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在當代中國:來自田野的民俗學研究

文化遺產在當代中國:來自田野的民俗學研究

《文化遺產在當代中國:來自田野的民俗學研究》是徐贛麗創作的民俗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4年10月。

該書內容大多建立在作者多年的田野調查案例基礎上,從時空維度選擇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遺產類型進行具體、深入地分析,以傳統民俗文化急劇變遷的現狀作為基本的思考對象,關注傳統文化在文化遺產保護背景下的命運,關注在遺產保護語境之下究竟應該如何評估傳統民俗文化及其被遺產的過程等。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文化遺產在當代中國:來自田野的民俗學研究
  • 作者:徐贛麗
  • 類別:民俗學著作
  • 字數:272千字
  • 首版時間:2014年10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共12章,前6章論述作為文化遺產的傳統文化的價值和在民眾生活中的功能,後6章主要分析和討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幾種基本模式。作者致力於對當代中國社會的遺產保護運動給傳統民俗文化帶來的影響及變遷進行討論,尤其是對傳統民俗文化在當代中國被建構為文化遺產的現象做出深入的剖析。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古鎮文化遺產:黃姚的案例
第二章 鄉村文化遺產的價值
第三章 八景文化遺產的價值
第四章 公共空間在民眾生活中的功能:基於對侗寨的調查
第五章 傳統廟會文化空間的多功能性:福利“五月八”的個案
第六章 民間傳說的社會功能:以侗族轉世傳說為例
第七章 文化遺產的社區保護:苗族坡會群的案例
第八章 文化遺產的政府保護:苗族姊妹節案例
第九章 文化遺產的開發式保護
第十章 文化遺產的生產性保護:壯錦的個案
第十一章 文化遺產的學者參與保護:布洛陀文化遺址的案例
第十二章 文化遺產保護運動之反思:以寶贈侗族祭薩申遺為例

創作背景

進入21世紀以來,在中國社會形成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文化遺產保護運動,它不僅改變了政府的文化政策和國人的諸多文化觀念,也增強了中國民眾的文化自豪感。中國民俗學界積極地參與了這場運動,並為其作出了不小的貢獻。中國民俗學的研究對象為民俗、風俗,亦即不同區域或不同生態環境下生成的文化,因此,民俗學的研究對象正是文化多樣性的體現,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前工業社會交通不便、信息溝通不暢等造成了千差萬別的地方性文化。自從中國步入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中國社會大格局的變化自然也就帶來了民俗文化的劇烈變遷和均質化,文化多樣性急劇削減,這就為中國民俗學提出了全新的課題,亦即針對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問題展開實證性的研究。基於此,《文化遺產在當代中國:來自田野的民俗學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選取了古鎮、鄉村、八景、公共空間、廟會等承載著文化遺產的空間單位,論述作為文化遺產的傳統文化的價值和在民眾生活中的功能。在古鎮的文化遺產中,以建築文化遺產、“風水”思想和宗族文化、文字傳統、民俗傳統等最為豐富並具有代表性,而“風水”思想及其觀念在古鎮的聚落形態和公共空間的發展歷程中曾經發揮過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古鎮文化遺產的全面展示,有助於現代社會公眾提高對中國傳統社會的歷史及文化的理解和認識。由於古鎮作為傳統聚落的代表,所承載的文化遺產具有綜合性,所以,大力保護古鎮就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為這樣就可以克服對孤立、單一的文化遺產現象進行保護的傾向,而更加注重全局的角度,實現系統性的保護。又如八景文化的建構,其文化空間、景觀內涵、審美意識、八景詩畫等,不僅是景觀文化遺產、地方旅遊資源和文學藝術遺產,同時也對現代山水城市的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並且是前人留下的不可多得的鄉土知識教材。
該書介紹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域外經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首先在日韓等國取得了較多的經驗,對中國有借鑑性。作者選取了爭議較多的韓國端午節為例。韓國法聖浦端午節與中國傳統端午節的不同之處在於,除了規模宏大的公開儀式活動,其節日活動主要包括山神祭、豐漁祭、龍王祭等,這些活動得以延續舉辦的原因主要在於政府的有效組織、社會團體和民眾的自主參與以及民俗學者的智力支持。其大部分活動圍繞祈求海上安寧、豐漁、消除災禍而舉行,有助於實現地區社會的和諧與繁榮,增強地區的團結和凝聚力,對於地方民眾有著現實的意義,因此,其民間有致力於傳承保護的積極性。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文化遺產在當代中國:來自田野的民俗學研究》
2014年10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4987-4

作者簡介

徐贛麗,女,1967年6月生於江西省宜豐縣,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民俗學博士學位。曾在廣西師範大學工作10多年,2002年被評為副教授,2006年晉升為教授。2012年調到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民俗學研究所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