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甲辰五月二十日絕筆
- 作者:翁同龢
- 創作年代:清末
- 出處:《瓶廬詩稿》
- 作品體裁:五言絕句
- 作品別名:疾亟口占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甲辰五月二十日絕筆
六十年中事,淒涼到蓋棺。
不將兩行淚,輕為汝曹彈。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⑵六十年:指作者於道光三十年(1850)入京為官,至臨終前,在仕宦之途前後五十四年,舉其約數說六十年。
⑶蓋棺:有“蓋棺定論”的意思,是說人死後,一生功過是非才有公正的結論。
⑷汝曹:汝輩,你們。這裡指翁氏子弟,亦可指作者的政敵,二者皆可通。彈:揮灑眼淚。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六十年來經歷過種種世事,可用淒涼二字來論定蓋棺。
我不願意將眼中的兩行淚,輕易地在你們面前去揮彈。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光緒三十年(1904)五月二十日作者病危之時。翁同龢於1850年入京,貢試和拔貢考試均名列第一,始任七品京官,這是他一生政治生涯的開端。1856年考中狀元,從此仕途暢達,成了同治、光緒兩朝帝師,任刑部尚書,兩參軍機,又任戶部尚書,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他曾舉薦康有為,贊助維新變法。1898年6月15日,戊戌變法的第四天,慈禧太后以光緒帝的名義,下令撤去翁同龢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的職務,將他“開缺回籍”,逐回江蘇常熟老家。後來慈禧又下諭旨,將翁同龢革職,永不敘用,並交地方官嚴加管束。從此,翁同龢結束了他的政治生命,在家鄉忍受著政治上的壓力,經濟上的困窘,度過了殘年。臨終前,他向守候在身邊的親屬口占一絕,吟成此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絕筆詩。詩只四句,卻是作者臨終前對自己一生的概括,抒發了他深沉的感慨和無盡的浩嘆。
起筆即凝練沉重,將自己一生的經歷、感慨、悲喜、窮達熔鑄在十個字之中。從入京做官那一年算起,到作此詩的時候,五十多年過去了,所以起句言“六十年中事”。這裡的“事”既是詩人自己所經歷之事,也是這半個多世紀中國所遭逢之事,個人的憂患,國家的危難,賦予這一“事”以豐富的蘊含。為官時即已深知宦途的坎坷,革職後更體驗到人心的險惡、世態的炎涼,生命臨近終結的時候,更是看透了這一切,因此詩人用“淒涼”二字概括他的一生。這是仕途的淒涼、官場的淒涼、鄉居的淒涼、臨終的淒涼、死後的淒涼、人生的淒涼。這一聲淒涼里蘊含著無數的話語、不盡的感慨。
然而,詩人卻沒有讓淚水流出,倒是說了句有淚不輕彈的話。這兩句詩通俗易懂,平淡無奇,但同樣也是飽含至情深意的詩句。並非無淚,而是有淚不彈,這或許是免得親人悲傷,或許是出自詩人的剛強,但更深刻的,或許是詩人有什麼難言的隱衷,無人可以解會,或許是詩人在強大的淒涼之感中已經超脫了流淚的境界。翁同龢在臨近逝世的一兩年里,由於國家、個人、親眷、朋友等各方面的不幸,愈發覺得孑然無依,老懷憂傷。到臨終之時,這種孤獨、寂寞、憂患、傷心達到了極致。“草野孤臣空涕淚”(《題同里朱蘭洲楓嶺碧血圖》)的日子已經過去,他只是在生命的垂危之時,在情感的高峰之中,品味人生的滋味,回首人世的悲歡。
全詩字句通曉易懂,不事雕琢,但詩意凝重精煉,字字千鈞,隱憂深重。格調悲憤蒼涼,讓人感受這位飽經滄桑的政治家臨終前的孤獨感,和擺脫了人世毀譽榮辱的淒涼的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