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誠陽靜功止念法

靜功的關鍵,在於入靜;入靜的關鍵,在於止念。止念就是去除心中的雜念,然後一心一意地去做靜功。往往有的人,平時不覺自己腦海之中存有雜念,及至靜坐之時,什麼念頭都來了。只有通過靜功止念之法,去除雜念,才可能把靜功做好。

平時止念,三項準則,

平時止念

我們所講的修煉法,是一個廣義的概念,這和一個的日常的生活密不可分,即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都可以進行修煉聯繫在一起,當然收益最大。相反,如果一個專門靜坐之時一本正以,下坐之後又去胡思亂想或者大動肝火,不光靜坐得到的益處就此賠個一乾二淨,再去煉功肯定也不會煉好。所以,一個人的煉功生活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要想把止念的功夫煉好,就要在日常生活之中注意修心、修性、修德、修念。對於在外部環境之中,平時如何才能做到修養心性?自己內部的心態修養,如何才能保持開闊的胸懷和豁達的人生觀?這一方面,道家的處世哲學和為人之道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借鑑。

三項準則


(1)欲正人,先正已;欲人敬,先敬人。
為了處理好人際關係,保障個人的功修,著先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從我做起。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想要修正別人,首先就應當修正自己讓別人接受;想讓別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應當尊重別人。這樣一種推已及人的人生觀,並非是一種軟弱無能的表現,也不是一種自賤自卑的消極態度,而是表現也一種發自內心的曠達胸懷,以道德心,文明待人。以便排除一切外來干擾,精進修持自己的功夫。那么,如

人生在世,每天都有許多事情要做,那么,如何才能保持內心的平靜呢?就是要在事情來了之後,應當不慌不忙地坦然去做,並且儘量爭取做得圓滿無缺,這樣心中就不會留下遺憾。同時,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不要去考慮其他的事情,如果背著其他的負擔去做一件事情,就不一定能把這件事情做好,也許節外生枝,反而更加增添了另外的麻煩,同時也擾亂了內心世界的平靜。事情完成之後,有了空閒,就把這件事情徹底忘掉,心中不留任何負擔,就象沒有發生這件事情一樣。這樣事後無心,即可心中無事,思想上沒有負擔,雜念也就同時跟著減少,無形之中功修隨之精進。
(3)得之不喜,失之不憂。
一般人的心理,自己得到什麼就會歡天喜地,自己失去什麼反而煩惱憂傷,自己的心成了外界事物的奴隸,不能自已做主,可是自己又不覺察。修煉的人,內心的境界高尚,一塵不染,萬慮皆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所謂:“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一般所自己認為的得與失、禍與福,其實都是自己心中想的,掩蓋了自己的本性真心。而且二者之間的關係並不絕對,可以相互轉化,老子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中國古代有“塞翁失馬”的典故,說是邊塞有位老人,他的一匹馬丟了,鄰居很替他著急,他卻不以為然地說:“也許這是一件好事。”後來這匹馬自動回家了,並且帶來一匹馬,鄰居又向他祝賀,他卻不以為然地說:“也許這不是一件好事。”後來他的兒子騎這匹馬把腿斷了,鄰居又替他難過,他卻不能為然地說:“也許這不是一件壞事。”後來邊疆徵兵上前線,他的兒子由於摔斷了腿,就沒有被拉去當炮灰,這個故事說明了“禍福無常”的道理,得到了也不一定就是失去了也不一定會是壞事,得與失都不是固定不變的,關鍵是身心不應當為外界事物所役使。對於修煉的人來說,應當跳出世俗圈子,不為外稱所動,以保持身心清靜,增益功修。
從以上所述幾點可知,道家修煉與流行氣功不同,修煉首先要求人們應當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高尚的人,也可以說是首先要做一個好人,先盡人道,再修仙道。修煉有著嚴格的道德標準,即人道為丹道之基,無德則不能培道,這一根基,決定了道家丹法修煉的現實性與真實性,仙道貴實,絕非空談。這與宗教家的神權迷信和玄學家的口頭空談大異其趣,不可同日而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