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中國學

田野中國學

田野中國學,簡而言之,就是以運用中國古代傳統的田野調查方法融合現代民族學、人類學、民俗學、語言學、考古學等學科的田野方法,對活著的、或者有跡可循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與整理!這裡的中國傳統文化,包含了各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傳統文化的融合體。

田野中國學是譚必友教授於2013年提出的一個學科概念。 田野中國學研究集刊《田野中國學1》於2020年8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田野中國學理論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田野中國學研究論綱》於2021年7月由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成果由熤園團隊譚必友教授帶領幾位青年師友完成,為田野中國學研究開闢理論領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田野中國學
  • 外文名:Field Chinology
  • 別名: 田野中囻學
  • 提出時間:2013年
  • 微信公眾號: 田野中囻學Field Chinology
含義,研究論綱,

含義

第一,這些文化及其傳統存在於田野中。簡單來說,這些文化不是以文字的形式著於中國古代的典籍中,而是以民俗、口承傳統、生活方式以及部分文字等存在於中國人的現實生活中。是中國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種活的文化。既與傳統的文本(或典籍)中的文化有一定聯繫,又與這些文本(典籍)中的文化保持著很明顯的界線。這些文化與許多學者借用雷德菲爾德所使用的“小傳統”有某種一致之處。
第二,這些文化、不論其所處地域、也不論是屬於哪個民族,它都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國文化的有機構成。其中優秀的傳統,也一定代表著國家的利益。
第三,這些文化由於是活生生的現實的一部分,並沒有完整的文字表達,對他們的研究、認識、利用與發揚,都需要藉助田野作業才能完成。離開田野作業,對這門學問來說,就失去了研究的可能。
以上三個特點說明,田野中國學不僅僅是表明它的研究對象是活態的文化,對它的研究也必須藉助田野作業的方法才能完成。也就是說,從研究內容帶研究方法,都具有名副其實的“田野”特性。
田野中國學,簡而言之,就是以民族學、人類學、民俗學、語言學、考古學等學科的田野方法,對活著的、或者有跡可循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與整理!這裡的中國傳統文化,包含了各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傳統文化的融合體。田野中國學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名稱的轉換,而且是一次學術範式轉換。研究的目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自我確認、自我呈現、自我最佳化、自我發展,而不是對西學或西方知識體系的映證或證偽。
田野中國學研究(地面上的優秀傳統)與文獻國學(文獻中的傳統)、地下考古學(地面下的傳統)乃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三足,三足鼎立而後中華優秀文化完備矣。

研究論綱

《田野中國學研究論綱》(以下簡稱《論綱》)由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全書分為七個章節,27萬餘字。《論綱》以譚必友教授為主要作者,以熤園年輕學者為撰稿作者,通過為時近兩年的思考、討論、修改最終完成出版。著名民族學家蘭州大學資深教授楊建新先生為本書作序。
《論綱》從內容上大致分為三個部分。首先,著作論述了田野中國學的基本原理及其理論和現實意義,提出了“傳統文化的能量及其釋放”“目標成果”“過程成果”“創知致用”“基地式田野”“集體創作”等一系列重要學術理論和學術概念;接著,通過追溯中國傳統田野調查實踐的歷史,著重闡述了田野中國學理論的思想來源,藉此重新認識並樹立了中國傳統田野實踐活動和學術思想在世界人類學發展史中的重要地位;最後,為了實踐田野中國學的基本原理和學術理想,在譚必友教授的帶領和推動下,以碩博研究生為主體的熤園學者對中國田野研究學術史上的思想遺產進行了深入地挖掘和總結,並提出了自身對田野中國學的理解和思考。學者們以這種方式親身實踐了“集體創作”的田野中國學理念。通過這種集體創作的方式,引導年輕學者進行思考和創作,幫助他們成長成才,這是本書的一大亮點,也是熤園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的理念。
總之,《田野中國學研究論綱》是譚必友教授帶領的熤園學術團隊基於浦市文化研究的長期實踐對中國當前運用田野為基本科研手段諸學科當前存在的問題所進行的深刻反思,也是熤園學者在新時代探求田野學科可能的新發展方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