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明朝就有村莊。王氏祖先是從河南遷移過來的。”曾任過多年村黨支部書記的老人林根祥說,以前叫“榆莢村”“夾村”,村莊是長形,但中間脫節。過去村里最大的姓是王、朱,現在全村差不多有100個姓。
據了解,這裡以前還是“豐樂鄉”的所在地,曾隸屬“橫溪區”,1992年撤鄉並鎮,甲村土地面積達4000多畝,人口有4000多人、1800餘戶,是鄞州區最大的一個村。前些年外來務工人員來村內租屋居住,光做過暫住證的就有7000多人。
甲村的歷史,可追溯到宋代。據《鄞縣誌》記載:宋時,王氏始祖王應鵬從山西太原遷入這裡。舊時,甲村叫郟村、榆莢村。據甲村百姓口傳,王應鵬從山西遷到這裡,生有12個兒子,他們成家立業後,分居在橫河的南北兩岸,每戶人家之間都隔著一片寬廣的河流和土地,就改名為隔村。到了清末,隔村已成為鄞東南第一大村,後來就將隔村改成甲村。
自然資源
甲村村委會有耕地總面積5525畝(其中:田1121畝,地 4404畝),人均耕地 1.4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甘蔗 等作物;擁有林地 4904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8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96畝,主要種植茶果、桐果、八角、甘蔗。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9100畝,其中養殖面積 887畝;草地 24400畝;荒山荒地 55360畝,其他面積 640畝。
基礎設施
甲村村委會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委會有848戶通自來水,有30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35%)。有938戶通電,有360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77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42 %和9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6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10戶(分別占總數的66%和49%)。
甲村村委會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 土路 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否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109輛,拖拉機20輛,機車460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8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0戶;建有小水窖30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60戶。全村有470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6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5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9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水稻栽培
地勢平坦,水系發達,是種植水稻的絕佳之地。甲村人,就一直以種植水稻為主業。
大約在1976年至1982年,甲村人率先成功栽培雜交水稻,並獲得高產,聲名遠揚。“1978年,全省水稻種植現場會在我村舉行,甲村在全省出名了。”林根祥老人自豪地說。
但由於一段時間種水稻收入不高,當地村民也種過藺草等經濟作物。如今,由於藺草製品銷售不好,種藺草收入下降,甲村的田裡又恢複種水稻了。“當然,現在種水稻已不再是一家一戶地種,而是出租給種糧大戶進行規模化種植。”該村農業社長說,種水稻大約每畝有300元左右的政府補貼,承包大戶還是有賺頭的。
“本村農民很少種田,他們以何為業?”“大多數村民都到企業去打工了。”勵祝春答道,目前,全村有碧彩實業、匯港機電等上億企業,還有產值幾千萬的企業數十家。不少村民也去附近的企業上班。村民平均年收入2.2萬元以上,如兩夫妻工作,每年也有五六萬元收入。
耕讀家風
1908年,王庭庚捐資興建了甲南國小,校舍是西洋式的紅瓦青磚。學校建成後,南鄉一帶來此讀書的學生很多。王庭庚還通過摹捐建了一所衛生院,籌建了水龍會,並對河道進行砌石護堤。60歲時,他還節省下做壽的錢,興建了一座介壽橋。如今,甲南國小遷址擴建,介壽橋依然靜立在村河北岸,供村民行走。
“最重要的是,當地人讀書之風盛行。村民們都以小孩子能讀書為榮。”勵祝春說。
歷史遺存
甲村有許多歷史遺存,有一座初建於明代的都憲橋。都憲橋原為三孔石樑橋,1918年重建後,將三孔改為一孔,所以橋孔顯得特別大。都憲橋的橋面不但長,而且寬,五根梁石並架。它的邊樑上面,竟然澆壓著一根高0.58米、厚0.22米的實心水泥欄。通常情況下,即使是小跨度的石樑橋,建造時為避免梁石受壓斷裂,一般不會將欄石壓於梁石之上。而都憲橋卻將兩噸多重的水泥欄壓在這六米多的長樑上。整根邊梁的側沿,都雕刻著短流蘇紋飾,這在寧波也屬孤例。
甲村的古宅星羅棋布,散落於村莊的各處。在南街、北街,老宅仍與時光相守,登科第、四合院、前公漕大廳等建築,以及老式牆門、雕花門廊、石窗、石獅子等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