,使之遭受懲罰:接著百姓悔改,耶和華就興起一位士師拯救他們;然後寫士師事跡,最後是該士師執政的年限和死亡。這一模式將豐富的歷史記載編入一個既定的框架內,就難免在很大程度上掩蓋歷史真相,降低了史料價值。其二,這些歷史書雖經加工修訂,但比起《歷代志》等書卷,它們(尤其《撒母耳記》和《列王紀》兩書)的史料價值仍然較高。原因是,這些史書的主體部分是王國興衰史,而有關王國的各種原始資料大多是事件發生當日或不久後的實錄,可靠性較強;這些資料往往自成系統並有其自身的觀念邏輯,編纂時不易隨便更改;修訂者的生活年代又與所述時代相去不遠。此外,修訂者身為南國文士,對大衛王朝有所偏愛,所以寫到大衛、所羅門的缺點(如大衛謀殺烏利亞、強占拔示巴所羅門濫拜異神)時,往往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而不使他心愛的國王按常規受到的懲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