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勸禮俗敕》是唐代李旦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申勸禮俗敕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李旦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申勸禮俗敕
門下:朕克纘丕業,誕膺景命,憲章昔典,欽若前王。克己勵精,緬思至道,宵衣旰食,勤修庶政,夙夜寅畏,匪遑底寧,若涉泉水,罔知攸濟。頃屬殷憂啟運,多難興邦,禮章載復,品物鹹茂。思欲致萬姓於仁壽,歸六合於昇平,永言政途,庶幾沿革。猶恐學校多闕,賢俊罕登,牧宰不存政理,農桑末加勸導,樽俎之儀不習,冠婚之禮莫修。朕所以當寧興嗟,載懷兢惕者矣。
庠序者,風化之本,人倫之先,仰州縣勸導,令知禮節。每年貢明經進士,不須限數,貴在得人。先聖廟及州縣學,即令修理。春秋釋菜,使敦講誦之風。天下有奇才異行,沈伏不能自達,及官人百姓,有能諫言時政得失者,並令本州,責狀封進。鄉飲禮廢,為日已久,尊德尚齒,弘益極深,宜令諸州,每年遵行鄉飲之禮,令有勸慕,王公卿士,務存訓獎。子弟成立,則有冠婚。婚禮糟粕或存,冠禮久為廢闕。自今以後,並行冠義,責以成人之道,使知負荷之難。食為人天,農為邦本,綏撫萌庶,勸課農桑,牧宰之政,莫過乎此。刺史縣令,有課最尤異,委廉察使名聞。當別加甄擢。縣令字人之本,明經為政之先,不稍優異,無以勸獎。縣令考滿,考詞使狀有清字,無負犯;明經及第,每至選時,量加優賞,若屬停選,並聽赴集。真如設教,理歸清淨,黃老垂範,道在希微。僧尼道士女冠之流,並令修習真寂,嚴持誡行,不得假託功德,擾亂閭閻,令州縣嚴加檢察,私度之色,即宜禁斷。諸州縣官,有不因選序,別犯贓賄,非時除授官等,皆依倚形勢,恣行侵剝,如有此色,仰州長官錄事參軍,速勘責奏聞訖,宜停務待進止,仍委吏部兵部速勘責處分。諸州百姓,多有逃亡,良由州縣長官,撫字失所。或住居側近,虛作逃在他州,橫徵鄰保,逃人田宅,因被賊賣。宜令州縣,招攜復業。其逃人田宅,不得輒容賣買。其地任依鄉原例租,納州縣倉,不得令租地人代出租課。寺觀廣占田地,及水碾磑侵損百姓,宜令本州長官檢括,依令式以外,及官人百姓,將莊田宅舍布施者,在京並令司農即收,外州給貧下課戶。凡此數事,或宜區分,系乎風俗,義存獎勸。刺史縣令等,各申明舊章,勉思撫輯,罷雕弊之務,歸淳厚之源,訓導黎蒸,宣我朝化。《書》不云乎:“德惟善政,政在養民。”布告天下,鹹知朕意。
作者簡介
李旦(662—716),唐高宗李治第八子。前後兩次稱帝,共在位2年,禪位於玄宗李隆基,後病死,終年55歲,葬於橋陵(今陝西省城縣西北30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